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秀娟与聂曦于1947年经邻居介绍在福州成婚。新婚宴尔,聂曦将祖母留下的银镯子作为唯一信物戴在新娘手腕上。当时聂曦已是吴石将军的副官,夫妻聚少离多,但感情深厚。
高秀娟与聂曦于1947年经邻居介绍在福州成婚。新婚宴尔,聂曦将祖母留下的银镯子作为唯一信物戴在新娘手腕上。当时聂曦已是吴石将军的副官,夫妻聚少离多,但感情深厚。
1949年冬天,聂曦匆忙回家收拾行李,告诉妻子自己需赴台湾执行任务。高秀娟连夜为丈夫缝制厚棉袄,并将家中仅有的银元仔细缝进衣领。她将结婚时的银镯子交还丈夫,叮嘱他保重平安,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此后,高秀娟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等待。
1951年春节前,一位从台湾逃回的远亲带来噩耗:聂曦已于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遇害。远亲带来一顶旧军帽和一张被海水泡皱的报纸,上面印着“枪决”“聂曦”等字。
高秀娟听后当场瘫软,但内心仍存一丝希望——或许消息有误,或许丈夫仍在人世。她选择终身未再嫁,以缝补浆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并抚养聂曦的侄子。
在特殊年代,她背负着“敌特遗属”的标签,只能将悲痛深埋心底。每逢年节,她总在饭桌多摆一副碗筷,深夜则独自擦拭丈夫的军装照和军校徽章。
在台湾的历史档案中,高秀娟的名字变为“高申”。这一改名背后,是她在台湾时期的艰难处境。
与部分网络文章所称不同,高秀娟并未与聂曦一同前往台湾,而是始终留守福州。台湾地区档案中出现的“高申”很可能是她在台湾相关记录中的名称。
真实的她一直在福州生活,靠一个小针线摊勉强维生,几毛钱的收入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赡养年迈父母和抚养聂曦的侄子聂建民。
1983年,一纸《革命烈士证明书》终于为聂曦的英雄身份正名。当工作人员告知“聂曦同志在台湾为国牺牲,是潜伏英雄”时,高秀娟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静静流泪。
74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答案。
2022年,高秀娟在病榻上安详离世,享年99岁。临终前,她让人将丈夫的旧军装、军帽和烈士证放在身边,才缓缓合上双眼。她留下最后的话语:“等了一辈子,没等错人”。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将聂曦夫人之名记作“高秀美”,并设定她在台湾当护士,与聂曦因女儿问题关系冷淡。这些情节与史实存在出入。
真实的高秀娟从未去过台湾,与聂曦感情深厚,并无剧中描述的冲突。艺术加工与真实历史间的差距,让这位坚韧女性的真实故事更需被准确记录。
来源:热爱热点的小糖糖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