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精育文明实践品牌 织就“十字绣花”新格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3:38 1

摘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中,临夏市锚定“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建设目标,紧扣“把临夏市建设成为你喜欢的样子”这一核心追求,以打造文明名片、培育新风尚、传播新思想为落脚点,创新构建“十字绣”特色品牌体系。通过十大细分品牌精准发力,让文明实践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

原创 甘肃广电总台临夏记者站

全文2,434个字 阅读约需9分钟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中,临夏市锚定“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建设目标,紧扣“把临夏市建设成为你喜欢的样子”这一核心追求,以打造文明名片、培育新风尚、传播新思想为落脚点,创新构建“十字绣”特色品牌体系。通过十大细分品牌精准发力,让文明实践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深耕”,用可感知的变化、可触摸的温度,把城市建设得更宜居、更暖心、更对味。

“讲字绣”:让理论宣讲“活”起来

聚焦党的理论政策落地生根,构建“1+N”宣讲矩阵。以“基层大讲堂”“宣讲+”为载体,创新推出五种宣讲形式:党校理论专家牵头“领讲”,确保政策解读有深度;先进典型结合经历“现身讲”,让榜样力量可感知;优秀志愿者跟踪“持续讲”,推动理论传播不断档;群众宣讲员用“家常话”“身边事”“广泛讲”,拉近与群众距离;文艺队伍以节目为媒“生动讲”,让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截至目前,临夏市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直接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实现理论宣讲从灌输式到互动式的转变。

“益字绣”:让公益服务“暖”起来

围绕未成年人成长需求,创新打造“青春绽放小红星”公益课堂品牌。严格按照《临夏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体系化制度化运行方案》,将公益课堂纳入常态化工作清单,覆盖学前儿童及中小学生群体。通过整合志愿者资源,建立“志愿者+专业教师”服务团队,累计举办课堂20000余期,6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20余万青少年儿童从中受益,用持续的公益服务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靓字绣”:让城市环境“美”起来

以“靓丽星期五”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依托临夏市志愿者队伍,固定每周五开展文明环保、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将“靓城”行动融入日常。通过明确服务内容、划定责任区域、建立打卡机制,让志愿服务从阶段性转向长效化,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更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谐字绣”:让基层治理“顺”起来

针对基层矛盾化解,组建“小马扎促和谐”志愿服务小分队。整合法律服务工作者、社区骨干、热心群众等力量,采取“专兼结合”模式,深入辖区院落、田间地头,用“拉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诉求、排查矛盾隐患、提供法律咨询。通过小事当场解、大事合力办,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助力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移字绣”:让文明新风“树”起来

以婚丧领域改革为双抓手,打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新风品牌,推动移风易俗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覆盖延伸。在婚事改革方面,在婚事改革方面,以“情定花都”集体婚礼为载体,每年5月20日在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举办“牡丹为媒缘定花都”集体婚礼,通过简约而富有仪式感的流程,倡导“零彩礼”“低彩礼”、婚事新办,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让婚恋回归爱情本质。在殡葬改革方面,聚焦群众治丧难、花费高痛点,构建“政策引导+服务支撑+宣传推动”三维工作体系,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殡葬改革半小时宣讲”,通过案例讲解、政策解读、倡议发起等方式,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日常。今年以来,农村婚嫁彩礼平均金额较去年下降15%,文明新风逐步深入人心。

“心字绣”:让核心价值“暖”起来

以“民生服务+心灵关怀”为核心,打造“关心关爱幸福食堂”,聚焦一老一少实现“暖胃”与“暖心”双向赋能。为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提供免费就餐、送餐上门服务,志愿者在陪餐中分享身边趣事、解读“勤俭节约”理念;在食堂开设“微课堂”,结合节气与传统节日讲解民俗文化,传递核心价值内涵。同时联动留守儿童关爱,让不同群体在服务中感受社会温暖。

“读字绣”:让书香氛围“浓”起来

以“书香临夏阅读悦享”为主题,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定印发《2025年“书香临夏阅读悦享”——第三届河州读书月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方案》,统筹开展“书香润乡村阅读促振兴”“迎新年送春联”“读书月启动仪式”等特色活动,覆盖城市与乡村、学校与企业。通过搭建多元阅读平台、丰富阅读内容供给,在临夏市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助力“书香临夏”建设。

“节字绣”:让传统文化“传”起来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载体作用,策划举办民俗展演、非遗展示、文化体验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既保留节日的“老味道”,又注入文明的“新内涵”,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家字绣”:让优良家风“扬”起来

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设“家庭教育课堂开讲啦”品牌课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健康专家、家风模范等,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健康知识讲座、家庭观念教育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累计组织家风家教、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40余场次,推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以家庭小和谐促进社会大和谐。

“响字绣”:让红色基因“传”下去

以“理响河州·强国有我”大思政课品牌为抓手,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多元载体+立体传播”模式,让红色基因、家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一方面,开展理论宣讲进校园活动,邀请临夏市委党校讲师以《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等为题,结合“湘江战役”等经典战例解读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举办大思政课展播活动,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等主题制作《热血铸就的民族之魂》等视频课件,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学段,让宏大历史通过生动叙事直抵学生内心。截至目前,已通过多样化活动覆盖师生8万余人次,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培根铸魂的“金课”,为培养强国少年注入精神动力。

临夏市“十字绣”文明实践品牌体系,以“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为支撑,通过“一月一主题一绣一特色”的精准实践,将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地方特色深度结合。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组织文明实践活动6000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人次,不仅擦亮了“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的文明底色,更以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层落地提供了鲜活样本。

来源: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