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后各国反应:丘吉尔兴奋,斯大林窃喜,蒋介石一夜未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00:28 1

摘要: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5艘战列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布雷舰倾覆,2艘巡洋舰遭受重创,188架飞机被击毁,155架飞机被击伤,还造成了3581人伤亡。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偷袭了珍珠港,第一波攻击发生在凌晨三时,第二波攻击则发生在早上八点左右。

两波进攻一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接把美国大兵给打懵了,他们怎么都想不通,日本人为什么要偷袭自己。

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5艘战列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布雷舰倾覆,2艘巡洋舰遭受重创,188架飞机被击毁,155架飞机被击伤,还造成了3581人伤亡。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最倒霉,一枚炸弹直接扔到了弹药仓库,一声巨响之后,战列舰上的1000多人随之葬身海底。

“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也很惨,舰身中了好几枚鱼雷,直接被炸了个底朝天,船上400多人几乎无人生还。

这是美军历史上遭受的最严重进攻,也是海军最惨重的损失,美国人至今无法忘怀,而这一事件的影响,也是大到离谱。

01

消息传到华盛顿的时候,罗斯福的心情十分复杂。

当时,美国盛行“和平主义思想”,几乎对日本没有防备,美国国民都都不赞成参加战争,但罗斯福却认为美国应该参战。

罗斯福一方面为日本的行为感到愤怒,也为海军的损失感到伤心,但同时认为这是个将人心团结在一起的大好时机。

12月8日,罗斯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12月7日是国耻日,美国随之进入战备状态,他以总统的权威向日本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国会议员们还为是否参战而吵得不可开交,可事件一发生,竟然光速通过了对日宣战的提议。

从这一天开始,美国这个“沉睡的巨人”,就被日本人一巴掌给扇醒了,日本人很快就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多么愚蠢的事情。

靠着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美国人民对日本的怒火,工厂开始24小时连轴转,不停地生产飞机、船舰、坦克和武器弹药,所有军事物资也在同时准备着。

美国年轻人参军的热情被点燃,排着队登记名字,忙得军官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作为军事和经济都排在第一的强国,一旦战争机器开动起来,爆发的能量是惊人的,仅仅几个月时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就恢复了,甚至比之前更强大。

有意思的是,美国珍珠港被偷袭了,这本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有些国家却不这么想,好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是愤怒和悲伤,而是感到高兴,甚至兴奋得流下泪水。

02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比较早得到消息的人,他就兴奋得流下了眼泪。

当时,英国的处境可不太好,自从法国投降之后,整个欧洲大陆就没有可以跟德国叫板的国家了,德国开始专心致志对付英国。

虽然英国在几次空战中赢了德国,但德国人很快就转变策略,开始对英国实施海上封锁,德国潜艇天天在大西洋晃悠,专挑英国运输船打,英伦半岛处在海上,战略物资都靠海上运,一下子就被德国卡住了脖子。

为了解决困境,丘吉尔找上了美国,要罗斯福提供援助,最好能出兵援助,写信、打电话、托外交大使带话,各种方式都试过了,结果都没用,他就差亲自过去给罗斯福下跪了。

罗斯福其实很想帮助英国,但那时候他压力大,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人民只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打仗,所以他也没办法。

丘吉尔就盼着发生一件什么大事,逼的美国不得不参战,结果珍珠港被偷袭的消息就传来了,为了谨慎起见,他给白宫打了个电话,确实消息无误后,他知道美国大救星就要来了,便激动地流下眼泪。

丘吉尔晚年回忆说,那天晚上是他自战争爆发后睡得最好的一晚,他在日记中写下了“得救和感恩的睡眠”这几个字。

很快,罗斯福就向日本宣战了,并正式加入欧洲战事,美国舰队开到了英国,英国终于得救了!

03

斯大林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表面上表示同情,内心却一阵狂喜。

在当时的世界大国中,如果要选一个日子最不好过的,除了中国之外,就数苏联了。

1941年6月,希勒特搞了个“巴巴罗萨计划”,投入几百万德军和大量先进武器,分三路大军对苏联发起了全线进攻。

战争开打之前,由于斯大林在“大清洗”杀掉了大量军官,又对德国没有防备,所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没什么反抗力,损失了大片领土和大量军队,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城外了,双方爆发激战,苏军损失惨重。

这时候,苏联在莫斯科的兵力并不占优,军事工业还没跟上来,武器装备也很紧缺,斯大林对击败德军实在没什么信心,他甚至想好了,一旦莫斯科丢了,他就撤退到萨马拉州的古比雪夫去。

事实上,斯大林想要跟德国决战,不是没有王牌部队可用,他在西伯利亚就有几十万精锐大军,这支部队经历了战争洗礼,战斗力强,适应寒冷天气作战,如果调到莫斯科,定能起到大作用。

但是,斯大林不敢轻易调动这支部队,因为它是用来防范日本进攻的。

1939年,苏联刚跟日本在诺门罕打了一仗,虽然苏联赢了,还跟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知道那是骗鬼的,一旦苏联在战争中陷入不利,日本关东军就会冲上去咬一口,到那时就麻烦了。

1941年10月,潜伏在日本的苏联间谍佐尔格传回消息说,日本并不打算“北上”,而是决定实施“南下”策略,但斯大林不敢轻易相信,他必须看到日本的实质行动。

不过,迫于莫斯科保卫战的压力,斯大林还是在11月做出了从西伯利亚调兵到莫斯科的决定,但依然十分谨慎,只调回了部分精锐部队,留下了大量兵力继续防范关东军。

12月4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前几天,苏军发起了反攻作战,一举扭转了战局,西伯利亚苏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莫斯科保卫战虽然即将取得胜利,但斯大林心里却七上八下,他生怕东部战线出乱子,也很怕德军发起更大规模的反扑。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苏联,斯大林的反应很有意思,他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暗自窃喜,千斤重担突然卸去大半。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让斯大林觉得之前的选择是对的,东线的压力没有了,他不用再担心了,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西线的德军身上了。

斯大林很清楚,日本偷袭珍珠港,意味着向美国宣战,但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向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开战,他对关东军是绝对可以放心的。

更重要的是,日本将美国拉入战争后,苏联便多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事实证明,美国参与二战对苏联的帮助极大,珍珠港事件后不久,美国便开始援助苏联,尤其1943年以后,援助的力度非常大,枪械、弹药、飞机、坦克、车辆源源不断运到苏联,如果没有这些援助,苏联将遭受更大损失,战胜德国的时间也将大大延后。

04

受到珍珠港事件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肯定算一个。

其实,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间,我国就已经得知情报并告知美国,但美国压根不信,蒋介石也很无奈。

从那时候开始,蒋介石的就一直焦急地等待着,其实他是希望美国跟日本闹掰,从而参与到战争当中的,因为这对中国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首先,美国将彻底断绝与日本的贸易,日本再也无法获得钢铁和石油等战略物资了;

其次,美国将与中国并肩作战,并向中国大力提供援助,之前美国顾及日本人的态度,对中国的援助扭扭捏捏,现在是盟友了,可以毫无顾忌了。

再次,日本本来就深陷中国战争泥潭,现在美国参与战争,日本为了应对太平洋战争,肯定要从中国抽调大量军队,如此中国战场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12月8日凌晨(重庆时间),蒋介石得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那一晚他彻夜未眠,他知道中国逆转战局的时候到了。

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中国已经独自抗战四年了,以极大的损失拖住了日本人前进的步伐,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先后沦陷,他只能蜗在重庆,而且日本人天天派飞机去轰炸,提心吊胆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战争刚开打那会儿,我国得到的军事援助真不多,苏联给了一点,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也给了一点,我国自己花钱又买了一点,但这些远远不够,与日本从中国掠夺的资源相比,简直就是毛毛雨。

更要命的是,1940年日本与德国、意大利两国签了个《三国同盟条约》,英美表示不敢惹,一度关停滇缅公路,断了对我国的援助。

这仗打得憋屈,蒋介石实在没办法,只能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靠广阔的纵深和庞大的人口来拖延、消耗日军。

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无一日不等待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他跟丘吉尔一样,也希望发生一件什么重大事件,从而把美国拉入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蒋介石兴奋至极,日本人帮中国把美国变成盟友,那还等什么,赶紧表态站队美国!

罗斯福刚对日本宣战,蒋介石也跟着发表《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和《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没错,之前战争打了四年,中国都没对日本宣战,但大家不要误会,真不是蒋介石怂,这其实一种高明的策略,不宣战,中国就与日本不是敌对国,在争取国际援助方面将更加有利,毕竟日本掌握者制空权和制海权,万一给外国船只来个禁运,不就麻烦了吗?

中国对日本宣战之后,日本虽然会禁运,但与跟美国成为盟友的好处相比,这不算什么。

05

日本偷袭珍珠港,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用一场战争来维持另一场战争,但战争的扩大,也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事实上,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后,马上就对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发起进攻。

日本进攻这些地方,是为了夺取战争资源,但这些地方是英美的地盘,为了避免麻烦,日本必须先轰炸珍珠港,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而争取时间。

可是,日本人第一步就错了,珍珠港虽然被炸了,但太平洋舰队并未瘫痪。

并且,日本严重低估了美国的工业能力,美国对日宣战之后,经过短暂低迷之后,便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中击沉了日本四艘航母,日本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逆转来得如此之快,但美国的招数可不止这些。

1942年1月1日,美国牵头召开华盛顿会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是主要国家之一。

此后,美国一方面开足马力与日本作战,并联合各国制裁日本,同时在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军事基地,并对中国、英国和苏联等国提供军事援助,日本开始处在四面围攻之中,败象已现。

太平洋战争进行的同时,英美等国积极在东南亚采取军事措施,中国也组建了远征军,奔赴滇西缅甸作战。

随着大量援助来到中国,中国军队发起了几次反攻作战,歼灭了大量日军,日本获胜已无可能,所有反扑都只是在垂死挣扎。

最终,日本在太平洋和中国战场双线战败,被迫于1945年8月投降。

在此之前,在美国的援助下,苏联和英国已经发起大反攻,意大利和德国先后于1943年9月和1945年5月投降。

回头来看,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事看起来挺蠢的,唤醒了第一强国美国,把苏联从两线作战中拉出来,将英国从孤岛作战中救出来,让中国从战争泥潭中直起身板,怎么看日本人都是在自掘坟墓。

实际上,日本人明白这些道理,但就是不甘心,横竖是个死,不如搏一把大的,万一赢了呢?

好在没有万一,这是中华民族之幸。

来源:围炉煮酒话春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