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海知名主持,弟弟是大导演,为照顾父母如今全家住养老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0:09 1

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齐达编辑| 王娜娜初审| 高亮

文| 齐达

编辑| 王娜娜

初审| 高亮

说起上海滩的荧屏记忆,有多少80后90后是看着"豆豆姐姐"的节目长大的?

那个笑容甜美、声音温柔的主持人潘延,曾经是无数孩子心中的偶像。

她主持过王牌综艺,演过热门情景剧,还给经典动画配过音。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多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位昔日的荧屏明星,如今带着全家老小住进了养老院。

她的弟弟潘安子是圈内知名导演,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条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潘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特别,背后藏着一段革命岁月的故事。

她父亲1944年在延安出生,那个年代的红色印记深深刻在了这个家庭里。

给女儿取名"潘延",就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历史。

上海的弄堂里长大的潘延,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

1980年代中期,还是个十几岁小姑娘的潘延,被导演相中出演电影《豆蔻年华》。

那一年她16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

这部电影后来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潘延也因此在圈内有了些名气。

"豆豆"这个昵称,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叫开的,后来成了她的标志性称呼。

拍完电影的潘延没有停下脚步,她选择去浙江传媒学院深造。

那个年代能考上浙传,本身就说明了她的实力。

在学校里,她系统学习了播音主持,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基础。

毕业后,潘延顺利进入上海电视台,开启了她真正的主持生涯。

上海电视台给了潘延一个舞台,她也没让这个舞台失望。

刚入台时,她被安排主持少儿节目。

《开心娃娃》是她主持的第一档节目,那个年代的小朋友每天守在电视机前,就等着看豆豆姐姐的节目。

她的声音温柔亲切,笑容真诚自然,很快就俘获了一大批小观众的心。

紧接着,《12345》和《牛牛儿童音乐世界》这两档节目让潘延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电视台的主持人就是最大的明星。

孩子们见到她会兴奋得尖叫,家长们也对这个亲和力十足的主持人赞不绝口。

"豆豆姐姐"这个称呼,逐渐从小范围传播变成了整个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名字。

事业的转折点出现在《智力大冲浪》这档节目上。

这是上海电视台的王牌综艺,收视率一直稳居前列。

能够主持这样的节目,说明台里对潘延的能力高度认可。

她在节目中展现出了不同于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另一面,幽默机智,应变能力强,完全可以驾驭各种类型的节目。

主持人的身份并没有限制住潘延的发展。

2000年代初期,情景喜剧在电视台大热,《红茶坊》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潘延在剧中饰演一个叫"青春豆"的角色,这个角色活泼开朗,跟她本人的性格有几分相似。

拍戏的经历让潘延发现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天赋。

她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演技却丝毫不输专业演员。

《红茶坊》播出后,很多观众甚至不知道青春豆就是他们熟悉的豆豆姐姐,这足以说明她的表演功力。

配音是潘延的另一个才艺展示平台。

《大耳朵图图》这部动画片陪伴了一代孩子的成长,里面的一个角色就是潘延配音的。

她的声音有辨识度,又能根据角色需要做出调整,这种专业素养在配音圈内也获得了认可。

一个人能在主持、表演、配音三个领域都做出成绩,放在整个娱乐圈也不多见。

潘延的弟弟潘安子走的是另一条路。

他选择做导演,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多年,逐渐做出了名气。

兄妹俩一个台前一个幕后,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了一席之地。

潘安子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常年在外奔波。

拍戏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有时候一个项目就要几个月甚至半年。

作为导演,他要盯现场、管团队、把控整体进度,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

这种情况在娱乐圈很常见,事业和家庭很难兼顾。

两个孩子都在演艺圈发展,父母自然感到骄傲。

那个年代的老人,最大的期望就是看着孩子出人头地。

潘延和潘安子也确实做到了,一个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一个成了业内认可的导演。

家里的亲戚朋友聚会时,都会说起这对兄妹的成就。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潘延会在荧屏上继续发光发热的时候,她开始逐渐减少工作量。

《智力大冲浪》不主持了,新的节目邀约也婉拒了,连拍戏和配音的工作都接得越来越少。

圈内的朋友都很困惑,正是她事业最好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

答案藏在家里的变化中。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老人家需要人照顾,这是任何子女都回避不了的现实。

弟弟潘安子工作太忙,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

作为姐姐,潘延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回家陪伴父母。

这个决定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东西。

那些高额的片酬,那些聚光灯下的荣耀,那些粉丝的喜爱,都要暂时放下。

潘延没有犹豫太久,她知道父母养育自己长大不容易,现在轮到自己照顾他们了。

事业可以重来,父母的时光却等不了。

减少工作后的潘延,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陪伴父母上。

带他们去医院检查,陪他们散步聊天,帮他们处理生活中的琐事。

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却是最大的安慰。

潘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陪伴是最实在的表达"。

时间到了2020年代,潘延已经53岁了。

父母的年纪更大了,需要的照顾也更专业了。

她开始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父母晚年生活得更好?

养老院这个选项进入了她的视野。

很多人对养老院有偏见,觉得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

潘延的想法不一样,她考察了多家养老机构,最终选定了一家高端养老社区。

这里有专业的医护团队,有完善的生活设施,有各种娱乐活动,比在家里更适合老人生活。

做出这个决定后,潘延做了一件更让人意外的事情,她带着全家一起搬进了养老社区。

不只是父母,还包括她的丈夫、女儿,甚至婆婆都一起搬了进去。

一家人住在一起,既方便照顾老人,又能保证家庭的完整性。

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53岁正是很多人事业稳定、享受生活的年纪,潘延却选择住进养老院。

有人不理解,觉得她是在作秀。

有人赞赏,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潘延没有理会外界的声音,她只关心父母是否过得舒心。

养老社区的生活比想象中更充实。

父母有了更多同龄朋友,每天的活动安排得很丰富。

潘延自己也适应了这里的节奏,她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的点滴。

那些曾经喜欢她节目的观众,现在又通过网络找到了她。

弟弟潘安子虽然工作依然繁忙,周末的时候会回养老社区看望父母。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这种简单的幸福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珍贵。

潘安子也很感激姐姐的付出,是她扛起了照顾父母的重担。

潘延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

16岁拿金鸡奖,从少儿节目主持人做到王牌综艺主持,跨界演戏配音样样精通。

这样的履历放在娱乐圈,足以让很多人羡慕。

她本可以继续在荧屏上发光发热,继续享受明星的待遇和光环。

她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值得"的路。

放弃正当红的事业,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这种选择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养老社区的生活让潘延重新审视了人生的意义。

那些曾经追求的名利,在父母的笑容面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能够陪伴父母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年轻时候的观众长大了,他们在网络上找到了曾经喜爱的豆豆姐姐。

看到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多人留言表示敬佩。

有人说,豆豆姐姐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有人说,她年轻时带给我们欢乐,现在又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父母。

潘延的故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多少人因为工作忙碌而疏于照顾父母?

有多少人把陪伴变成了一种奢侈?

潘延用自己的选择给出了答案,再忙也要抽时间陪伴家人,再成功也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结语

潘延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演艺圈人士不为人知的一面。

她不是那种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一切的人,也不是把名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

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这个选择在别人看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对她来说却是最自然不过的决定。

从台前的荧屏明星到养老院里的女儿,身份变了,内心的善良和孝顺没变。

她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们,陪伴才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信息来源: 上海广播电视台官方档案记录 中国电影金鸡奖历届获奖名单(中国电影家协会) 《大耳朵图图》动画制作组配音演员名单 上海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0-2025) 浙江传媒学院校友档案资料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