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日系车企最擅长的方式,去打败日系车企,比亚迪推出K-car,向着N-BOX、Spacia、Sakura(樱花)主导的市场 —— 发起正面竞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车企的自信。
用日系车企最擅长的方式,去打败日系车企,比亚迪推出K-car,向着N-BOX、Spacia、Sakura(樱花)主导的市场 —— 发起正面竞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车企的自信。
在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首发了全新纯电K-Car车型,新车命名为BYD RACCO,这个名字直译过来叫海獭,这台车目前是专供日本市场,预计明年夏季正式销售,预计售价是260万日元,约合12.1万人民币。
K-Car这种车型,关注日本汽车市场的车迷不会陌生。这是一种微型车,对于尺寸有着严格的限制,因为尺寸小,空间利用率高,油耗低,好停车,税费低、售价便宜等等原因,这种车型在日本非常流行,占据了日本40%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年销量200万辆左右。
但是造K-car的都是日系车企,那美系车德系车法系车,是不想去日本市场赚这个钱吗?不是不想,是真的做不到啊!因为造这种车型,还就日系车有经验,你让德国人美国人,去造这种袖珍小车,不是造不出来,而是细节方面空间利用率,没有日系车做得好。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敢做呢?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市场造海鸥海豚之后,比亚迪已经有着一定的造纯电小车的经验,而且比亚迪把日本K-car的相关法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摸得很透彻。另一方面,比亚迪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除轮胎和玻璃外,几乎所有零部件均由自身生产,尤其是其母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电池制造商的身份,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比亚迪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目前该市场的纯电动车型极为稀缺,仅有日产 Sakura 和三菱 eK X EV 两款,海獭(RACCO)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空白,将好开代步方便,与纯电动汽车的优势(低运营成本、静谧行驶)相结合。
比亚迪海獭尺寸 3395×1475×1800mm,完美契合 K-Car 法规上限,采用双侧滑门(日本 K-Car 标配),解决狭窄街道上下车难题,四轮四角设计使轴距比同级燃油 K-Car 增加 15%,后排空间超越本田 N-Box。
再看这份比亚迪海獭和日本K-car的对比表,可以看到,电动化K-car对比燃油K-car,在政策红利,使用成本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油电同价的情况下,海獭标配倒车影像、语音导航、热泵空调等,日系同级需高配才提供,在配置方面,比亚迪海獭也更高。相比日本的纯电K-car,比亚迪海獭凭借着刀片电池 + 电动架构,产品力更强,这款车上市之后,将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除了产品方面,比亚迪已在日本开设 40 + 门店,计划 2026 年扩至 100 家,并且与零售巨头永旺 (AEON) 合作
K-car可以说是日系车最后的堡垒,是日本汽车市场的 "基本盘"。长期被铃木、本田、大发等日系品牌垄断,比亚迪的布局,直击日本市场命门,试想一下,如果Kcar这一块的市场都丢掉,日系车还有什么护城河呢?
在日本市场推出K-car,无独有偶,比亚迪在美国市场的皮卡业务主要通过鲨鱼皮卡(BYD SHARK)展开,该车型于2024年5月在墨西哥首发,随后进入美国市场。这就展现出了比亚迪的顶级阳谋,没有选择在自己最擅长的车型上切入,打的就是精锐,这不仅展现出了比亚迪的对于自身技术实力的绝对自信,也表现了中国智造在新能源领域的绝对优势。这份顶级阳谋,我们得给比亚迪点赞。
来源:老司机侃侃车儿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