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肿瘤中的“双面间谍”: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挑战与希望
在传统的抗癌战争中,我们通常将目光聚焦于癌细胞本身。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癌细胞并非在孤军奋战,它被一个复杂的“支持网络”——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所包围。在这个微环境中,有一类细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双面”角色,它们既是肿瘤生长的“帮凶”,有时却又展现出抑制肿瘤的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角——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
一、从守护者到破坏者:CAFs的激活与起源
在正常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是维持组织结构的“工程师”和“守护者”,负责生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参与组织修复和稳态维持。然而,当组织发生癌变时,癌细胞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策反”这些安静的邻居。
CAFs的激活是一个关键步骤。多种信号可以触发这一过程:
机械应力:肿瘤生长导致的组织牵拉,能释放出原本被禁锢的TGF-β,这是最强的成纤维细胞激活因子之一。
生化信号: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的多种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白细胞介素(如IL-1α,IL-6)等,共同构成了激活CAFs的信号网络。
衰老:最新研究发现,与年龄增长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也会促使成纤维细胞活化,这或许能部分解释为何许多癌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一旦被激活,CAFs便获得了增殖、迁移和大量分泌细胞因子及ECM的能力,从一个“守护者”转变为TME中的核心“破坏者”与“重塑者”。
二、一个复杂的家族:CAFs的惊人异质性
早期研究将CAFs视为一个均一的群体,但单细胞RNA测序等前沿技术揭示了它们惊人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就像一个分工明确的组织,CAFs内部存在着功能迥异的亚型。目前,在胰腺癌等模型中,科学家们普遍认同存在几个主要亚型:
1. 肌成纤维细胞样CAF(myCAF):这类CAF高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位于癌细胞附近。它们是肿瘤间质中胶原蛋白等ECM成分的主要生产者,负责构建坚硬、致密的物理屏障。这种屏障不仅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还会压缩血管,阻碍药物输送,并抑制免疫细胞的浸润。
2. 炎症性CAF(iCAF):这类CAF远离癌细胞,但擅长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如IL-6、CXCL12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调控免疫,通过招募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并抑制CD8+ 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从而在肿瘤内部营造一个强大的免疫抑制微环境。
3. 抗原呈递CAF(apCAF):这是一个较新发现的亚型,它们表达MHC II类分子,能够与CD4+ T细胞相互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共刺激信号,它们可能无法有效激活T细胞,反而可能导致T细胞失能或甚至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进一步加剧免疫抑制。
此外,在不同癌种(如乳腺癌)中,还发现了血管性CAF(vCAF)、基质CAF(mCAF)等更多亚型。这种异质性使得CAFs能够多维度、协同地支持肿瘤的生长与免疫逃逸。
三、多维度的促癌功能:CAFs如何“助纣为虐”
CAFs通过多种机制,全方位地支持肿瘤的恶性进展:
ECM沉积和重塑:myCAF分泌的胶原蛋白等物质,经过交联后形成致密的ECM。这不仅为癌细胞提供了物理支撑和侵袭的“轨道”,其带来的基质硬度本身就能激活多条促癌信号通路,如FAK、PI3K等,进一步推动肿瘤进展。
吸引促肿瘤生长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抑制:iCAF和apCAF是肿瘤内部的“免疫调度员”。它们通过分泌CXCL12、IL-6、CCL2等因子,招募并“教化”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使其转变为促癌表型;同时直接抑制杀伤性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让免疫系统在肿瘤内部“失灵”。
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在癌症转移过程中,CAFs同样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可以提前到达潜在的转移部位(如肝、肺),改造当地微环境,形成一个适合癌细胞定植的“预转移灶”。这些转移灶相关成纤维细胞(MAFs) 的来源多样,可能来自原发肿瘤的CAF,也可能是局部驻留细胞被激活而来。
图3. CAFs在TME中的功能
四、治疗靶点与未来展望:从挑战中寻找希望
鉴于CAFs的强大功能,它们自然成为了极具吸引力的治疗靶点。然而,将其转化为有效的临床疗法却困难重重,这正深刻反映了CAFs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早期“一刀切”清除CAFs的策略遭遇了重大挫折。例如,在胰腺癌模型中清除αSMA+的myCAF,反而导致肿瘤更具侵袭性且小鼠生存期缩短。这一关键失败案例警示我们,CAFs功能具有双重性,某些亚型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发挥着限制肿瘤的“好”作用。这促使研究转向更精准、更智能的策略:
1. 精准靶向:致力于特异性靶向明确促癌的亚群,如FAP+ CAFs,避免误伤可能具有抑癌功能的群体。
2. 功能干预:不杀死CAFs,而是“教化”它们。利用TGF-β抑制剂、IL-6阻断抗体、CXCR4拮抗剂等,逆转其促纤维化与免疫抑制功能,而非简单清除。
3. 联合治疗:将靶向CAFs的药物与化疗、放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被视为破局的关键。目前,多项评估TGF-β抑制剂联合PD-1/PD-L1抗体疗效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旨在同时瓦解物理屏障与免疫屏障。
未来之路
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突破有赖于几个核心方向的推进:首先,统一CAFs的分类与命名,建立一个基于核心功能而非零散标记物的共识体系,这是所有研究对话的基础。其次,开发更先进的模型,特别是能够永久追踪CAF细胞起源与命运转换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以解析其惊人的可塑性。最后,必须深化对转移灶中MAFs的研究,并关注患者年龄与微环境衰老对CAF功能的影响。
总之,靶向CAFs的道路虽曲折,但前景光明。通过更深刻地理解这群“双面间谍”的多维身份,我们有望将它们从顽固的“帮凶”转化为抗癌战局中的新突破口,最终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Caligiuri G, Tuveson D A. Activated fibroblasts in cancer: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J]. Cancer cell, 2023, 41(3): 434-449.
在CAFs研究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优质的细胞材料是突破科研瓶颈的关键变量。海星生物以病理溯源的精准性、高活性的稳定性、高效省心的服务,为你的研究保驾护航。
海星生物双11超值活动:买原代肿瘤相关成纤级细胞仅需3580元另赠通用型FM完全培养基100mL!用靠谱的细胞,做更高效的研究—海星生物CAFs细胞,期待成为你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得力助手!
来源:健康新网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