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AI产业的快速扩张,美国电力缺口到底有多大?按照华尔街投行大摩的预测,2028年,美国潜在电力缺口44吉瓦(GW),相当于44座核电厂的发电量!
王爷说财经讯:随着AI产业的快速扩张,美国电力缺口到底有多大?按照华尔街投行大摩的预测,2028年,美国潜在电力缺口44吉瓦(GW),相当于44座核电厂的发电量!
那么面对如此大的电力缺口,美国又该怎么办?
11月14日消息,据财经平台ZeroHedge报道,随着美国AI产业快速扩张,能源需求面临巨大挑战。
此外,报道还援引摩根士丹利(大摩)策略师——伯德(Stephen Byrd) 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如果不通过天然气涡轮机、燃料电池或改造比特币矿场等方式提升供电能力,美国能源系统将难以支撑AI产业的快速扩张。
与此同时,大摩还在警告称,到2028年,美国资料中心总电力需求将达69吉瓦(GW),其中10吉瓦来自在建资料中心,另15吉瓦可通过现有电网接入,但仍存在约44吉瓦缺口,相当于44座核电厂的发电量。
这一数据比去年12月的36吉瓦预测更高,凸显能源供应吃紧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大的电力缺口,美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为了应对电力供应短缺,大摩提出多项快速接入电力方案,这些方案包括:
﹡涡轮机专案可新增约 15 至 20 吉瓦电力;
﹡燃料电池公司 Bloom Energy 可贡献 5至8 吉瓦;
﹡现有核电厂为资料中心提供直接电力的交易可带来约 5 至 15 吉瓦的电力
假设全面落实,到2028年美国电力缺口可缩减至约20%,即:13吉瓦,但这仍相当于13座核电厂的发电量。
此外,现有比特币矿场总计约20吉瓦潜在容量,可转化为10-15吉瓦供应,是快速弥补缺口的可行途径。
对此,大摩在报告指出,比特币矿场改造为AI资料中心在执行速度和风险控制方面具优势,市场认可度高。
而就没去来看,业界主要有2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新型云端模式(New Neocloud):以IREN为代表,矿企自建资料中心后,将算力设施短期租赁给大型云端服务商或企业客户,例如与微软签署五年租约。
第二种是REIT终局模式(REIT Endgame):由矿商建造带电外壳(也就是除芯片与服务器外的基础设施),并与云端公司签长期租约,如APLD与云端服务商签订15年租约。
大摩认为,这两种模式都具备可观的价值创造潜力,展示传统加密货币基础设施转型为AI运算领域的可行路径。
最后,大摩还表示,就短期来看,美国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保障地面电力供应。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面对如此大的电力缺口,美国又该如何应对呢?欢迎评论区聊聊!
来源:王爷说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