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二院一医生被匿名举报 涉及学术不端与违规提拔等问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7:23 1

摘要: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化名为“黄先生”)向媒体反映,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梁斌存在学术造假、收受财物、拉拢关系等多项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介入调查,维护医疗行业风气与患者权益。

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化名为“黄先生”)向媒体反映,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梁斌存在学术造假、收受财物、拉拢关系等多项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介入调查,维护医疗行业风气与患者权益。

学术成果遭撤稿 被指存在多项不端行为

黄先生提供的信息显示,梁斌曾在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期刊(中科院四区,IF=3.3)发表一篇题为“Valsartan reduces AT1-AA-induced apoptosis through suppression oxidative stress mediated ER stress i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中文译名:缬沙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内皮祖细胞ER应激,减少AT1-AA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论文。该论文因存在造假情况,已被杂志社正式撤稿。

据了解,国家对学术不端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多项规定,明确对学术不端行为要严肃处理,包括撤销相关奖励、取消评优资格等惩戒措施。2024年,教育部与山西省教育厅也分别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彻查撤稿论文及学术不端行为。

更令人愤慨的是,2024年8月2日,该论文第一作者Z-CWang已公开说明撤稿详情,直接将梁斌的责任摆上台面。然而,这桩铁证如山的学术污点,竟被轻飘飘搁置,没有公开透明的调查,更无掷地有声的处理——如此“冷处理”,难免让人质疑背后是否藏着猫腻。更有线索直指,梁斌早有论文署名混乱、拿学术资源做“人情筹码”的劣迹;在本院学术委员会初步坐实其问题后,他为踩着“污点”晋升,竟绕开院内程序联系山西医科大学重新鉴定,这套操作漏洞百出,合规性纯属自欺欺人,必须深挖彻查。

晋升过程引争议,利益关联问题需彻查

除学术领域的争议外,梁斌的职业晋升及个人职业操守也引发广泛质疑。作为公立医院的主任医师,本应以身作则坚守职业底线,但其学术不端的行为不仅违背科研诚信,更在医院内部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医院的专业形象与行业公信力。

黄先生表示,其所举报的内容均有相应的事实线索支撑,包括论文撤稿证明、学术审查记录等,并非主观臆断。他希望纪委监委及卫生主管部门能够对梁斌的相关行为展开全面调查,彻查其学术不端问题,厘清责任,还医院一个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

知情人盼彻查 维护医疗行业清风正气

“医院应坚守救死扶伤的初心,保持廉洁公正的风气与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黄先生在反映情况时强调,梁斌作为医院的骨干医师,其学术不端行为已严重违背医生职业誓言,不仅破坏了科研诚信体系,更给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所知名医疗机构的声誉蒙上阴影,损害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与医疗行业的整体公信力。

目前,黄先生已向纪检部门提交了完整的举报材料,并表示若调查进展缓慢或结果未达预期,将继续向更高层级的监督部门及媒体反馈情况。他坚信,在正规的监督渠道及公众的关注下,相关问题会得到公正处理,涉事人员若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必将承担相应责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也能借此契机肃清不良风气,重塑专业、诚信的行业形象,恢复健康的管理与学术秩序。

(以上内容为当事人所述,涉事方并未回复,详情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

来源:dadaC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