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会议上抢走我项目方案,我当晚走前在代码里留了个定时bug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0:48 1

摘要:投影幕布上,一个名为“天穹”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系统架构图,正以一种华丽而流畅的动画效果徐徐展开。每一个模块,每一条数据流,甚至每一个图标的圆角弧度,都熟悉得像是她掌心的纹路。

01 被窃取的天穹

会议室里,中央空调的冷风无声地吹拂着,却带不走空气中那份凝固的燥热。

林薇的指尖冰凉,几乎握不住那支跟随了她三年的签字笔。

投影幕布上,一个名为“天穹”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系统架构图,正以一种华丽而流畅的动画效果徐徐展开。每一个模块,每一条数据流,甚至每一个图标的圆角弧度,都熟悉得像是她掌心的纹路。

这是她耗费了九个月心血的作品。

“……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前瞻性的‘数据潮汐’算法,能够动态预测城市人流、物流峰值,提前进行资源调度,理论上可将现有城市运营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

站在台上的,是她的直属领导,技术总监郭嵩。他穿着笔挺的定制西装,意气风发,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仿佛他就是那个在无数个深夜里,为了一个算法优化而苦思冥想、推翻重来的人。

林薇的目光越过他,落在第一排那位被称为“王总”的集团高层身上。王总看得聚精会神,不时微微点头,嘴角带着赞许的笑意。

她记得,就在昨天下午,郭嵩还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把最终版的演示文稿和全部技术文档再“完善一下”。他当时拍着她的肩膀,语气温和地鼓励:“小林,这次项目要是能成,你首功一件,年底的晋升肯定没问题。”

现在,那份“完善”过的演示文稿上,所有署名的地方,都只剩下了一个名字——郭嵩。

从项目负责人,到核心架构师,再到首席开发者。

干干净净,仿佛林薇这个名字,连同她那二百七十个日夜的殚精竭虑,从未存在过。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王总站起身,主动与郭嵩握手,毫不吝啬赞美之词:“郭总监,英雄出少年啊!‘天穹’这个名字起得好,格局宏大,方案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个项目,集团原则上通过了,后续的资源,你们技术部要什么,我给什么!”

郭嵩脸上泛着红光,他微微躬身,用一种恰到好处的谦逊语气说:“都是王总和公司领导有方,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我们团队……”他顿了顿,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会议室的角落,落在林薇身上,话锋一转,“……我们团队的年轻人也都很努力,在我的带领下,执行得很到位。”

“带领”和“执行”。

两个词,像两根精准的钢针,刺入林薇的耳膜。她看到郭嵩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与警告,那是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不容置疑的宣告。

她垂下眼帘,看着自己面前笔记本上那一行行早已烂熟于心的代码,忽然觉得无比荒谬。它们就像一群没有名字的工蚁,勤勤恳恳地搭建起一座宏伟的宫殿,最后,宫殿的主人却在庆功宴上,将它们的存在轻描淡写为“一些必要的沙土”。

会议结束,众人簇拥着王总和郭嵩离去,讨论着庆功宴的地点。没有人多看林薇一眼,她就像一张被用过的草稿纸,安静地躺在角落,失去了所有价值。

她没有动,直到会议室彻底空了,只剩下空调的嗡鸣。

窗外,夜色四合,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的轮廓。那片虚假的“天穹”之下,有多少像她一样的人,在为别人的功勋添砖加瓦?

她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

起身,关灯。

在走出会议室,将门轻轻带上的那一刻,她心中那个原本模糊的、被理智与职业道德压抑着的念头,终于变得无比清晰。

这片“天穹”,既然是她亲手搭建的,那么,她当然也知道,该在何处留下一道,只有她自己能看见的裂缝。

02 未署名的代码

回到空无一人的工位,林薇没有像往常一样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她重新打开了电脑,屏幕的冷光映在她平静得有些过分的脸上。

她熟练地连接上开发服务器,调出“天穹”系统的核心代码库。

这套系统,郭嵩只懂皮毛。他擅长的是包装、汇报、向上管理。他能把百分之六十的功能,吹嘘成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效果。但对于系统底层那些复杂交错的逻辑,他一无所知。

这便是她的机会。

林薇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敲击声清脆而富有节奏。她没有去植入一个会立刻导致系统崩溃的恶性病毒,那太愚蠢,也太容易被追踪。她要做的是一件更精巧,也更具讽刺意味的事。

她找到了系统的“数据潮汐”算法模块。这是整个“天穹”系统的灵魂,也是郭嵩在汇报时吹嘘得最厉害的部分。他将其形容为拥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核心。

实际上,这个算法在处理超大规模并发数据时,存在一个临界点。一旦超过那个阈值,算法为了保持稳定,会自动进入一个“保守模式”,性能会断崖式下跌。这个临界点是林薇在无数次压力测试中发现的,解决方案也已经有了雏形,只是还没来得及写入最终版本。

郭嵩不知道这一切。他拿走的是一个看起来完美,实则存在“阿喀琉斯之踵”的版本。

林薇没有去修复它。

她只是在算法的触发器里,加入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时间戳判断。

if (system.timestamp > '预设的未来某个时间点' && concurrent.users > '某个巨大的数值') {

// 触发一个看似随机,实则必然的内存溢出

system.performance.degrade('90%');

}

她将那个时间点,设定在了一个月后。那天,是“天穹”系统按照计划,正式向第一个试点区域全面开放的日子。

她将那个并发用户数,设定成了一个在试点区域开放后,几乎必然会达到的峰值。

她没有留下任何注释,没有使用任何可疑的变量名。这几行代码,混杂在成千上万行复杂的逻辑中,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完美地融入了整体。任何一个接手的程序员,都只会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在高并发下才会偶现的性能瓶颈,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去排查。

而那时,郭嵩作为项目唯一的负责人,将独自面对来自客户的雷霆之怒和来自集团高层的巨大压力。

他引以为傲的“天穹”,将在最万众瞩目的时刻,变成一个笑话。

做完这一切,林薇删除了所有操作日志,仿佛自己从未登录过。

她关掉电脑,拿起外套,走出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男友高远发来的信息:“会议怎么样?顺利吗?我订了你最爱吃的那家餐厅,给你庆祝。”

林薇看着那条信息,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滋味。她回了句:“还在公司,有点事。你先吃吧,不用等我。”

她不想去庆祝。在这一刻,任何形式的庆祝都像是一种讽刺。

她也没有告诉高远今天发生的一切。高远和她在同一家公司,不同部门。他总是劝她,在职场要“聪明”一点,要学会向上管理,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价值。

她一直以为,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价值展示。

现在她明白了,在某些人眼里,你辛辛苦苦种出的果实,只要他伸手摘下来,贴上自己的标签,那果实就姓他的姓了。

她沿着马路慢慢地走,晚风吹起她的长发。她没有立刻回家的打算,脑子里很乱,像是有一团乱麻。那个小小的“定时炸弹”埋下去了,她没有想象中的快意,反而有一种沉甸甸的空虚。

这不是她想要的胜利。这只是一种无声的、卑微的复仇。

她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她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涯,都已经走到了尽头。

03 裂开的茶杯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波澜不惊。

郭嵩凭借“天穹”项目,在公司里风光无两,不仅拿到了当季度的总裁特别奖,职位也从技术总监晋升为技术副总裁。他组建了新的“天穹”项目组,招兵买马,意气风发,却唯独将林薇这个最初的构建者,调离了核心岗位,去做一些不痛不痒的技术支持工作。

这是一种无声的羞辱和放逐。

林薇对此毫不在意。她每天准时上下班,处理着那些琐碎的事务,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新的技术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高远对此很不理解。他不止一次地劝她:“你为什么不去找郭嵩谈谈?哪怕不能回到项目组,也该争取些别的资源。你这样耗着,有什么意义?”

林薇只是淡淡地说:“没必要了。”

高远看着她平静的侧脸,终于忍不住提高了音量:“林薇,你到底在想什么?你一个人,怎么斗得过一个体系?郭嵩现在是副总裁,他想让你坐冷板凳,你就得坐着!现实一点好不好?”

“现实?”林薇转过头,第一次直视他的眼睛,目光里带着一丝他从未见过的锐利,“现实就是,不是我做的东西,我不想要。是我做的东西,谁也拿不走。”

那次谈话,不欢而散。他们之间的裂痕,在那一刻,变得清晰可见。

终于,到了“天穹”系统试点上线的日子。

公司内部搞了一个小型的上线仪式,郭嵩作为项目总负责人,邀请了集团王总和几位客户代表,在大会议室里,通过大屏幕实时观看系统上线后的数据流。

林薇没有被邀请。她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打开了一个内部的系统监控后台。这个后台权限很低,只能看到一些最基础的性能指标。

上午九点整,系统正式开放。

屏幕上的用户并发数开始平稳爬升,一万,五万,十万……各项性能指标平稳如初。会议室里,传来郭嵩自信的讲解声,隐约还能听到客户代表的赞叹。

林薇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

她盯着那个并发数曲线,像一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当数字跳过十五万的门槛时,她看到,代表CPU占用率和内存消耗的曲线,开始出现极其轻微的、不规则的抖动。

来了。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几乎是同时,她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是项目组一个年轻的程序员,声音焦急得像是要哭出来:“薇姐,不好了!‘天穹’的性能突然急剧下降,好多用户反馈卡顿、掉线!郭总让我们赶紧排查,我们……我们完全找不到问题在哪!”

林薇睁开眼,目光平静如水。她说:“别慌,把错误日志发我一份。”

电话那头,已经能听到郭嵩咆哮的声音。

几分钟后,一份长达上百页的、混乱的错误日志发到了她的邮箱。林薇扫了一眼,全是些看似无关的内存溢出警告。

她没有回复,只是默默地将那封邮件存了档。

她站起身,走到茶水间,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透过玻璃墙,她能看到大会议室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郭嵩满头大汗地打着电话,脸上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王总的脸色铁青,几位客户代表已经起身,面带不悦地准备离场。

她看到高远穿过混乱的人群,快步向她走来。

“林薇,是不是你做的?”他冲到她面前,压低了声音,眼睛里满是血丝和难以置信。

林薇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系统是你一手搭建的,除了你,没人能做到这么隐蔽!你……”高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你知不知道这会造成多大的损失?郭嵩是会完蛋,但公司呢?整个技术部的名誉呢?你太疯狂了!”

林薇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她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轻声说:“一个连自己孩子的亲生母亲是谁都搞不清楚的体系,名誉又值几分钱?”

“这不是理由!”高远的情绪有些失控,“你这是在毁了你自己!”

“不,”林薇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我是在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从他把我的名字从报告上抹去的那一刻起,我和这个地方,就已经两清了。”

高远怔怔地看着她,仿佛第一天认识她一样。他眼中的焦急、愤怒,慢慢褪去,最终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疏离。他明白了,他和她,终究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他追求的是在规则内向上爬,而她,在被规则伤害后,选择亲手砸碎了那套规则。

“你好自为之。”高远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

林薇看着他的背影,没有挽留。她低头,看到自己手中的白瓷茶杯上,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就像她和高远的关系,也像郭嵩那不可一世的“天穹”。

从内部开始,悄无声息地,裂开了。

04 雨中的回响

“天穹”系统的崩溃,成了一场载入公司史册的灾难。

郭嵩的技术副总裁位子还没坐热,就被集团一撸到底,挂职反省。他组织的技术团队,花了整整两周时间,也没能定位到那个“幽灵”般的BUG。系统被迫下线重构,公司不仅面临巨额的客户索赔,更在业内声誉扫地。

没有人怀疑到林薇头上。她太安静了,也太“无能”了。在所有人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不懂变通的老实人。

风暴过后,林薇平静地提交了辞职信。

人事部门象征性地挽留了几句,便爽快地批准了。对他们来说,一个无法创造价值的“螺丝钉”离开,无足轻重。

离开公司的那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林薇没有带伞。她抱着装着私人物品的小纸箱,走在微凉的雨中,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衫,她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她毁掉了一个虚假的“天穹”,也彻底斩断了自己所有的退路。

未来在哪里,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她再也不想为任何人做嫁衣了。

接下来的日子,她投了一些简历,也面试了几家公司。但或许是坏运气,或许是行业圈子太小,“天穹”事件的影响犹在,几家不错的公司都对她这个来自“事故”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抱持着一种审慎的观望态度。

一个雨夜,在又一次面试失败后,林薇坐在一家小咖啡馆里,看着窗外的雨幕,感到一阵迷茫。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身边响起:“介意我坐在这里吗?”

林薇抬头,看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她认得他,是周毅,之前在一次行业技术分享会上认识的,另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级技术专家。

“周工。”林薇有些意外。

周毅笑了笑,在她对面坐下。“我刚才看到你,就觉得像。怎么,遇到麻烦了?”

或许是雨夜的气氛太过催人,或许是周毅的眼神太过真诚,林薇鬼使神差地,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当然,她隐去了那个“定时炸弹”的细节,只说自己因为理念不合,从上家公司裸辞了。

周毅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

等林薇说完,他沉吟了片刻,忽然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我记得你在那次分享会上,提过一个关于‘数据烟囱’的解决方案,很有想法。你现在还坚持那个观点吗?”

林薇一愣,点了点头。那是她对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的思考,也是“天穹”系统最初的设计理念之一,只可惜后来为了迎合郭嵩追求的短期效果,很多设想都被阉割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周毅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与其去找一份工作,去适应别人的系统,为什么不把你自己的这套想法,完整地做出来?”

林薇苦笑:“周工,您太看得起我了。做一个完整的商业级系统,需要团队,需要资源,更需要钱。我什么都没有。”

“不,你有的。”周毅的语气非常肯定,“你拥有最核心的东西——完整的架构思想和实现它的能力。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产。代码、服务器、团队,这些都是可以围绕一个好的思想搭建起来的。但一个平庸的团队,就算给再多钱,也产生不了一个伟大的思想。”

他看着林薇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听说了‘天穹’的事。一个能在短短九个月内,独立完成那种体量系统架构的人,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

林薇的心猛地一震。

周毅继续说道:“郭嵩的失败,不在于他的人品,而在于他的无知。他以为他偷走的是一座金山,但他不知道,他偷走的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金矿石。真正懂得如何点石成金的‘炼金术’,还在你的脑子里。”

“你埋下了一个BUG,引爆了它,这很解气,但也很初级。”周毅的话锋突然变得犀利,“你知道最好的报复是什么吗?”

林薇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

“最好的报复,不是引爆,而是创造一个让它彻底过时的东西。”

“你要做的,不是证明‘天穹’有缺陷,而是要用一个全新的、更先进的、能够真正解决行业痛点的东西,来建立属于你自己的标准。当所有人都来用你的标准时,‘天穹’是什么,还有谁会在乎?郭嵩是谁,更无足轻重。”

“那不是复仇,那是创造。是降维打击。”

窗外的雨声似乎被隔绝了。周毅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道闪电,劈开林薇心中所有的迷雾。

她一直以为,埋下那个BUG,是她反抗的终点。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那最多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充满了愤怒和不甘的、幼稚的开始。

真正的反击,不是毁灭。

是创造一个让对方不得不依附于你的、更高级的生态系统。

“我明白了。”林薇轻声说,但她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明亮的光。

那是一种被真正点燃的、属于创造者的火焰。

05 晨曦的诞生

那场雨夜的谈话之后,林薇变了。

她不再投简历,不再去面试。她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小公寓里,开始了一场孤独的远征。

她要做的,是周毅口中那个“全新的东西”。

她给它起名为“晨曦”。

如果说“天穹”代表着一种自上而下、华而不实的权威,那么“晨曦”就象征着一种自下而上、驱散黑暗的希望。

接下来的两个月,林薇的世界被压缩成了两点一线:公寓和楼下的便利店。她的作息完全颠倒,白天用来睡觉和补充食物,整个夜晚,都属于键盘和屏幕。

她没有团队,但她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她是产品经理,在白板上画出“晨曦”的每一个功能模块和用户流程图。她摒弃了“天穹”所有为了汇报而设计的冗余功能,只保留最核心的、能真正解决“数据烟囱”问题的部分,并将其做到极致。

她是架构师,基于最新的微服务理念,设计了一套比“天穹”更灵活、更具扩展性的底层架构。这套架构允许不同行业、不同格式的数据,像积木一样即插即用,轻松实现互联互通。

她也是唯一的程序员,一行一行地,将白板上的蓝图,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

这是一项无比艰巨的工作。有好几次,她因为一个复杂算法的瓶颈,连续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累到几乎虚脱。也有好几次,在深夜里,孤独和不确定性像潮水一样涌来,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傻事。

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想起周毅的话。

“你拥有最核心的东西。”

她会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城市沉睡的轮廓和天边将亮未亮的微光。她告诉自己,她正在做的,是创造属于自己的“晨曦”。

这期间,周毅偶尔会给她发来一些行业最新的技术报告,或者一个新算法的论文链接,但从不干涉她的具体工作。他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只在关键处落子,给予方向,却把广阔的棋盘留给林薇自己去驰骋。

两个月后,当“晨曦”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终于调试通过,在林薇的本地电脑上第一次完美运行时,她看着屏幕上那个简洁而强大的数据看板,没有欢呼,只是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满足。

她知道,金矿石已经被她炼成了金子。

但现在,她需要一个能让这块金子发光的舞台。

她整理了一份极其简洁的商业计划书,没有一页多余的渲染,只有对“晨曦”系统核心优势和商业价值最直接的阐述。然后,她把它发给了周毅。

邮件的标题是:晨曦已现,待见天光。

06 最后的演示

一周后,林薇站在了那间她无比熟悉的会议室里。

但这一次,她不再是角落里那个无声的记录员,而是站在了投影幕布的正中央。

台下坐着的,依然是王总,还有几位集团其他业务线的负责人。在他们身边,还多了一位陌生的、但气场十足的投资人,据说是周毅请来的朋友。

而郭嵩,也赫然在列。

他坐在最末排的角落,面容憔悴,神情阴郁。公司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作为技术评审,参与这次新方案的评估会。这无疑是一种残忍的惩罚,让他亲眼见证自己的替代品,是如何登上舞台的。

林薇的目光与他短暂交汇,郭嵩立刻狼狈地避开了。

林薇深吸一口气,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接切入了主题。

“各位领导,我今天带来的,不是一个对‘天穹’的优化方案,而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它的名字,叫‘晨曦’。”

她没有用华丽的动画,也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她只是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投影,直接打开了“晨曦”的后台。

“‘晨曦’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彻底打破数据烟囱。”

她现场导入了两个完全不同格式的、来自集团不同业务线的真实数据包——一份是零售业的销售数据,一份是物流业的仓储数据。在“天穹”的体系里,要打通这两种数据,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清洗和转换工程,耗时至少数周。

而在“晨曦”系统里,林薇只是通过几次简单的拖拽和配置,两个数据包就像两块磁铁一样,瞬间被吸附、对齐。

下一秒,大屏幕上,一张实时更新的“销售-仓储联动热力图”便生成了。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哪个区域的哪款商品即将售罄,而最近的仓库里,对应的库存还有多少,最佳的补货路径是什么。

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震惊了。他们不是技术专家,但他们能看懂这背后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王总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

林薇继续她的演示,展示了“晨曦”的开放接口、强大的自定义能力,以及比“天穹”低了近百分之七十的服务器成本。

每展示一项功能,都像是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天穹”的软肋上。

郭嵩的脸色,已经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灰。他坐立不安,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终于明白了,林薇做的不是修复,而是颠覆。她没有给他留任何余地。

“我的演示完了。”林薇关掉系统,屏幕恢复了黑暗。她静静地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每一个人。

“这……这套系统,完全由你一个人开发?”那位投资人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

“核心架构和代码,是我一个人。但它的思想,来源于这个行业里所有被‘数据烟囱’所困扰的人。”林薇回答。

王总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投资人,又看了一眼角落里形同枯槁的郭嵩,最后,目光落在了林薇身上。他的眼神复杂,有欣赏,有懊悔,但更多的是一种作为决策者的果决。

“郭嵩,”王总的声音冰冷而不带一丝感情,“作为技术评审,你有什么看法?”

郭嵩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卡着一块石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有什么看法?

在“晨曦”面前,“天穹”就像一个原始部落的草棚,而对方,已经建起了一座摩天大楼。

任何辩解,都是自取其辱。

他最终只是颓然地低下头,哑声说:“我……没有看法。”

这五个字,宣告了他职业生涯的彻底终结。

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07 新的地平线

会议的结果毫无悬念。

那位投资人当场拍板,决定注资成立一家新公司,由林薇担任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晨曦”系统的后续开发和商业化。集团也迅速跟进,表示愿意成为“晨曦”的第一个客户,并开放所有业务线作为试点。

林薇没有提任何关于郭嵩和过去恩怨的要求。

她不需要了。

当她站在一个更高维度的时候,那个曾经让她痛苦不堪的人,已经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

最好的反击,不是将对手踩在脚下,而是让他连仰望你的资格都没有。

几天后,林薇在新公司的临时办公室里,见到了前来办理工作交接的高远。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部门精英,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和落寞。

“恭喜你。”高远的声音有些干涩。

“谢谢。”林薇点了点头,语气平静。

两人之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还是高远先开了口:“我当初……是不是很可笑?”

林薇看着他,想了想,认真地回答:“你没有错。你只是选择了更安全的路。而我,选择了另一条。”

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高远苦笑了一下,在交接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转身离去。

林薇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她知道,有些路,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转过身,望向窗外。

落地窗外,是这座城市壮丽的天际线。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毅发来的信息,只有一张图片。

那是一张日出的照片,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将整个天空染成了灿烂的金色。

照片下面附着一句话:

“欢迎来到新的地平线。”

林薇笑了。

她知道,属于她的“晨曦”,才刚刚开始。

来源:冬雪烹茶话桑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