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要基于中国的数据解决中国问题,打造中国指南。过去一年,中国在脑血管病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无论在临床研究证据的提供还是产业转化方面,我们有信心一定不会比欧美差。”11月7日-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我们要基于中国的数据解决中国问题,打造中国指南。过去一年,中国在脑血管病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无论在临床研究证据的提供还是产业转化方面,我们有信心一定不会比欧美差。”11月7日-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举办的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举行。
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院士在会上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吉训明院士介绍,中国脑卒中和美国脑卒中类型不同,我们要依托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积极组织专家基于我国脑卒中防治的真实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出更多能用、好用、经济也管用的技术和方案,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更科学防治策略提供有力的证据,引领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治印表示,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的迫切需求,在脑卒中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进一步聚焦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过去三年,通过专项培训、技术帮扶、科技赋能等方式,将前沿防治理念和实用的诊疗技术输送至基层医疗机构,让科技成果更多惠及基层,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服务,真正把基层打造成脑卒中防治的坚实阵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郑哲介绍,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从需求侧来看,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从供给侧看,我国脑卒中防治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基层防治能力和防治工作的整体性、连续性有待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2030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5%,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提升到更高水平。所有设立卒中中心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及相关的专科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及取栓技术。”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