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他与董建华竞选特首失败,没想到,却成了香港头号包租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4 03:58 1

摘要:1996年,香港人第一次投票选“大家长”。开票那晚,吴光正西装笔挺,却只拿到“第二名”。董建华上台,他礼貌鼓掌,转身回到办公室,把一张写满“如果当选”的草稿撕碎——那张纸背面,是他半个月前批给海港城三楼的童装品牌涨租方案。政治舞台灯光熄灭,商业舞台的灯却更亮:

1996年,香港人第一次投票选“大家长”。开票那晚,吴光正西装笔挺,却只拿到“第二名”。董建华上台,他礼貌鼓掌,转身回到办公室,把一张写满“如果当选”的草稿撕碎——那张纸背面,是他半个月前批给海港城三楼的童装品牌涨租方案。政治舞台灯光熄灭,商业舞台的灯却更亮:从那天起,他不再陪跑,只做庄家。

一、船王女婿的“上岸”KPI 1978年,环球航运的会议室里,包玉刚把一叠码头照片推到女婿面前:“船队再大,也怕风浪,你帮我想个不怕风浪的生意。”吴光正没谈船,只回了一句话:“把码头变成收租机器,风再大浪再急,租户照样交租。” 一句话,把岳父的千亿船队换成香港最金贵的两块地:尖沙咀旧码头、中环货仓。别人眼里的破仓库,在他眼里是“印钞机壳子”:把楼板敲掉、加扶手梯、引地铁出口,租金以十倍跳。1980年九龙仓争夺战,他两天内从汇丰拿到22亿港元,不是他面子大,而是银行早算过账:按他改造后的现金流,贷款利息只是租金的零头。

二、把“周期”切成“星期” 航运业最怕周期:今年运费翻三倍,明年船全停港。吴光正把周期拆成最小单位——“一周”。海港城店租按“一周营业额抽成+保底”算,时代广场更狠:餐饮租约每半年重谈一次,卖得好立刻加抽成。租户像坐上小舢板,风浪他扛,吴家只收“稳定税”。2003年SARS、2008金融风暴、2019黑暴、2020疫情,零售空置率曾飙到40%,他靠着“短周期租金公式”把平均租期压到2.7年,空出来立刻换新能源车、潮玩盲盒、网红烘焙,租金回弹速度比隔壁恒隆快一倍。别人熬寒冬,他四季收租。

三、从“香港包租公”到“亚洲现金流公司” 2017年,他把九龙仓置业分拆上市,代码01997.HK,暗示“1997香港回来,我也回来”。表面是REITs,实质是“亚洲现金流ETF”:海港城、时代广场、新加坡Scotts Square、成都IFS——只选地铁上盖、游客必到、城市GDP前三的商圈。2024年报里,净负债率17.8%,比新加坡凯德、日本三井 Outlet 都低;融资成本2.3%,比港府债券只高30个基点。华尔街给他模型贴的标签不是“地产”,而是“现金牛基础设施”。

四、山顶文辉道:留给下一代的“保险单” 2020年,他以每呎5.7万港元拿下山顶文辉道地王,创区域纪录。外人喊“买贵”,他却把项目命名“Mount Nicholson Upper”—— Upper 指的不只是海拔,更是资产等级:240套豪宅,只做现楼销售,不设售楼部、不做广告、不请明星,买家必须银行资产证明过亿才能看样板房。销售逻辑像私人银行揽客:先筛人,再卖房。把“山顶”做成家族会员制,锁死全球超高净值人群,就算香港楼市整体跌三成,这240套也跌最少——一张写给后代的“看跌期权”。

五、交班前,他把最难的题先做了 吴光正今年86岁,近三年做了三件看似“吃亏”的事: 1. 主动把海港城部分铺位减租30%,换一线奢侈品牌五年长约,锁死2025—2030年游客反弹红利; 2. 让九龙仓集团退出内地三线城市住宅开发,只留成都、苏州、杭州商业,把“开发风险”外包给合作方,自己只收商场租金; 3. 把会德丰私有化,让长子吴宗恩接班,但把最稳的收租平台Wharf REIC留给自己——父子分工:儿子去攻开发风险,老子守现金流底线。 一圈操作下来,表面“收缩”,实质把波动最大的业务全切掉,给下一代一个“低杠杆、高现金流、零开发负债”的干净棋盘。

六、传奇的背面:一张手写便签 秘书透露,吴光正办公室至今贴着一张泛黄便签,字迹是他自己写的: “Rent is not about real estate, it’s about footfall × conversion × time.” 翻译过来就是:租金不是地产游戏,是流量、转化、时长的乘法。只要城市有人流动,他就能把流动变成现金流;只要世界还有不确定性,他的收租机就永远开机。

灯光回到1996年那场败选,他起身离开会场时,有记者追着问:“吴先生,遗憾吗?” 他笑笑:“政治四年一选,生意天天开票。” 近三十年过去,香港经历回归、金融危机、疫情、移民潮,他的“票”天天在算——每过一天,海港城、时代广场、成都IFS、新加坡乌节路……自动把租金打进账户。 当年输的是一场选举,赢的却是一整座城市的脉搏。

来源:风趣鲸鱼3jLH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