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停止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转而思考"我如何让此刻的存在更美好",答案便如晨曦般自然显现。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150个人的回答让我顿悟:答案不在远方,而在当下
[比心]当你停止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转而思考"我如何让此刻的存在更美好",答案便如晨曦般自然显现。
曾有一位青年,花了两年时间,走过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询问了150个人同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制成视频,点击量突破27万,引发1447条热议评论。
一位穿着灰暗中山装的盲人,在国道边沉思片刻,回答说:"是光明"。
一位艰难养家糊口的理发师,经常去四川大凉山做公益,他的梦想是开一家全国连锁的理发店,"给所有的理发师买养老保险"。
一位上海打拼的25岁女孩坚定地说:"我只活一次,什么都要最好的"。说这话时,她眼里有光,身体挺得笔直。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迷茫?
《2024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37.2% 的学生认为"生活缺乏方向感",25.8% 的学生"频繁思考生命意义却无解"。
这种普遍的迷茫状态,被心理学家称为"存在性真空"——当物质满足不再带来持续幸福,当成功学叙事暴露出虚无本质,青年一代开始叩问生命的终极意义,却常常找不到答案。
弗兰克尔的三大答案:创造、体验与态度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以集中营幸存者的经验总结了生命意义的三个来源:
1. 创造与工作
通过主动性行为赋予生命意义。参与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创造性活动,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体验到"我对世界有用"的价值感。
正如一位参与自闭症儿童帮扶项目的大学生所言:"原来我的心理学知识能照亮另一个生命,这让我不再怀疑专业选择"。
2. 体验与关系
在深度体验与真诚关系中感受生命的丰饶。包括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对艺术作品的共鸣,以及与他人的爱与联结。
弗兰克尔强调:"爱是直达他人灵魂核心的唯一途径"。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关系,若能引导我们看见其中带来的自我认知成长,痛苦便可能转化为对爱的深刻理解。
3. 苦难的态度
当不可避免的苦难降临时,个体选择以何种态度回应,这正是生命意义的第三个维度。
一位癌症康复大学生分享道:"患病让我懂得,健康不是理所当然,每一天的呼吸都是生命的馈赠"。
从"寻找意义"到"创造意义"
在成都一家写字楼的顶楼,一位来自法国的演讲者说了一句点亮在场青年的话:"与其去寻找意义,不如去创造意义"。
这句话揭示了获得生命意义的根本转变:
寻找意义,是试图发现一个本就存在的答案;
创造意义,则是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中,让自己的所做作为变得有依托,而不是依赖外界。
一位学哲学出身的女律师成功考取了律师证并开办律师事务所,她接了很多大案子,实现着她认为的意义:"努力让那些善的部分影响他人,有能力、有效地把那些黑暗的部分关进笼子里"。
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炼金术
如何在平凡生活中捕捉生命意义?试试这些方法:
记录"微小确幸":每天记下三个让你感动的瞬间——晨光中咖啡杯的涟漪、陌生人善意的微笑、夜晚偶然发现的好歌。
五分钟正念练习:凝视窗外的树木,用手机拍摄树叶的纹理,写下"此刻我感受到的生命细节"。
布置"意义创造日志":每日记录一件"非功利性但有意义的事",如为流浪猫搭建小窝、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信、记录母亲的童年故事。
生命的回答[玫瑰]
在江畅的视频评论区,点赞最高的评论是:"我高中语文老师跟我们说,人生本来就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赋予它意义"。
也有网友留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和创造,而后把记忆收好,并从中得以成长"。
一位穿着围裙的烧烤摊老板娘,在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老婆"时,扭头笑了起来。那一刻,两颗心再次碰撞,让拍摄者也不禁露出了"姨母笑"。
结语[玫瑰]
生命的意义不在遥远的彼岸,而在每一个真实的当下——
在那些我们为理想创造的瞬间,在那些我们与他人真诚联结的时刻,在那些我们选择以积极态度面对苦难的勇气里。
正如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极端环境中领悟到的:"人永远拥有选择态度的自由"。
而这选择的自由,这创造的可能,这体验的深度,或许就是生命意义最丰富的源泉。
[鼓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送自己一朵花] 您生命中感到最有意义的瞬间是什么?
[送自己一朵花] 您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创造意义?
#生命的意义 #人生哲理 #心灵成长 #弗兰克尔 #创造意义
来源:读者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