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切感悟古都郑州的厚重历史,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11月9日上午,河南新市民之家联合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了一场以“亳都商城、拜孔缅贤”为主题的文化研学活动,先后参观了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院与郑州文庙,在跨越三千六百年的时空对话中,完成了一堂生动的“行走
为深切感悟古都郑州的厚重历史,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11月9日上午,河南新市民之家联合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了一场以“亳都商城、拜孔缅贤”为主题的文化研学活动,先后参观了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院与郑州文庙,在跨越三千六百年的时空对话中,完成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或“历史实践课”。
首先带领大学生们来到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院,在博物院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沿着历史的脉络,系统地了解了古代郑州的城邑演变历程。
讲解员重点为大家解答了“郑州为何被称为‘商城’”这一核心问题,通过详实的考古证据和沙盘模型,生动再现了商代早期都城——亳都的宏大规模与严谨布局,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了郑州作为中国早期都城起源地之一和“八大古都”的重要历史地位。
参观过程中,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青釉瓷尊、大型青铜方鼎等珍贵文物,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这些锈迹斑斑却气势恢宏的国之重器,无声地诉说着早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与精湛的铸造技艺,让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此外,博物院专门为同学们播放了关于商城历史的视频资料,动态的影像与宏大的叙事,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郑州这座3600年不断裂文明史名城的整体认知。
随后,同学们移步至与博物院毗邻的郑州文庙。这里曾是古代尊孔崇儒、传道授业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了解了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前世传奇,以及其历经损毁与重修的沧桑今生。从棂星门到大成殿,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碑刻都承载着厚重的儒家文化积淀。同学们在此感受了与青铜文明不同的礼乐文化氛围,理解了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深远影响。
“这次参观完全颠覆了我对郑州的固有印象。”一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感慨道,“以前只知道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今天才真正明白它深厚的文化根基。‘商城’的称号实至名归,作为在这里求学的大学生,我感到无比自豪。”
本次活动的河南新市民之家梁老师表示:“组织这样的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本地历史文化遗存的实地探访,不仅能夯实他们的专业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热爱郑州、服务地方建设的家国情怀。这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自信教育。”
此次研学活动成功搭建了青年学生与城市历史对话的桥梁,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励他们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编辑: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 梁永智
来源:河南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