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视频的时候,正在地铁上,旁边穿校服的女生直接笑出声:原来名媛也拼多多质量。
“五千块的裙子,伸手就崩扣?
”刷到这条视频的时候,正在地铁上,旁边穿校服的女生直接笑出声:原来名媛也拼多多质量。
一句话,Self-Portrait从“仙女战袍”秒变“一次性道具”,评论区瞬间堆满“谢谢避雷”。
可诡异的是,天猫后台数据没跌,反而涨——预售新款60%的订单来自环保系列,比常规款贵出整整一千二。
消费者一边骂,一边真香,这操作比蕾丝还绕。
说白了,大家买的从来不是衣服,是“入场券”。
自拍框里露出的logo,足够让朋友圈自动配字幕:我过得还行。
质量翻车?
只要照片里看不出线头,就值回票价。
但套路也有保质期。
半年两次热搜,一次念错名,一次崩线头,再忠诚的滤镜也顶不住高频翻车。
轻奢最怕“轻”到没分量,“奢”又撑不住,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最尴尬。
品牌也急,干脆把店开到巴黎蒙田大道,跟Chanel当邻居,租金贵到肉疼,就为听一句“原来它是大牌”。
另一边悄悄给裙子缝上再生聚酯,标签打满“可持续”,抓住00后“买漂亮也要买良心”的愧疚感。
最鸡贼的是AR试衣,手机对准身体,裙子自动上身,连P图都省。
韩国测试85%满意,翻译成人话:不用脱衣服,就能发 Stories,流量密码拿捏死死的。
有人吐槽:环保系列贵一千,良心这么值钱?
马上被怼:省下的机票钱够买两条,还顺手救地球,值。
情绪价值算不过账,却能让“继续剁手”四个字心安理得。
专家嘴上说“竞品要分流”,身体很诚实:之禾、Sandro同款蕾丝连夜加订单。
可中国盘子大到离谱,只要风格独一份,再翻车也有人排队捡漏,毕竟“仙女”名额有限,谁先到谁先仙。
接下来十五家店要开进成都杭州,瞄准二线白富美。
套路不变:一楼放爆款,二楼挂高定,镜子继续显瘦,灯光依旧磨皮。
能不能翻身,就看新店开业首月打卡队伍里,还有没有愿意穿五千块“一次性”裙子拍照的人。
来源:自由的橘子CpnGl7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