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近日,济南市纬二路跨铁路天桥维修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这座承载城市百年记忆与交通功能的老桥,正通过结构加固与空间优化实现全面升级,未来将以更安全、更现代的面貌继续服务市民,见证城市发展。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 近日,济南市纬二路跨铁路天桥维修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这座承载城市百年记忆与交通功能的老桥,正通过结构加固与空间优化实现全面升级,未来将以更安全、更现代的面貌继续服务市民,见证城市发展。
历史回响:从开埠通途到城市符号
济南市纬二路跨铁路天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并于1911年建成的纬二路跨铁路天桥,是山东省首座公铁立交桥。它的诞生与济南1904年自开商埠及胶济、津浦铁路的通车密切相关,有效打破了铁路对城区的分割,贯通古城与商埠区,有力推动了济南由封闭古城向现代商埠的转型。
在其后的数十年间,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该桥于1951年至1964年间经历了三次改造,通过拓宽桥面、优化坡度等方式提升了通行能力。1975年,老天桥被拆除并重建为一座长854.5米、宽18.1米的10孔旱桥,成为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旱桥,并由此确立了其作为贯通济南南北交通的城市动脉地位。
它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深深融入了城市的文化肌理与市民生活。桥畔曾商铺云集,桥下回荡着山东快书与二胡声,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1955年,济南市行政区划调整,天桥区正式因桥得名,标志着它从实用设施升华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符号。
焕新行动:科学规划下的全面提升
为延续这座历史地标的生命力,消除安全隐患,济南交通部门正科学有序地推进天桥维修改造工程。
针对主桥跨越铁路的特殊性,工程制定了专项维修方案。目前,主桥部分的裂缝修补、防抛网更新、梁体涂装及检修道改造等工作已完成。后续将进行桥面铺装,以全面提升桥梁的耐久性和下方铁路运营的安全性。
对于引桥部分,则结合其双曲拱桥结构特点,采用自下而上、对称平衡的施工工艺,依次对桥墩、主拱圈、桥面等进行加固。目前,桥墩加固施工正结合桥下商铺的拆除进度稳步推进。
此外,工程还同步开展桥下空间整治与功能提升,旨在改善通行条件,打造更具活力的城市公共区域,让老桥之下也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面向未来:承载记忆 参与发展
当前,济南正处在强省会建设的新时期。此次系统性的维修改造,将使这座百年老桥以更坚实的结构、更崭新的面貌和更包容的姿态,延续自开埠以来的开放精神,承载市井烟火的温情记忆,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力量,实现从“历史地标”到“城市发展参与者”的角色跨越,继续书写与泉城济南共生共荣的故事。
闪电新闻记者 张风硕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