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多数品牌公益还停留在社交媒体的照片陈列与数据堆砌时,霸王茶姬发起 “飞雁传鸿” 公益行动,正让公益重拾情感的温度与本真。2025 年国庆长假结束不久,几十张承载着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期盼的明信片,踏上了跨越 2400 公里的旅程,辗转抵达上海虹桥。
当多数品牌公益还停留在社交媒体的照片陈列与数据堆砌时,霸王茶姬发起 “飞雁传鸿” 公益行动,正让公益重拾情感的温度与本真。2025 年国庆长假结束不久,几十张承载着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期盼的明信片,踏上了跨越 2400 公里的旅程,辗转抵达上海虹桥。这场满含古典浪漫的隔空奔赴,为品牌公益勾勒出一抹格外治愈的温暖底色。
这一实践正是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始终坚守的 “以茶会友” 品牌初心的生动落地,让公益从单向捐赠变成了双向奔赴的温暖联结。在张俊杰看来,“以茶会友”从来不止于产品层面的,更在于传递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细腻的联结,并伸到公益领域。这场“双向奔赴”,既让受助者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的温暖,也让参与其中的人能触摸到公益的真实温度,而非仅仅是“完成一次捐赠”的形式感。
本次公益活动的明信片来自绿春县的骑马坝乡中心小学,写信人则是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一群孩子,他们当中不少有着傣族、彝族、哈尼族的血统。在当地,如果一个人使用现代交通工具,从骑马坝乡出发去上海,至少也需要用上一天一夜的时间,先是走山路,从骑马坝乡到绿春县里,再从绿春县开车八九个小时到昆明,继而转乘飞机,飞到上海。所以,别说骑马坝乡中心小学的孩子,就连当地绝大多数的成年人,也没怎么出过县城。
但地理距离并没有阻隔孩子们对上海鲜活而热烈的想象,他们在明信片中写下了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天真发问:
“上海最高的楼叫什么呀?站在楼顶能摸到云吗?”
“面对上海快节奏的生活,你们通常会选什么方式给自己‘充电’,比如去公园散步还是逛书店?”
“你们小时候在上海有什么特别好玩的游戏活动吗?”
“下班高峰挤地铁时,你们会用什么小方法让这段‘拥挤时光’变得稍微轻松点呀?”
“上海那么多老字号小吃,像生煎、小笼包,你们心里有没‘私藏’的、本地人常去的宝藏小店?”
……
孩子们对书本上抽象的“城市”并不陌生,但对现实中具体的“上海”,实在有太多的好奇。
这些明信片的书写契机,是来自孩子们在9月份收到的霸王茶姬上海子公司的邀请。使远在云南的孩子和身处上海的茶友之间建立一场“以茶会友”的书信往来,是霸王茶姬本次发起的“以爱会友,山海同行”教育公益计划的一部分,这一计划最初是以定向为骑马坝乡中心小学捐赠资金重建操场,以及其他教育相关资助为目标。
霸王茶姬通过互联互动的方式,既让骑马坝乡中心小学孩子们的闪光点和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同时也提升了茶友的公益感与参与感。
霸王茶姬在儿童公益领域持续深耕,助力乡村儿童摆脱成长困境,背后离不开创始人张俊杰的支撑。从 17 岁踏入茶饮行业,从基层店员成长为区域运营负责人再到创立品牌,张俊杰坚信,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商业成功,更在于创造社会价值,而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正是这一价值的重要体现。此前,霸王茶姬的公益还涉及为乡村儿童援建操场,目前已在在云南、广东、新疆等超 20 个省份自治区共建乡村儿童操场 36 座,捐赠金额超 400 万,助力逾 5000 名乡村儿童。 “茶苗苗” 计划也在云南保山正式启动,该计划聚焦困境儿童健康成长,通过提供营养支持与学习保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部分用餐补助,还专门采购肉类食材,保障学生一日三餐质量。
近年来现制茶饮往往被视为“城市年轻人的消费符号”, 如今,头部茶饮开始尝试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角色:让年轻一代在“喝茶”之外,也能看到“以茶会友”的价值连接,正如霸王茶姬一直在做的。这种转变,意味着品牌不仅在做产品,更在传播文化的延续、人与人的连结,从一杯饮品,走向一个文化与责任的体系。
来源:中国企业家日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