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市档案馆近日首次公开了一批形成于1946年至1948年间的户籍卡档案,完整呈现了吴石将军一家七口及其副官聂曦家庭在南京的生活轨迹。这批珍贵史料发现于南京解放前夕的户籍登记档案中,通过姓名、籍贯和任职单位等多维度交叉比对确认了身份。
南京市档案馆近日首次公开了一批形成于1946年至1948年间的户籍卡档案,完整呈现了吴石将军一家七口及其副官聂曦家庭在南京的生活轨迹。这批珍贵史料发现于南京解放前夕的户籍登记档案中,通过姓名、籍贯和任职单位等多维度交叉比对确认了身份。
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发全国关注的同时,这些户籍卡让吴石、聂曦、陈宝仓三位隐蔽战线烈士的形象更加清晰可触。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吴石全家七口人的户籍信息完整无缺,而聂曦家庭成员的年龄记录则留下了一些待解谜团。
南京市档案馆此次公开的户籍卡形成于1946年至1948年间,属于南京解放前夕的户籍登记档案。三张泛黄的卡片上均粘贴有当年的照片,清晰记录了烈士们在南京从事革命工作期间的居住地址与职业身份。
吴石的户籍卡明确标注其当时50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史料局”,“业别”为“局长”,住址登记为“湖北路翠琅村1号”。如今的南京已没有翠琅村的地名,它东起裴家桥,西至湖北路,在1993年云南路向北拓宽时并入了云南路。
陈宝仓的户籍卡显示其当时48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住所为“丰富路342号”。聂曦的户籍卡则详细记录其年龄29岁,“服务处所”同样为“国防部史料局”,职务为“总务组长”,住所在“炮标”(现南京市黄埔路附近)。
档案馆工作人员特别指出:“按照户籍卡信息显示,聂曦和家人当时的住所应该是单位分配的宿舍。”这些户籍卡是吴石将军和陈宝仓、聂曦烈士在南京留下的生活印记,为研究他们的活动轨迹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支撑。
吴石家的户籍卡清晰地展示了一家七口的完整家庭构成。除吴石本人外,还包括妻子王碧奎以及他们的五个子女:长子吴美成、次子吴韶成、幺子吴健成、长女吴兰成和次女吴学成。
吴石将军全家在户籍卡上团聚,这一发现让历史爱好者们倍感振奋。此前已知的是,1949年8月,吴石带上了妻子王碧奎和年龄最小的一双儿女赴台,而将长子和大女儿留在了大陆。
户籍卡显示吴石当时50岁,与服务处所“国防部史料局”及局长职务相对应。这些信息与历史记载中吴石在1946-1948年期间的活动轨迹完全吻合,证实了这位后来成为“密使一号”的将军,当时已在南京担任要职。
与吴石一家信息明确不同,聂曦家庭的户籍信息存在一些矛盾之处。聂曦的户籍卡显示其当时29岁,由此推断其出生年份为1917年,但与烈士证明书上的1919年存在出入。
更令人困惑的是聂曦弟弟聂磊的年龄问题。据记载,聂磊出生于1923年,但户籍卡上却显示为民国7年(1918年)出生。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当时登记错误或后来使用的不同历法计算方式导致。
聂曦妻子的身份同样引发讨论。户籍卡上记载的妻子名为高申(又名高秀娟),出生年份登记为民国六年(1917年),与聂曦同岁。但台湾地区档案文件却显示她出生于民国16年(1927年)。
若按1917年计算,聂曦牺牲时她33岁;若按1927年,则仅23岁,而他们的女儿聂钦(又名聂凯声)出生于1945年。
户籍卡上聂曦一家登记为6口人,目前可确认的只有4人:聂曦本人、妻子高申、女儿聂钦和弟弟聂磊。另外两位家庭成员的身份成谜,可能是其他亲属或同住人员。
聂曦家族的户籍卡还揭示了另一个重要信息:他的弟弟聂磊(又名聂能寿)也是一位地下工作者。据聂氏族谱记载,聂磊出生于1923年,但直到1959年他36岁时才参加工作,供职于马尾儒江劳教所。
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透露:“聂曦还有一位兄弟,也从事地下工作,后来被敌人杀害,就葬在雨花台。”然而,据聂氏族谱记载,聂曦的父亲聂浩然只有两个儿子,即聂曦(聂能辉)和聂磊(聂能寿)。这种矛盾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聂曦随吴石赴台前,他曾告诫弟弟聂磊为了革命工作的安全,后代不要姓聂。聂磊遵从了哥哥的嘱咐,他的孩子们全部随母亲改姓为黄。这种牺牲小家成全大国的精神,令人动容。
与吴石、朱枫、陈宝仓三位烈士的骨灰已回归故里不同,聂曦的骨灰至今仍下落不明。有资料显示,其骨灰已被亲戚杨韵清领回,但究竟是葬在台湾,还是归葬江西樟树市革命烈士陵园,存在不同说法。
聂家人普遍认为其骨灰应该还在台湾。这一遗憾可能很快得到弥补——据最新消息,聂曦海外的亲戚一直与其直系家人保持联络,这可能为推进聂曦骨灰回归故土提供关键帮助。
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聂曦与吴石、朱枫、陈宝仓四位烈士的雕像并列,供后人永久瞻仰。墙上刻有对以聂曦为代表的隐蔽战线英雄们最崇高的集体评价——“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来源:热爱热点的小糖糖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