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我们熬夜抢购的双11,为什么没人稀罕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08:13 1

摘要:如果不是早上听广播里主持人提到双十一,我竟然想不起来这个昔日令全民亢奋的光棍节(购物节)。

如果不是早上听广播里主持人提到双十一,我竟然想不起来这个昔日令全民亢奋的光棍节(购物节)。

那时候,为了等这个节日,家里的大件儿都会憋到这一天下单,提前抢券儿,很多人都是不睡觉的,定好闹钟瞄准零点下单…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各大头条全是双十一战报!

时隔多年,那个令全民亢奋的双11购物节为啥不火了?

说白了,我觉得根本原因是大家疲了。

这个疲,不单单是对各平台各种五花八门的“造节”(如61、818、99、十一大促、年货节……)疲了,对那些所谓的平台消费“规则”也疲了,什么满减券、预付定金、组队PK、团购券、专属券、会员优惠券……

没错,天天都是节,遍地都是券的现实之下,双11的特殊性和稀缺性消失了。

而且,这些年互联网之下的网民们经过市场教育且经历经济环境变化之后,明显变得理性了许多。

“是否需要”取代了“是否便宜”,大家伙儿好像更在意实用性、品质和长期价值。

与此同时,每次双十一过后,拥挤缓慢的物流,频频曝光的“先涨价再打折”等套路……让网民的信任度也逐渐丧失,很多商家直言,看似热闹的双十一,其实是赔钱赚吆喝,投入产出比下降严重。

在加上现如今各大社交平台直播的“日播”模式,每天都在创造购物场景,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天天都是“双十一”!

说到底,池子就这么大,人就这么多。

不管是互联网用户还是各大平台,其实用户增长已经到顶。

经济增速放缓和不确定性增加,人人在消费时都更加谨慎,非必要不开销,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所以,大家都变了,由最初的“亢奋”转向如今的“审视”,那个能调动全民情绪的消费“神话”如今黯然离场,归根结底,是消费市场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必然结果。

双11“不火”,是一个必然。

你这个双十一都买了啥?评论区聊了。

来源:小象科技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