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量子计算产业化进程迎来关键突破。诺贝尔奖得主约翰·M·马蒂尼斯今日牵头组建“量子扩展联盟”,汇聚应用材料、新思科技等芯片产业链核心企业,布局量子计算机规模化制造这一最具商业价值的环节。
量子计算产业化进程迎来关键突破。诺贝尔奖得主约翰·M·马蒂尼斯今日牵头组建“量子扩展联盟”,汇聚应用材料、新思科技等芯片产业链核心企业,布局量子计算机规模化制造这一最具商业价值的环节。
该联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闭环:应用材料专注量子芯片制造设备,新思科技提供专用设计软件,1QBit、Quantum Machines等则分别负责算法优化与控制系统。这种全链条协作模式,大幅降低了量子计算机的制造门槛和产业化不确定性。
技术突破正在加速商业化进程。谷歌已实现1.3万倍的量子优势,并完成“量子纠错”关键突破。随着制造瓶颈被攻克,量子计算将快速从实验室走向数据中心、药物研发、金融建模等高价值领域,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视线转向国内,量子计算产业正从技术研发迈向产业化初期。有多家上市公司从量子安全芯片、核心器件、软件协同等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度布局。
国盾量子:作为中国量子科技领域首家 A 股上市企业,是量子计算整机与产业化的核心引领者。公司深度参与中科大 “祖冲之一号” 到 “祖冲之三号” 的研发项目,具备强大的量子态操控和工程化能力,可提供除量子计算机芯片外的整机解决方案。目前已交付 1 套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和 2 台稀释制冷机,还面向社会开放接入自研的 176 比特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协助中电信量子集团完成量子计算云平台与超算平台的对接,前瞻布局 “超量融合”。同时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为量子计算的数据安全传输提供了协同支撑,且多次牵头或参与制定量子领域国家标准,行业话语权突出。
国芯科技:聚焦量子安全芯片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已形成系列化量子安全产品矩阵,包括终端应用量子安全芯片 A5Q、云和服务器应用量子安全芯片 CCP907TQ 等多款芯片及模组,且多款产品被中电信量子、问天量子等头部企业采用,实现批量出货并应用于电力、电信等关键领域。公司还组建两个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与图灵量子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完成抗量子 POS 芯片开发并进入流片生产阶段,在抗量子密码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上进度领先,为量子计算终端设备的安全接入提供核心保障。
光迅科技:主攻量子通信用关键光芯片和器件,为量子计算的信号传输提供基础支撑。其量子相关研发与业务主要由参股的国迅量子芯等主体开展,相关产品聚焦 QKD 通信与量子测量领域,目前处于适配客户产品迭代、扩大市场销售的阶段。此外公司硅光芯片已具备量产能力,800G 光模块陆续出货,其成熟的光电子器件技术可与量子计算设备的信号传输需求形成技术协同,是量子计算硬件生态中关键的器件供应商。
科大国创:通过参股投资 + 软件协同的模式切入量子领域。公司持有国仪量子 2.75% 股权、九章量子 4.29% 股权,这两家企业分别在量子精密测量和光量子计算领域具备核心技术。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中电信量子云管平台等软件业务合作,凭借自身在软件研发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优势,助力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搭建与优化,为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落地提供软件层面的配套支持,不过目前量子相关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暂无重大影响。
罗博特科:以设备端助力量子计算产业化。其子公司 ficonTEC 是光电子封测行业的重要设备提供商,且在量子领域的光计算方向布局深入,已与全球知名量子企业在测试和组装方面建立业务合作。量子计算机核心部件的封装测试是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公司的设备技术可为量子芯片及相关组件的批量生产提供保障,契合量子计算规模化量产的行业趋势。
格尔软件:专注于抗量子密码技术研发,为量子计算时代的数据安全筑牢防线。公司目前与国内多所大学合作,在抗量子密码的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方向开展研发,已构建涵盖量子随机数生成、抗量子密码和量子密钥分发的全套产品体系。随着量子计算技术成熟,传统加密体系面临破解风险,公司的抗量子密码产品可应用于金融、政务等领域,与量子计算的发展形成互补,市场需求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天融信:将量子技术落地于网络安全产品。公司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密钥生成等研究成果融入 VPN、堡垒机、服务器密码机等核心产品,相关产品已在宁苏量子干线等国家重要网络通信建设中落地应用。其通过量子技术提升传统安全产品的防护能力,既推动了量子技术的实用化,也为未来量子计算网络的安全运行积累了应用经验。
亨通光电:以量子通信干线建设支撑量子计算网络布局。公司与问天量子合资设立量子信息研究院,拥有量子保密通信组网、量子密钥应用等多项专利,还规划了量子通信干线建设、运营服务、“量子 +” 产品推出的三步走战略。量子计算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广域、安全的通信网络支撑,亨通光电的量子通信干线布局可为量子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搭建可靠通道,助力形成 “量子计算 + 量子通信” 的协同生态。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旨在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沐南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