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就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化学教授莉维娅·席亚维纳托·艾伯林(Lívia Schiavinato Eberlin)成功研发出一款便携设备,能在手术过程中仅需10秒就能快速识别癌细胞。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11月12日报道】目前就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化学教授莉维娅·席亚维纳托·艾伯林(Lívia Schiavinato Eberlin)成功研发出一款便携设备,能在手术过程中仅需10秒就能快速识别癌细胞。
巴西“G1”网站11月11日报道,这一设备名为“MasSpec Pen”,目前正在巴西圣保罗市(São Paulo)的以色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Hospital Israelita Albert Einstein,下称“爱因斯坦医院”)开展美国境外的首次临床试验,合作方包括负责配套质谱仪研发的跨国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MasSpec Pen是一支与质谱仪相连的“笔”,而质谱仪可以识别物质的分子构成,揭示其化学特征。手术中,医生只需将笔尖轻触可疑组织,设备便释放出一滴无菌水,以提取组织表面的分子,随即将其吸入质谱仪进行分析。之后,质谱仪会根据分子的“化学指纹”,在屏幕上显示组织是否癌变。整个分析过程几乎瞬时完成,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
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医生需要准确判断肿瘤的边界,以确保在彻底切除癌变组织的同时,不过多损伤健康组织。目前广泛采用的术中检测方法是“冰冻切片法”,即取下一小块可疑组织,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冷冻、切片和镜检分析。整个过程通常需等待20分钟至1.5小时,患者在此期间需保持麻醉和切口开放状态。而使用MasSpec Pen,医生可立刻判断是否需要扩大切除范围,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艾伯林还提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也可能因冰冻切片造成的组织结构变形而误判边界。而MasSpec Pen的检测可避免此类问题。
目前,爱因斯坦医院正在使用MasSpec Pen对60名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试验。这两个癌种因手术频率高、检测算法成熟,被选为首批测试对象。
MasSpec Pen的准确性已获前期研究支持。2023年发表于科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JAMA Surgery)研究指出,在100余名接受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癌切除术的患者中,其检测准确率超过92%,能够实时区分高度相似的组织,避免误切除健康腺体,而传统检测方法中误切发生率高达25%。
未来,这一临床研究将扩展至乳腺癌、肝癌与卵巢癌。当前,实验室针对这些癌种的检测结果同样显示出高精度。
据悉,艾伯林出生于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Campinas),本科毕业于坎皮纳斯州立大学(Unicamp),获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如今,她不仅是贝勒医学院教授,还担任初创公司MS Pen Technologies的负责人,该公司致力于MasSpec Pen的研发和商业化。
临床试验完成后,该设备将提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审批。
艾伯林表示:“我一直梦想将这项技术带回巴西。与爱因斯坦医院合作的研究表明,这项技术可靠、稳定,并适用于不同的临床场景。”在她看来,这项研究能在巴西落地,也印证了巴西科学界在全球的影响力——能真正改变人类生活。
来源:南美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