摘要:在2025年11月13日,阿里云正式宣布启动"千问"项目,基于其最新发布的Qwen3-Max-Preview模型打造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大模型企业从B端市场向C端消费级应用的正式进军,也预示着全球AI竞
在2025年11月13日,阿里云正式宣布启动"千问"项目,基于其最新发布的Qwen3-Max-Preview模型打造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大模型企业从B端市场向C端消费级应用的正式进军,也预示着全球AI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阿里千问凭借其在开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卓越的中文处理能力以及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正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开发者和企业的广泛青睐,甚至被多家国际科技巨头视为"AI时代的Android系统"。
阿里千问在2025年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最引人注目的是9月5日发布的Qwen3-Max-Preview模型。这款参数量达1万亿的闭源旗舰版本,通过混合专家(MoE)架构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部署成本。官方数据显示,部署满血版Qwen3-235B仅需4张H20或同等算力,而性能相近的DeepSeek-R1则需要约16张H20,这种成本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开发者和企业的理想选择。
技术上,Qwen3-Max-Preview在多个维度实现了显著提升。在中英文理解、复杂指令遵循、工具调用等核心能力上超越了DeepSeek-R1和OpenAI-o1等顶尖模型。特别是在减少知识幻觉方面,该模型在数学推理、编程和科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能更可靠地遵循复杂指令,生成高质量的响应。在AIME25数学竞赛数据集中,启用"thinking"模式后正确率近乎100%,表明其具备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阿里千问的战略定位已从单纯的AI模型升级为"AI时代的Android系统",通过全面开放底层技术,与全球开发者共建多元、包容的智能生态体系。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明确表示:"我们致力于将通义千问打造成AI时代的Android系统,通过开放技术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这一开放共赢的理念,正在为人工智能领域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ChatGPT作为OpenAI的明星产品,在2025年8月升级至GPT-5标准版后,继续保持了其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GPT-5标准版支持400K上下文长度,多模态能力扩展至文本、图像和音频,参数量达1万亿级,与阿里千问Max参数量相当。在编程、数学推理、医疗问答等场景表现优异,代码生成准确率提升至85%,响应时间缩短至650ms 。商业模式上,ChatGPT采用"免费+分层付费"策略,普通用户可免费使用标准版,Plus会员(月费200美元)可无限制访问Pro版及深度思考模式。API定价为输入每百万token仅1.25美元,输出每百万token10美元,远低于Claude等竞争对手。同时,OpenAI与微软的深度绑定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算力支持和资金来源,2023年微软追加的100亿美元投资有效降低了其运营成本 。市场表现方面,截至2025年7月,ChatGPT已拥有约7亿用户,占全球成年人口的10%左右,每周发送的消息量达到180亿条。其中,"实用指导"、"寻求信息"和"写作"是三个最常见的主题,合计占所有对话的近8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ChatGPT在中文对话中占比约6%,但通过国内镜像网站(如snakegpt.vip、xsimplechat.com)实现国内直连后,用户增长迅速。然而,ChatGPT在中文市场的渗透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文创作能力虽有提升,但仍弱于DeepSeek等国产模型;镜像站多为第三方运营,存在合规风险;且缺乏与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难以完全适应中文场景的复杂需求。
在中文AI市场,阿里千问已建立起显著的领先地位。2025年上半年,沙利文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中,阿里通义占比17.7%位列第一。英富曼(Omdia)发布的《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市场份额高于2到4名的总和。
阿里千问的差异化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其强调中文多语言支持(覆盖119种语言和方言),在中文语境理解和生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次,通过开源生态(全球下载量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吸引全球开发者,形成良性技术循环;最后,与阿里云算力基础设施深度整合,提供从模型训练到部署的全栈解决方案,如双11期间Qwen-MT翻译模型单日调用量超14亿次,显著提升了商家经营和消费者体验。
相比之下,ChatGPT在中文市场的策略显得相对被动。其依赖微软生态(如Teams、必应)提升中文支持,但中文创作能力仍弱于国产模型;通过镜像站实现国内访问,但存在合规风险;且缺乏与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难以完全适应中文场景的复杂需求。爱彼迎(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最近公开表示:"尽管我们也会测试OpenAI的最新模型,但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这反映了国际企业对阿里千问技术优势的认可。
阿里千问对标ChatGPT的战略举措,对中国AI行业发展和科技企业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它推动了中国AI技术的自主可控。通过开源(Apache2.0协议)和本土化数据集(如36T tokens中文语料),阿里千问减少了对海外模型的依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选择。这种技术自主性在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其次,阿里千问的崛起标志着中国AI企业从"追赶"到"领跑"的转变。在性能上,Qwen3-Max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了OpenAI的同类产品,如在AIME25评测中获得80.6分,在LiveCodeBench v6评测中超越Claude-Opus 4和Kimi-K2等竞品。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AI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的AI工具选择。
对全球AI行业而言,阿里千问的对标ChatGPT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证明了开源模型可以在性能上与闭源模型抗衡,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更具优势。黄仁勋在2025年GTC大会上表示:"开源模型已变得非常强大,大大加速了AI应用的进程。"并指出阿里通义千问Qwen已占据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领先优势还在持续扩大中。
阿里千问的全球化布局也为国际AI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5年2月,其衍生模型数量突破10万,稳居全球开源模型榜首。基于通义千问,英伟达、微软、DeepSeek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开发了衍生模型,阿联酋推出了低成本推理模型,日本企业正在开发辅助漫画创作的生成式AI,东南亚国家也有了基于本国母语的大模型。这种开放共赢的生态模式,正是阿里巴巴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里千问的崛起离不开巨额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协同效应。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2025财年全年研发费用达571.5亿元,占总收入5.7%。这种长期战略投入为阿里千问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基础。
政策支持方面,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国内大模型合规发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出资额600.6亿元)也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阿里千问获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体现了政策对本土开源生态的鼓励。同时,阿里千问通过"通义千问伙伴计划"联合行业服务商(如昆仑数智、用友网络),形成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全球AI投资竞赛的背景下,阿里千问的对标ChatGPT具有战略意义。贝恩资本咨询公司2024年报告预测,全球AI相关产品市场到2027年将达到9900亿美元,年增长率40%~55%。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的"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斥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欧盟也制定了2000亿欧元AI发展计划。在这种全球竞争格局下,阿里千问的对标ChatGPT不仅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战略选择,也是全球AI生态多元化的重要推动力。
阿里千问对标ChatGPT的未来展望充满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其开源生态和中文优势为全球化布局提供了独特优势;混合推理(快/慢思考模式)和工具调用能力为AI智能体开发奠定了基础;与阿里云算力基础设施的深度整合,使其能够快速响应企业级需求。
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阿里千问需要平衡开源与商业化的矛盾,既要保持生态开放,又要确保技术安全;其次,面对国际巨头的强势竞争,需要在技术、生态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创新;最后,如何应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是所有大模型企业都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
阿里千问的对标ChatGPT,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AI竞争中寻求突破的重要一步。通过技术自主、生态开放和全球化布局,阿里千问正在重塑全球AI竞争格局。未来,随着千问App的正式上线,阿里云有望在C端市场取得突破,与B端市场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于中国AI行业而言,阿里千问的崛起意味着技术自主性、国际竞争力和生态影响力的重大突破。它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选择,也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的AI工具,推动了AI技术的民主化和普及化。在AI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阿里千问的对标ChatGPT,无疑为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全球AI治理和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契机。
指标阿里千问ChatGPT参数量1万亿(Qwen3-Max-Preview)1万亿(GPT-5)上下文长度256k tokens400k tokens支持语言119种语言和方言100+种语言开源策略Apache2.0协议,全球下载量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有限开源,主要闭源API定价输入0-32k token价格为0.006元/千token输入每百万token1.25美元,输出每百万token10美元中文市场策略开源生态+企业定制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依赖微软生态+镜像站+第三方合作企业合作案例中国银联、国家天文台、Airbnb、英伟达等微软、必应、Teams等阿里千问对标ChatGPT的战略举措,是中国AI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寻求突破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技术自主、生态开放和全球化布局,阿里千问正在重塑全球AI竞争格局。其开源生态不仅降低了全球AI研发门槛,推动技术民主化,还通过混合专家架构和成本优化策略加速大模型在企业、边缘设备等场景的落地,促进AI普惠。
对于中国科技企业而言,阿里千问的崛起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技术自主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生态开放是长期发展之道,通过开源共享吸引全球开发者,形成良性技术循环;三是全球化布局是必由之路,只有面向全球市场才能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在AI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阿里千问的对标ChatGPT,不仅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战略选择,也是全球AI生态多元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千问App的正式上线和国际版的同步研发,阿里云有望在C端市场取得突破,与B端市场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它也为其他中国科技企业提供了参考范式,推动中国AI产业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为全球AI治理和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来源:茅小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