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大学”全国新榜揭晓,两财一贸继续领跑,浙商大再入第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04:08 1

摘要:每次到了填报志愿、选学校的节点上,财经类学校总能被翻出来讨论一阵子。就看到了一份“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发布的关于财经类的专题榜单,在里面对全国52所公办本科财经院校进行了排序并加以介绍。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讲清楚现状和一些小事儿,给想走这条路线的学生家

每次到了填报志愿、选学校的节点上,财经类学校总能被翻出来讨论一阵子。就看到了一份“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发布的关于财经类的专题榜单,在里面对全国52所公办本科财经院校进行了排序并加以介绍。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讲清楚现状和一些小事儿,给想走这条路线的学生家长做参考。

这份榜单把前二十名列出来,前三名还是老样子,“两财一贸”三个老牌学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三所学校在全国性总榜的位次也靠前,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都在全国综合榜上并列第35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全国第41名,这三个地方都属于北京或者上海这种直辖市,大城市的位置给它们带来天然的优势,在资源,实习以及就业机会方面都是如此。

中央财经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11月,如今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建。榜单中也注明它承担“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上海财大”的源头则更早一些,它的历史能追述到20世纪初商学教育起步的时候,在1932年就独立设校了,后来在1985年改名为现在的名字,它同样也被标注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在1951年成立的,到了1984年才被定名为现在这个名字,并且在2000年与当时的中国金融学院合并成为今天的样子,也是由教育部直属并同商务部共建。

把这三所放前面也不是偶然,榜单评价里面就说了,这些大块头财经院校在高考录取分数、社会认可程度还有毕业生就业这方面,甚至比一些边缘的985高校都不差。家长和考生愿意花力气去争取这种学校,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金融类岗位对学历要求普遍偏高,用人方看中名校背景,城市里的企业金融机构也更倾向于大城市招聘。

第4位是西南财经大学,全国总榜排名第64。它是由光华大学在1925年成立的,在迁址和院系调整之后形成了现在的学校,西南财大由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同建设,并且由教育部直接管理。第5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该学校的全国总榜排名为72,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8年建立的中原大学,这所院校同样被教育部主管并且有财政部、湖北省共同参与共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也被这两所学校承担起建设的任务。

6-10分别是东北财经大学(第6,全国总榜96,江西财经大学(第7,全国总榜105,浙江工商大学(第8,全国总榜10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9,全国总榜116,北京工商大学(第10,全国总榜156。其中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大连,江西财经大学在南昌。浙江工商大学在杭州,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 浙商大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911年成立的杭州商业学堂,之后历经变迁:1980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商学院,1990 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 年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2017 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北京工商大学由多所院校于 1999 年合并而成,是北京市的重点高校之一,目标是要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第11-20名的排列分别是:山东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以及重庆工商大学。榜单上给出了这些院校在全国综合榜上的排名,从150多名到200多名不等。在这前二十所院校中除了广东财经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外其余十八所都进入到了全国综合榜的前200强当中。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前二十所的财经类院校整体实力比较集中。

榜单还列出了入围的52所院校中,有5个同时入选了211工程并且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章没有具体点出是哪五所,但是这个数目显示,在全部上榜公办财经类院校当中,能够既拥有211身份又属于“双一流”的并不多。榜单在讲述的时候屡次提到公办本科、教育部直属以及由教育部和地方或者部门共建这种管理方法,这样的身份一般象征着更为稳固的资源和社会知晓度。

从地域分布来看,位于直辖市或者一线城市的财经院校更受考生的欢迎。大城市的公司多、金融机构集中,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就更多,这也影响着学生以及家庭的选择。榜单中那些分布在北上杭连等城市学校的往往有更好的就业数据和社会关系网。

对于想要进入财经领域的人来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上一所“有分量”的财经院校。榜单背后的逻辑是:好学校意味着更好的实习机会、更多的招聘资源和更强的品牌效应。这也就导致了竞争压力,在财经专业本身就存在激烈的竞争,并且很多岗位要求高学历或者名校背景,学生和家长都会把高考志愿填报和升学培训当作重要的投入项目。

榜单在点评中表示东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虽不是“双一流”顶尖序列,但在“双非”里表现不错,在下一轮“双一流”评审时有取得更好结果的可能性。这种说法主要是依据两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及区域影响力等要素作出的。

榜单有排名,也有不少院校的沿革、共建单位和学科平台之类的背景材料夹杂其间,这些信息能让人对一所学校认识得更多些,而不能只看一个排名数字就好,有些学校在全国综合排名不是特别靠前,可是在某些学科上却有着自己的特色项目,又或者在地方经济当中起着比较明显的服务作用,挑选学校的时侯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才更符合个人的职业规划。

从用人市场来看用人单位在财经领域更看重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名校背景只是敲门砖,实习经历、比赛成绩和项目能力也一样重要。榜单存在会降低择校热情,但每位学生的真正竞争力还是要靠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实践积累。

这个榜单还有平台的“优质好文激励计划”标签,说明发布渠道对好的内容有推广机制。文章最后提出一个开放性讨论话题:面对2025年的财经类院校20强榜单大家怎么想?把这份榜单当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还是更看重个人发展和专业匹配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