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弘药业的核心业务可概括为“生物药+中成药+化学药”三驾马车,其中生物药(核心产品康柏西普)是业绩引擎,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54.83%。通俗来说,它的竞争力在于“一瓶眼药水打破进口垄断”:
康弘药业:眼科用药龙头,创新药出海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本文首发日期:2025年11月13日
一、公司基本面:生物药与创新双轮驱动的“川派药企标杆”
1. 业务本质:眼科赛道的“国产破局者”,创新药出海先锋
康弘药业的核心业务可概括为 “生物药+中成药+化学药”三驾马车,其中生物药(核心产品康柏西普)是业绩引擎,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54.83%。通俗来说,它的竞争力在于“一瓶眼药水打破进口垄断”:
明星产品康柏西普: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直接对标诺华的雷珠单抗,但价格低30%。患者每年注射6-8次即可维持视力,年治疗费用约3万元,仅为进口药一半;
中成药特色品种:如舒肝解郁胶囊(抗抑郁中药)纳入国家基药目录,覆盖全国超5000家医院;
化学药梯度布局: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领域,形成收入“稳定器”。
2. 技术护城河:高研发投入+国际化临床能力
专利壁垒:累计获授权专利246项,康柏西普是国内首个获得WHO国际通用名的生物药;
研发投入:常年保持营收10%以上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开支超6亿元;
全球化临床:基因治疗药物KH631、KH658同步在中美开展临床试验,是国内少有的实现创新药出海的企业。
3. 成长潜力:创新药管线集中兑现,产能扩容在即
短期催化:基因药物生产基地2026年Q1投产,满足KH631等产品商业化需求;
中期看点:高浓度康柏西普进入临床Ⅱ期,有望将注射频次从每年8次降至4次;
长期空间:ADC药物KH815(全球首款双载荷ADC)在中澳推进Ⅰ期临床,瞄准千亿肿瘤市场。
4. 行业地位:细分领域龙头,盈利质量领先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90.33%,净利率28.18%,在生物制品行业34家企业中营收排名第2,净利润排名第3。
二、市场标签与资金视角
1. 概念标签:创新药“含金量”最高的题材组合
市场常见标签:创新药、基因治疗、ADC药物、眼科概念、一带一路(产品出口至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家)。
2. 实控人与治理:技术派父子档掌舵,战略连贯性强
实控人柯尊洪父子:柯尊洪(董事长)有40年行业经验,其子柯潇(总裁)拥有国际教育背景,主导创新药出海战略;
股权结构:柯氏家族通过康弘集团持股31.75%,股权集中且稳定。
3. 股东结构:外资与公募低调布局
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3.54%,2025年三季度增持73.2万股;
公募基金:大成基金旗下3只产品位列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超3%;
国家队:未出现汇金、证金直接持仓,但社保基金曾通过定增参与。
4. 资本动作:高分红回报股东,再融资支持创新
分红记录:近4年累计分红11.32亿元,2024年股息率1.86%;
再融资:2025年完成定增募资37.64亿元,用于ADC药物研发。
三、财务健康与风险扫描
1. 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充沛
2025年三季度:营收36.24亿元(+6.23%),净利润10.21亿元(+6.0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16亿元;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仅7.29%,货币资金占比总资产15%,无有息负债压力。
2. 风险提示
产品集中度:康柏西普单品种贡献超50%收入,若集采降价可能冲击利润;
研发风险: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周期长,海外临床投入巨大;
汇兑波动:海外业务拓展可能受人民币升值影响。
3. 退市风险:无。营收规模远超退市标准,连续10年盈利。
四、估值评估与市值分析
1. 估值水平:PE低于创新药龙头,存在修复空间
当前PE-TTM 23.70倍,低于创新药龙头(如百济神州-U 亏损),但高于传统制药企业(如华东医药18倍);
PB 3.23倍,反映市场对创新药资产溢价认可。
2. 资产价值与历史百分位
现金储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总资产27.29%,提供安全垫;
历史百分位:当前股价32.17元处于52周区间(18.05-47.37元)的40%分位,较2024年高点回调32%。
3. 合理市值预估
基于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13.24亿元(天风证券数据),给予30倍PE(创新药企平均估值),对应市值397亿元,较当前296亿元存在34%空间。
五、操作策略与走势推演
1. 操作规划
建仓区间:28-30元(对应市值258-276亿元,参考每股净资产9.95元的3倍PB支撑);
止盈目标:40-42元(需跟踪基因药物基地投产及ADC临床进展);
止损线:25元以下(跌破年线及现金价值支撑)。
2. 后期走势推演
短期催化:Q4康柏西普医保谈判结果、KH631临床数据披露;
风险点:创新药临床进展不及预期、行业集采政策扩大化。
结语
康弘药业是一家“现金牛业务打底+创新药管线打开天花板”的典型药企:传统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基因治疗和ADC平台则瞄准全球市场。投资者需关注其国际化临床进展,若KH815等品种海外权益落地,当前估值有望向400亿元修复。
来源:闲论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