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保定微讯】(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保定微讯】(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浅浅
编辑|浅浅
“这是‘最强版叶诗文’和‘最强版张雨霏’的结合体!”
6岁学泳,10岁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准,12岁震惊国际。
《纽约时报》称她的成绩“颠覆认知”,国际泳联赞她是“轰动性人物”。
她就是万中无一的游泳天才,于子迪。
11月11日全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
她又以2分7秒41的成绩一举夺金,将“前奥运冠军”叶诗文尘封长达13年的亚洲纪录,彻底写入历史。
英雄出少年。
这位横空出世的“小孩姐”,究竟什么来头?
2012年,龙年女孩于子迪在河北保定出生。
她的游泳生涯,开始于一场看似普通的夏日消暑。
六岁那年,盛夏酷热难耐,于子迪跟着爸爸前往游乐园戏水。
最初的动机简单至极:“太热了,想玩水。”
因为暑假很长,所以于子迪经常去游泳馆。
这也让一位慧眼如炬的教练发现了于子迪,问她要不要跟着他练一练。
于子迪当时没想过走职业道路,只是觉得好玩便同意了。
没人预料到,正是这种孩子对水天然的亲近和热爱,造就了一个天才少女。
于子迪最初对游泳的理解,建立在一种美好的错觉之上。
她见过一个大哥哥游得特别轻松,入水如刀切豆腐,水花微小,速度却奇快无比。
她以为自己也能如此轻松地驾驭水流。
但现实的训练很快让她明白,轻松的背后是无数次重复和肌肉的记忆。
对“游得轻松”的渴望和向往,让尚在小学的于子迪,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课后训练。
她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课后训练,用她的话说,生活虽然“忙,但充实”。
于子迪的成绩飞速提升,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启蒙教练李超,也很快发现了这名少女身上犹如神赐的天赋。
对水的感知力,即是业界常说的“水感”。
“她的身体与水流的契合度近乎完美,入水角度、身体流线,都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而最让教练震惊的是于子迪的学习能力,总是一点就透。
在最初的训练中,于子迪的蛙泳技术是她的短板。
教练决定给她加训,着重调整发力和技术细节。
李教练本以为这会是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打磨。
可没想到,在一次仅十几分钟的特训调整后,于子迪便瞬间找到了蛙泳的节奏。
她的动作从僵硬变得如行云流水,蛙泳速度突飞猛进。
这种瞬间突破自我瓶颈的顿悟,是顶级天才才拥有的特质。
凭借这种惊人的领悟力和刻苦,于子迪仅系统训练四年,就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
10岁零5个月时,她便以非凡的成绩,首次闯入全国成年组十强。
一个绝世天才,已经横空出世。
坚韧天赋是登上顶峰的门票,但将天才打造成王者的,却是自律、坚持和对极限的挑战。
随着职业化道路的推进,于子迪面对的训练环境也愈发严苛。
2024年,她跟随河北省游泳队二队前往云南的高原基地进行特训。
那里的空气稀薄,对心肺是极大的考验。
每天1万米以上的水上训练量,让于子迪的肌肉和意志力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
高原的严酷、冰冷的池水,以及远离家人的孤独,是她必须跨越的障碍。
“感觉肺里烧着一团火,但又必须推着自己往前走。”
在那段日子里,家庭的鼓励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每天半小时与妈妈的电话时间,是她一天的期待,随便聊聊日常,就能让她积蓄力量。
每次通话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让妈妈给她“加油”。
父亲则会隔段时间发来简短有力的消息,督促她“好好训练,努力训练”。
无形的爱与支持,支撑于子迪度过了身体的极限期。
然而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理。
2024年,在备战全国游泳冠军赛前夕。
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外界对“天才”的期待,化为无形的重负,压垮了年仅11岁的她。
于子迪险些放弃游泳,站在了运动员生涯的十字路口。
“当时就是情绪很多,不想训练了。”
幸运的是教练和家人的耐心鼓励,将她从情绪的漩涡中拉了回来。
他们不厌其烦地与她聊天谈心,让她回顾自己学习游泳以来的点点滴滴。
于子迪最终幡然醒悟,小小年纪就说出了富有哲理的话。
“最艰难的时刻,正是最接近目标的时候。”
这场精神上的“渡劫”,让于子迪完成了从“天赋少女”到“顶级竞技者”的蜕变。
她不再仅仅依靠天赋,而是学会了在压力下自我驱动,找到了游泳更深层次的热爱。
挺过低谷的于子迪,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绝对的统治力。
声名大噪2024年,12岁的于子迪在国内200米、400米、800米项目赛场上所向披靡。
国际上的众人,也都注意到了这颗“新星”。
今年5月份,于子迪以2分10秒63拿到了全国冠军赛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亚军。
这个成绩不仅碾压了美国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纪录,更超越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半决赛的入围门槛(2分11秒96)。
当时美国的游泳权威媒体《SWIMSWAM》,是这样评价她的。
“她已经成了史上最快的12岁女孩,也包括男孩。”
鉴于于子迪爆炸性的成绩和无可限量的潜力,世界泳联甚至史无前例地动用了规则豁免。
允许尚未达到14岁最低参赛年龄的于子迪,前往新加坡参加高级别国际赛事。
这不仅是世界泳联对她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她未来统治力的一种提前预示。
赛前于子迪坦言自己“紧张又兴奋”,能够与麦金托什等世界名将同场竞技,已是“超出预期的体验”。
然而她带来的震撼,却是让世界媒体集体失声。
美国游泳名宿、奥运冠军梅尔文·斯图尔特在直播中称她的表现不可思议,完全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选手。
《纽约时报》直言她的成绩“颠覆认知”,称她为“泳坛的革命性力量”。
世界泳联官方更是以“轰动性人物”,来形容这位连续在200米混合泳和200米蝶泳中游出佳绩的中国小将。
而如今,于子迪在全运会上打破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的亚洲纪录,彻底巩固了她在世界泳坛的地位。
无数专业人士评判,于子迪的崛起是世界泳坛的一次洗牌。
以她目前在混合泳和蝶泳项目上表现出的统治力和潜力,在世界泳坛的地位稳稳是第二名;
仅次于目前如日中天的“游泳女皇”萨默·麦金托什。
13岁的于子迪,正在以超乎年龄的成熟和速度,不断刷新着人类对游泳天才的认知上限。
希望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而不是昙花一现。
来源:法老不说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