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亭湖区的李师傅送孙子上学时,发现小区门口的井盖有点松动。他掏出手机,打开“我的盐城”App中的“文明盐城”服务模块,用“城市文明随手拍”拍照上传并附上简单说明,不到半天就收到“已安排维修”的回复。
清晨,亭湖区的李师傅送孙子上学时,发现小区门口的井盖有点松动。他掏出手机,打开“我的盐城”App中的“文明盐城”服务模块,用“城市文明随手拍”拍照上传并附上简单说明,不到半天就收到“已安排维修”的回复。
如今的盐城
正用数智技术
将“共建、共治、共享”
融入城市肌理
让每一位市民在日常生活中
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明温度
01共建“连心桥”服务跟着需求跑
在射阳县合德镇,72岁的张大爷不出家门,通过手机就为老伴“点”了一次免费理发。这背后,是射阳县2020年上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该平台以“一云四屏”为载体,将服务精准送到群众身边。“一云”即县级智慧平台,“四屏”覆盖电脑、手机、电视和社区LED屏。张大爷感叹:“以前找志愿者得跑社区,现在手机上点一点,服务就上门了。”
平台还承担着“资源调配”的重任。后台的“指挥图”清晰标注志愿项目、惠民计划和群众需求,哪个村缺理论宣讲、哪个社区要健康义诊,数据一目了然。去年冬天,平台监测到海河镇老人频繁搜索“取暖知识”,随即派出科普志愿者并同步播放取暖安全视频,真正实现“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东台市的“视界云”平台,则成为孩子们的“周末乐园”。每周六下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的“数智一体机”前总是围满小观众。平台的“数字影院”版块备受欢迎,红色经典、院线大片轮番上映,“周周微影院”更是每周精选一部好片。去年,该影院举办近百场活动,总时长超1000小时。陪孙子来看电影的王奶奶说:“孩子周末不再只盯着手机,来这里既能看电影,还能学历史,特别好。”
平台还解决了基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资源难题。工作人员表示:“以前自己摸索做课件,现在平台整合了全省优质内容,从理论宣讲到科技科普一应俱全,省心又专业。”
每年庙会一开,水街就成了全城最热闹的地方——红灯笼挂满街巷,叫卖声、欢笑声裹着烟火气飘满半空,可这份热闹背后,曾藏着很多车主的“心头堵”。
“以前来赶庙会,绕着水街转三圈都找不到车位,总共就不到50个地面车位,早被停满了。”市民老李记得,往年要么把车停得远些步行过来,要么干脆放弃开车。
现在不一样了!水街全智能立体车库楼,5400多平方米的建筑里,藏着203个车位——是原来的4倍还多。不管是轿车、SUV,还是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车位。老李说,现在来赶庙会,开车直达、秒存秒取,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
这座智慧立体车库,不仅让车主告别了排队等候、费力找位的烦恼,还悄悄改善了水街的市容环境——没有了乱停乱放的车辆,街巷更通畅,人流车流依旧集聚,可曾经的停车难题,早已被智能化的“民生魔法”轻松化解,让每一份奔赴热闹的心情,都能轻松愉快。
02共治“随手拍”人人都是监督员
日前,“文明盐城”服务模块正式上线,标志着盐城文明建设进入数智共融新阶段。该模块集成于“我的盐城”App,设“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艺直达”四大板块,以数字手段打破参与壁垒,实现文明服务“一站式”通达。其中,“文明创建”板块集中整合了“交警随手拍”与“城管随手拍”两大功能,成为市民参与城市共治的重要窗口。
“就算路上没交警,也不能随便闯红灯!”盐都区实验学校的学生小周常这样提醒父母。他发现,父母手机里的“我的盐城”App中,“文明盐城”模块设有“交警随手拍”功能,遇到不文明交通行为,拍下来即可上报。
操作十分简便:完成实名认证后,系统自动定位,拍摄1至3张照片或15M以内的视频并附上说明,即可提交。今年以来,该功能已受理交通秩序问题56877件,办结41704件。小周的爸爸上报过一次违章停车,很快就收到整改反馈,成就感满满:“感觉自己也为城市文明出了力。”
除了交通,生活中的“小事”也能通过“随手拍”解决。“城管随手拍”专门处理市容环境、公用设施等问题。盐南高新区的陈阿姨曾上报小区垃圾桶满溢情况,拍了两张照片,一张近景显示垃圾溢出,一张远景标明位置,不到一天,保洁人员便清理完毕。
从上报、派发到解决,“文明盐城”模块的处理全程透明,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文明监督员”行列。今年以来,城管类问题已收到6836件,办结6348件,不少老街巷的乱堆放、乱张贴问题,都在市民的“随手拍”中得以解决。
03共享“好人馆”崇德向善代代传
在盐渎公园的盐城好人馆,10岁的小妍正向虚拟形象“盐小勺”打招呼:“小勺小勺,我想听听盐城‘助人为乐’的好人故事!”随即,“盐小勺”娓娓道来全国道德模范李庆国跨越山海救治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感人事迹。这是今年9月好人馆升级后,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数字朋友”。
馆内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二楼的六大主题篇章中隐藏着不少“数智小心思”。
核心的“盐城市道德典型数据库”收录了1287位好人信息,涵盖全国道德模范至“盐城好人”。观众可按类别或姓名检索故事,也可通过“礼遇政策”了解14个方面的优待内容。
“光影故事”单元则以视频形式讲述好人家风和他们想对市民说的话,情感表达更为生动。
“身边好人线索征集”单元,让学好人、荐好人,变得更加快捷,手机扫码即可编辑上传市民身边的凡人善举,小妍的妈妈说:“之前在菜市场看到一位大爷帮助独居老人拎菜送回家,所以我刚刚提交了线索。”上线以来,馆内累计收到30多条有效推荐线索,并已作为身边好人推荐选树的重要参考。
馆内的“中国好人笑脸墙”同样引人注目,115位“中国好人”的照片与故事静静陈列,墙上“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的字样闪烁光芒,数字技术将这些平凡善意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文明力量,让“文明盐城”的温度触手可及。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