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一直盯着药品价格问题,几乎每周都在给制药行业施压,要求对方做出让步。
椭圆形办公室,本应是特朗普政府展示“历史性”成果的舞台。
新闻发布会进行到30分钟左右,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原本的节奏。
一名六十多岁的男士直直倒下,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这一幕被镜头捕捉下来,后续的发展完全超出了白宫的预期。
特朗普政府一直盯着药品价格问题,几乎每周都在给制药行业施压,要求对方做出让步。
这次他们更是提前造势,说要发布“历史性”的声明。
果不其然,会上宣布了和诺和诺德、礼来两家巨头的合作,不仅要降低热门减肥药的价格,还会扩大联邦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联邦医疗保险官员克里斯・克隆普在福克斯商业频道上直言,这是美国药品定价相关的最重大声明。
本来想跟着夸一夸这场新政的力度,但后来发现,大家的注意力根本没在政策上。
那个突然晕倒的男士,成了所有目光的焦点。
晕倒的男士身份很快被传开,但一开始的信息全是错的。
多家新闻和社交媒体账号说他是诺和诺德的高管,依据居然只是一张领英头像。
这种仅凭一张照片就下结论的做法,真的太不严谨了。
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是什么高管,只是一名服用礼来GLP-1药物的患者。
因为药物产生了不良反应,才在发布会上突然晕倒。
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证实了这一点,毕竟涉及敏感情况,他们选择匿名也能理解。
现场的应对其实还算及时,特朗普的高级副手梅赫迈特・奥兹医生,第一时间就冲了上去帮忙。
直到白宫医务人员赶到,他才停下救助。
这名男士恢复得也快,很快就脱离了危险。
但镜头捕捉到的片段,被解读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MSNBC主持人劳伦斯・奥唐纳在节目里用17分钟分析这件事,说特朗普的行为令人憎恶。
他拿着特朗普直视前方的照片,声称总统完全无视需要帮助的人。
如此看来,一张照片真的能误导很多人。
那只是特朗普起身查看后,短暂的一个瞬间。
之后白宫官员引导大家离开房间,他才移开了视线。
奥兹医生后来还说,记者离开后,特朗普特意接过手机,安抚了那位男士焦虑的妻子。
这种后续的细节,很多媒体根本没报道。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气得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斥责不实言论,说国务卿冲去寻求医疗救助,其他人也在照顾那位男士。
但这些澄清,被淹没在更多的批评和恶搞里。
《周六夜现场》三次拿这件事开涮,开场的四分钟短片里,甚至暗示晕倒的人是因为想到药品降价才差点丧命。
扮演特朗普的喜剧演员还调侃,说自己演得很正常,就像反社会人格者一样盯着人家看。
这种娱乐化的解构,让事件的舆论走向越来越偏。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还在网上戏称特朗普为“点头之父”,嘲讽他在演讲中似乎难以保持清醒。
白宫否认了特朗普打瞌睡的说法,还暗示相关提问不妥。
无奈之下,他们甚至删除了原始视频里的混乱片段,替换成了没有那10秒的版本。
但这种操作,反而让更多人产生了质疑。
舆论混战大家吵来吵去,都忘了这场发布会真正的核心。
美国的肥胖症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相关数据显示,该国肥胖症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GLP-1类减肥药需求很大,但价格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特朗普政府促成的这次降价,虽然没有官方说的那么“历史性”,但确实有其实际意义。
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这可能是遏制肥胖症流行和削减医疗支出的潜在策略。
一些民主党人虽然不喜欢特朗普,但也勉强表示了赞扬。
本来想让大家聚焦药品降价和医保覆盖扩大,毕竟这关系到很多患者的切身利益。
更何况,这是政府向制药行业施压的重要成果,能让药企做出让步,本身就不容易。
但一场10秒的晕倒,把所有努力都打了折扣。
发布会被分成了两部分,后半段几乎失去了宣传效果。
诺和诺德和礼来派来的代表,本来站在总统身后风光无限,最后也成了事件的背景板。
如此看来,白宫这次的“历史性”宣传,怕是最有体会什么叫得不偿失。
媒体的报道方向也值得琢磨,有线电视新闻大多集中在特朗普的行为上,把一场政策发布会,变成了对总统个人的批判大会。
很显然,部分媒体更倾向于捕捉冲突点和话题性,而不是政策本身的价值。
虚假信息的传播也让人头疼,很多错误的认定没有被撤回,至今还在网络上扩散。
信息时代,不实内容的传播速度远超想象,想要纠正过来难度很大。
这不仅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认知,也让政策的推广变得更加困难。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一些账号和新闻媒体明知信息有误,却迟迟不做更正。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只会加剧舆论的分裂。
大家抱着各自的立场争论,没人再关心减肥药到底降了多少价,医保能覆盖多少人。
如此看来,一场本可能惠及众多患者的政策,就这样被突发事件和舆论混战遮蔽了。
特朗普政府想要转移公众注意力,但已经很难做到。
毕竟,热闹的争议远比枯燥的政策条款更容易吸引人。
这件事也给后续的政策宣传提了个醒,重大活动的风险预案必须到位,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也很关键。
如果一开始就能及时澄清晕倒者身份,或许后续的很多争议都能避免。
特朗普政府的这次药品价格改革,本身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尝试打破制药行业的价格垄断,让普通患者能用上更便宜的药。
但舆论的走向,让这份努力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毫无疑问,政策的推行总会遇到各种意外。
但如何在意外发生后,把公众的注意力拉回到核心议题上,是白宫需要思考的问题。
毕竟,解决民众的实际需求,才是政策的最终目的。
这场舆论风暴过后,希望大家能重新关注减肥药降价这件事,毕竟它真正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活。
来源:姑苏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