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乡村集市,不仅能吸引本地居民,还吸引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外地游客蜂拥而来,更有多辆旅游大巴组织“跨省赶集”,再看看集市入口的停车场停满各地车牌,#跨省赶集#话题播放量过亿。一个乡村集市,何以占据流量C位,让全网追捧?
一个乡村集市,不仅能吸引本地居民,还吸引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外地游客蜂拥而来,更有多辆旅游大巴组织“跨省赶集”,再看看集市入口的停车场停满各地车牌,#跨省赶集#话题播放量过亿。一个乡村集市,何以占据流量C位,让全网追捧?
图片来源:小红书@临沭人临沭事
曹洼大集的爆火绝非偶然。
曹洼大集的“硬核实力”,成为吸引跨省游客的关键。大集上价格亲民,5毛钱一个的油煎包,20元一碗的全羊汤,5元一份的酱香饼,城市里不到一杯奶茶的钱在大集上就能实现“舌尖自由”,妥妥的性价比天花板;大集上温情松弛,没有精致商圈的距离感,只有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真切的烟火味儿,返璞归真的交易模式,都深深吸引着游客;大集还镌刻着山东人的品格,赶集是刻在山东人基因里的仪式感,大集既是乡愁的载体,也是社交的舞台,在大集上,山东人热情、实在、重情义的品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乡村大集这一热闹鲜活的场景,让赶集变成一场充满治愈感的体验,也成为流量密码。
曹洼大集的魅力还在于其传统文化特色。曹洼大集以“山货+非遗”为特色,蒙山核桃、金银花与柳编、柳琴戏、三弦书同台亮相,形成独特的文化磁场,让集市化身文化展厅。游客可以驻足观看、甚至加入其中,这种可触摸文化的真实感,让传统技艺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从曹洼大集的火爆,我们能看到传统民俗文旅的巨大潜力,深耕本土文化、贴近群众需求,把“烟火气”打造成“金名片”,同样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曹洼大集的爆火,看似是流量选中的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山东近年来持续深挖大集文化价值,推出“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等品牌,结合四季主题策划活动,吸引不同群体参与,着力打造“大集+”新业态。一城一集,各美其美,山东各地的大集也是各有千秋,这种多样性让山东大集成为“一站式”体验齐鲁文化的窗口。曹洼大集用实实在在的热度证明:传统集市从未过时,反而在烟火气的滋养中,解锁了文旅融合的新可能。
曹洼大集的爆火,也在于当地政府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让市井烟火气真正升腾为发展新动能。当地政府通过“硬件升级+文化赋能”,让老集市焕发新活力。为应对跨省游客激增,曹洼大集增设免费停车场、公共厕所,保洁人员定时维护环境,甚至推出“赶集攻略”提示交通与穿搭。这些细节既让游客感受到“被重视”,也提升了集市的口碑。当地将传统集市与现代服务理念相结合的巧思,确保了游客体验的舒适度,为持续火爆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小集市撬动大发展”的治理成效。
“火出圈”只是起点,“长红”才是目标。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曹洼大集要让烟火气不褪色、让体验感不打折,牢牢守住民生本味,持续传承文化根脉,让烟火气持续升腾,让民俗风越吹越劲,让大集承载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文化自信拥有更生动的注脚。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