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变异(genetic variation)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14:26 1

摘要:遗传变异是指由基因组差异导致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分为可遗传变异(heritable variation ‌)和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由基因组差异导致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分为可遗传变异(heritable variation ‌)和不可遗传变异。

一、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突变:指基因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字母”(碱基)的改变,也可以是大段序列的插入、缺失或重排。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主要原因

1、内源性原因(来自生物体内部)❶DNA复制错误:细胞在分裂时,DNA需要进行复制。虽然细胞有非常精密的校对机制,但这个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极其罕见的错误,导致错误的碱基被插入。

❷自发化学反应:DNA分子本身并不完全稳定,细胞中的一些正常化学物质可能会损伤DNA,例如碱基发生水解或氧化等。

2、外源性原因(来自外部环境)

这些能引起突变的因素被称为“诱变剂”。

❶化学诱变剂:如烟草烟雾中的苯并芘、黄曲霉素(发霉食物中)、一些工业化学品、农药等。它们会直接与DNA发生反应,改变其结构。

❷物理诱变剂:

紫外线(UV):来自太阳光,能使DNA链上相邻的胸腺嘧啶(T)形成异常的连接(如T-T二聚体),导致复制出错,这是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离辐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核辐射等。这些高能量射线能直接打断DNA链。

❸生物性诱变剂:某些病毒(如HPV人乳头瘤病毒)可以将其自身的基因整合到人类的DNA中,如果插入的位置不当,就可能破坏原有的重要基因,导致突变。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

根据突变对DNA序列的影响,可以分为:

1、点突变(point mutation):DNA序列中单个或多个碱基对的改变。(狭义的基因突变)

❶同义突变:虽然碱基变了,但编码的氨基酸没有变(因为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通常对蛋白质功能没有影响。

❷错义突变:碱基改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种类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功能,后果可轻可重。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典型的错义突变),就是由于单一的氨基酸变化(从带负电荷的亲水谷氨酸变为疏水的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在脱氧状态下溶解度降低。(正常mRNA碱基序上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如下图所示)。

变异的血红蛋白(β-珠蛋白链)合并形成纤维,使正常的圆盘形红细胞被拉成“镰刀”形。

镰刀状细胞僵硬,容易堵塞毛细血管,导致组织疼痛和损伤,它也更脆弱,容易破裂,导致贫血。

p53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p53是一个著名的“基因组守护者”,在超过50%的人类癌症中都发现了它的突变。这些突变大多是错义突变。

DNA水平上,CGG变为TGG→导致mRNA密码子从CGG变为UGG→编码的氨基酸从精氨酸变为色氨酸。

精氨酸248是p53蛋白与DNA结合的关键氨基酸。将其变为体积和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色氨酸,严重破坏了p53与DNA结合的能力。

失去功能的p53无法在DNA损伤时启动细胞周期停滞、DNA修复或细胞凋亡程序。

导致带有DNA损伤的细胞继续分裂,基因组不稳定,最终引发癌症。

❸无义突变:碱基改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通常会产生截短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危害较大。

β-地中海贫血是一组由于β-珠蛋白合成不足导致的血液疾病,其中许多是由点突变引起。

密码子CAG被突变为终止密码子 TAG。这导致β-珠蛋白链的合成在中间就提前终止,产生一个截短的、无功能的蛋白质。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正常血红蛋白,导致严重贫血。

剪接位点突变的例子:

点突变不一定发生在编码区。发生在内含子和外显子边界(剪接位点)的点突变同样致命。

例如,位于内含子1的供体剪接位点的一个G被C替换。这个突变干扰了mRNA前体的正常剪接过程,导致成熟mRNA异常,无法翻译出正常的β-珠蛋白。

2、插入/缺失:在DNA序列中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多个碱基。

如果插入或缺失的碱基数目不是3的倍数,会导致移码突变,使得该位置之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都发生错误,通常后果非常严重。

囊性纤维化是一个常见的遗传病,由多种突变引起,但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ΔF508突变,它本质上是一个缺失突变(虽然缺失了三个碱基)

CFTR 基因,编码一个氯离子通道蛋白。

在DNA水平上,鸟嘌呤被腺嘌呤取代→导致mRNA密码子从GGT变为GAT→编码的氨基酸从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

这个突变不是导致蛋白质无法合成(如无义突变),也不是阻止它到达细胞膜(如ΔF508),而是让这个氯离子通道“锁”在关闭状态,无法正常开启。

结果仍然是氯离子和水分运输异常,导致肺部、胰腺等器官分泌粘稠的黏液,引发反复感染和消化问题。

3、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染色体的结构改变与数目的变化(广义上的基因突变):涉及非常大段的DNA序列改变,如大片段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一条染色体的一段断裂并连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三)基因突变的后果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突变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样的:

1、有害突变:这是大多数突变的归宿。因为经过长期进化,生物的基因组已经相当优化。随机的改变很可能会破坏现有和谐的系统。

❶导致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血友病等。

❷导致癌症:突变发生在关键的生长控制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会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形成肿瘤。

2、中性突变

突变发生在DNA的非编码区(“垃圾DNA”,虽然其中部分有调控功能),或者发生的改变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如同义突变)。这类突变在种群中积累,构成了个体间DNA差异的主要部分。它们是生物进化史研究的“分子钟”。

3、有益突变

非常罕见,但一旦发生并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就对物种的进化至关重要。

例如:❶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基因突变可能使其对某种抗生素产生抗性,在抗生素环境中存活下来。❷HIV耐药性:有些人的基因(CCR5-Δ32突变)能天然抵抗HIV病毒的感染。

❸适应环境:北极熊的白毛基因突变有助于它们在雪地中伪装。

(四)基因突变的意义

1. 进化的原材料:突变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没有突变,所有生物都将一成不变,进化就无法进行。

2. 驱动生物多样性:所有物种的多样性,归根结底都源于最初的基因突变。

3. 与医学密切相关:理解突变是研究遗传病、癌症和开发新疗法(如基因治疗)的基础。

二、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也称为遗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或某些分子过程中,来自不同DNA分子的基因或DNA片段被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序列(等位基因组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来源之一,它确保了后代不会与父母完全相同,也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一)基因重组的主要类型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两个层面上:

1、染色体水平的重组(经典遗传学)

这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携带相同类型的基因)会配对并发生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的对应部位发生断裂。断裂的片段相互交换并重新连接起来。产生两条新的、具有“父母基因混合”的染色体。这直接导致了后代的性状与父母不同。

2、分子水平的重组(DNA水平)

这是在实验室或某些病毒中,于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基因重新组合。它是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的核心技术。

❶切割:使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像“分子剪刀”)在特定位置切割DNA。

❷连接:使用DNA连接酶(像“分子胶水”)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例如,一个目标基因和一个载体)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

❸导入与表达:将这个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如细菌或酵母)中,使其能够复制和表达目标基因。

生产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新功能的生物体或产物。

(二)基因重组的重要意义

1、增加遗传多样性:这是最重要的进化意义。重组创造了无限的新基因组合,使种群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没有重组,进化将极其缓慢。

2、使有利基因与不利基因分离:通过重组,一个与不利基因连锁的有利基因可以被“解放”出来,在种群中传播。

3、DNA修复:细胞可以利用同源重组机制来精确修复受损的DNA双链。

4、生物技术应用: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石。

(三)基因重组的应用实例

基因重组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医学、农业和工业。

❶生产胰岛素: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重组到细菌的DNA中,让细菌变成“生物工厂”,大规模生产纯净的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❷转基因作物:将抗虫、抗除草剂或富含营养的基因重组到作物中,培育出产量更高、更耐逆的品种,如转基因大豆、玉米。

❸疫苗开发:将病原体的特定抗原基因重组到无害的载体中,制成重组疫苗,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它们更安全有效。

❹基因治疗:理论上,可以将正常的基因重组后导入患者体内,以替代或修复有缺陷的基因,治疗遗传病。

总而言之,基因重组是连接遗传、进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桥梁。它既是自然界驱动生物多样性的引擎,也是人类按自身需求改造生命的有力工具。

来源:向上生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