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财年英飞凌营收146.62亿欧元,同比下降2%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7:38 1

摘要:今日,英飞凌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2025全年财报(数据均截至2025年9月30日)。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39.43亿欧元,利润为7.17亿欧元,利润率 18.2%。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展望2026财年,英飞凌预计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将实现温和增长。

今日,英飞凌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2025全年财报(数据均截至2025年9月30日)。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39.43亿欧元,利润为7.17亿欧元,利润率 18.2%。

2025财年全年营收为146.62亿欧元,同比下降2%;利润为25.6亿欧元;利润率为17.5%;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9欧元;由于收购Marvell公司汽车以太网业务,自由现金流为负10.51亿欧元;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正18.03亿欧元。

对于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展望,假设欧元兑美元汇率为1:1.15,预计营收约为36亿欧元。在此基础上,利润率预计在14%~19%之间。

对于2026财年业绩展望,假设欧元兑美元汇率为1:1.15,尽管受到汇率的不利影响,预计营收较上一财年将实现温和增长。调整后的毛利率预计在41%-43%之间,利润率为17%~19%。计划投资约22亿欧元。考虑到对前道厂房的投资,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约为16亿欧元,报告的自由现金流约为11亿欧元。

英飞凌科技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尽管面临复杂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态势挑战,英飞凌在2025财年仍实现了预期目标,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商业模式的韧性。展望2026财年,我们预计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将实现温和增长。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势头仍然受限,许多客户持谨慎态度并倾向于以短期订单为主。另一方面,全球对AI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正在持续快速增长,我们预计面向AI数据中心领先电源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我们正大幅提高相关业务营收目标,预计在2026财年该领域营收将达到约15亿欧元。到2030年末,英飞凌在该领域可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0亿至120亿欧元。驱动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强大的创新能力、高效的开发速度、精湛的制造水平以及广泛的客户基础。

日前,英飞凌宣布与全球智能能源领导者SolarEdge Technologies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推进SolarEdge的固态变压器(SST)平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AI)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中的应用。此次合作旨在共同设计、优化和验证一款2至5兆瓦(MW)的模块化固态变压器(SST)基础单元。该平台将英飞凌先进的碳化硅(SiC)开关技术与SolarEdge经过验证的电能转换与控制拓扑相结合,实现超过99%的转换效率,助力全球向基于直流电的高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转型。

SST技术有望在未来高效的800V直流电AI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中发挥关键作用。该技术可实现端到端的高效转换,并在公共电网与数据中心配电系统连接时,带来多项显著优势,包括大幅减轻重量和体积、降低碳排放足迹,以及加快配电系统的部署等。此次共同开发的SST将直接把中压(13.8–34.5 kV)转换至800–1500V直流电(DC)。

英飞凌科技全球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表示:“此类合作对于实现下一代800V直流电(DC)数据中心供电架构,进一步推动低碳化至关重要。借助英飞凌的高性能SiC技术,SolarEdge在电源管理与系统优化方面的成熟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为满足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在高效、可扩展及高可靠性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SolarEdge首席执行官Shuki Nir表示:“AI变革正在重新定义电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行业亟需更高效和更可靠的解决方案。SolarEdge在直流电架构方面的深厚专业经验,使我们在这场变革中具备独特的领先优势。与英飞凌的合作,将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创新融入我们的解决方案中,共同为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更智能、更高效的能源系统。”

随着AI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全球用电需求前所未有地激增,数据中心运营商正积极寻求更高效、更可靠、更可持续的电源解决方案。凭借在直流电(DC)耦合架构和高效电力电子领域超过15年的领先经验,此次新品开发将助力SolarEdge进军数据中心市场,推出专注于优化从电网到计算机机架电力分配的解决方案。这一优化过程依托于高效的电能转换,而英飞凌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正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能够实现从电网到核心(GPU)的高效电能转换。英飞凌致力于利用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打造可靠、且可扩展的电力系统,助力AI数据中心生态系统降低环境足迹,并有效减少运营成本。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