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河号是中国一艘普通货轮,载着些染料和小商品去中东做生意,7月23日在印度洋公海上被美国军舰和直升机拦住。美方一口咬定船上藏着化学武器原料,非要登船检查。中国当然不干,这不是明摆着无理取闹嘛。
上世纪90年代,全球定位基本靠美国GPS撑着场面,中国军队和民用领域用得也挺多。可1993年银河号事件一出,大家才猛然醒悟,这东西不能全指望别人。
银河号是中国一艘普通货轮,载着些染料和小商品去中东做生意,7月23日在印度洋公海上被美国军舰和直升机拦住。美方一口咬定船上藏着化学武器原料,非要登船检查。中国当然不干,这不是明摆着无理取闹嘛。
结果,美方直接把那片海域的GPS信号给关了,银河号一下子就没了导航,像瞎子似的在海上晃荡。船员们硬扛了一个多月,食物淡水都快耗光了,到8月底才勉强同意检查。
检查完啥也没找到,美国还不赔钱不道歉。这事闹得中国人心里堵得慌,从那以后,国家就下定决心,得自己整一套导航系统,别再让人卡脖子。
没几年,2003年伊拉克战争又给了中国一记警钟。美国借着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借口,开打前就把伊拉克境内的GPS信号屏蔽了。伊拉克的导弹和飞机顿时成废铁,准头全无,只能瞎碰运气。美国那边呢,靠GPS精准打击,导弹跟长眼睛似的,直奔目标而去。
整个战争,美国损失小,推进快,伊拉克就跟挨打的靶子一样。这让中国高层看清了,在信息化战场上,没自己的卫星导航,就等于把命交别人手里。
海湾战争那会儿中国就有点触动,但银河号和伊拉克这两件事儿叠加起来,直接加速了北斗的研发进度。从1994年立项北斗一号开始,国家就一步步推进,2000年发射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初步实现区域定位。精度是100米左右,还带短消息通信功能,挺实用的。
可北斗要真正独立,还得面对频段这道坎。卫星导航的频段资源有限,国际电信联盟管着,就五个黄金段:1164-1215MHz、1215-1240MHz、1240-1260MHz、1260-1300MHz和1559-1610MHz。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早早占了四个,只剩一个。
中国2000年4月17日递申请,欧盟伽利略系统6月5日也跟上。规矩是,先申请先得,但得在7年内发射卫星验证使用,不然作废。要是多方抢一个段,还得协调互不干扰。起初中国想合作,2003年签协议,投了2.3亿欧元进伽利略计划。
可合作下来,中国进不了核心层,技术分享少得可怜,自己的进度还被拖累。到2005年,中国果断退出,一门心思搞北斗二号。
北斗团队从那时候起就铆足劲儿干,2004年启动二号系统,目标是亚太区域覆盖。卫星轨道设计上,用了静止轨道、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地球轨道混搭,挺巧妙的。欧盟2006年1月12日先发射了他们的卫星,中国这边紧追不舍。
想想看,申请截止是2007年4月17日,中国卫星得在那之前上天发信号。团队加班加点,终于在4月14日把北斗二号首颗中轨道卫星送上去。信号回来得晚,就在截止前几个小时确认。这一步卡得死死的,险过关。可刚松口气,新麻烦来了。
卫星运行中,在某些区域遭遇到强电磁信号干扰,通信时断时续。要是解决不了,组网失败,整个系统就泡汤了。中国导航自主化努力全白费,这事想想都后怕。
就在北斗项目生死关头,王飞雪站出来了。他那时36岁,在航天领域早有建树,专攻卫星信号处理。面对干扰难题,王飞雪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保证在短时间内搞定。他带团队钻研70多天,攻克技术关口,让卫星抗干扰能力提升了1000倍。
这不光是数字跳跃,实际就是从容易被扰乱到稳如泰山。话说王飞雪这人,平时低调,但关键时刻爆发力强。他团队用码分多址技术优化信号,加了滤波和编码改进,硬是把干扰源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干扰来源,坊间传闻是某些国家故意使绊子,想阻挠中国赶上。毕竟导航系统关乎国家安全,谁都不想多一竞争对手。可王飞雪的贡献,直接让那些算盘落空。中国在频段争夺中站稳脚跟,国际电信联盟认可了北斗的使用权。
从那以后,北斗发射节奏加快,2007年后连续上星,到2012年建起16颗卫星网,覆盖亚太。精度从25米提升到10米,还加了无源定位功能,用户不用发信号就能定位,方便多了。
北斗三号从2009年起步,目标全球。团队吸取二号经验,卫星总数定在30颗,轨道优化,覆盖更广。2017年11月5日,双星发射拉开序幕,后面密集跟进。
2018年底基本建成,提前提供全球服务。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卫星上天,7月31日正式开通。精度全球3.6米,亚太2.6米,加密还能到厘米级。
这系统不光定位,还带国际搜救和全球短消息,功能齐全。2024年9月19日,又发射两颗备份星,工程收官。现在北斗在轨卫星超50颗,每天定位次数过3000亿次,服务全球。
应用上,北斗渗透各行各业。交通里,车辆定位防拥堵;农业用上精准播种,省时省力;渔船出海靠它避险。灾害时,救援队用北斗找人准。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国家建了基站,共享信号。中国芯片产业也起来了,国产化率100%,出口海外。
北斗的成功,标志中国从跟跑到并跑,科技自主化迈大步。未来规划,北斗会继续升级,融合5G和AI,更智能。想想从银河号的尴尬到如今全球服务,这路走得值。
来源:墨珑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