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质地细密脆嫩,汁水清甜,吃完还有淡淡的回甘。这样适合生吃的“水果花生”,你尝过吗?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这种水果花生正迎来丰收季。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 质地细密脆嫩,汁水清甜,吃完还有淡淡的回甘。这样适合生吃的“水果花生”,你尝过吗?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这种水果花生正迎来丰收季。
在大场镇,白马河与吉利河交汇处的河滩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花生。眼下,当地花生收获已进入收尾阶段,成片的花生从地里挖出来,颗颗裹着湿润泥土,带着自然清新的气息。近年来,当地农民广泛种植新品种水果花生,这种花生品质优良,果实香甜饱满,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你看这棵秧,一串能结二十多个花生。”花生田里,62岁的种植户张崇平攥着一把刚拔起的花生秧对记者说。褐色的果荚饱满得撑裂了纹路,外表的湿土簌簌掉落,张崇平手指轻轻一捏,“啪”的一声脆响,外壳裂开,两粒果仁落入手心。“尝尝!这可是咱种的新品种水果花生。”记者接过果仁放入口中,牙齿轻咬瞬间,细密脆嫩的质地伴随着清甜汁水在口腔迸发,没有普通花生的油腻感,还带着淡淡的回甘。“以前种植的普通花生,鲜食发涩,现在这品种完全不一样。”张崇平蹲下身拨开泥土,露出扎在沙壤土中的饱满果荚,“这土被白马河的水浇透了,养分全锁在果仁里,才能长出这么好的花生。”
沿着花生田向西步行十分钟,便抵达白马河下游河段。120米宽的河道里,清水潺潺流过软质沙河床,岸边芦苇随风摇曳。“咱这花生就长在两河交汇的冲积平原上,喝的是白马河的活水,扎根在含硒的沙壤土中。”大场镇农业农村中心负责人田长耕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掌心揉搓,“这土透气保水,非常适合花生生长。”
据介绍,大场镇年平均气温12℃,白马河与吉利河年径流量合计达1600万立方米,加上4座中小型水库的调蓄,形成稳定的灌溉网络。在“水韵三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试验田里,3名高级农艺师正带领农户查看花生品质:“这里的土壤富含钾、钙等矿物元素,昼夜温差大,能让花生积累更多糖分和氨基酸,使口感自然清甜。”
在盛客隆现代农业种植基地,22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灌溉喷头匀速旋转。“我们用白马河的水源浇灌,全程施有机肥,靠杀虫灯和天敌防治病虫害。”盛客隆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磊介绍,作为国家级生态农场,这里的花生从种植到采收全程不使用高毒农药,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闪电新闻记者 臧一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 崔颖 辛一平 张磊 耿德业 孙啟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