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2:42 1

摘要:寻根问祖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执念,一场跨越 33 年的寻亲故事,因 “悬赏一套深圳房产” 的承诺引发全网关注。11 月 10 日,广东深圳女子王丽萍发布的寻亲视频刷屏社交平台,镜头里她站在装修精致的平层住宅中,身后一百米处还有一套复式楼,一句 “只要当年我不是

寻根问祖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执念,一场跨越 33 年的寻亲故事,因 “悬赏一套深圳房产” 的承诺引发全网关注。11 月 10 日,广东深圳女子王丽萍发布的寻亲视频刷屏社交平台,镜头里她站在装修精致的平层住宅中,身后一百米处还有一套复式楼,一句 “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家已经为他们准备好”,道尽了半生的期盼与执念。这个在深圳打拼出多套房产的 40 岁女子,用最实在的方式,寻找着自己被拐卖的童年与血脉亲情。

视频刷屏:深圳两套房为亲人预留,寻亲底线引热议

11 月 10 日上午,王丽萍的寻亲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迅速发酵,短短几小时内播放量突破千万。视频中,她穿着简约的米色外套,神情平静却难掩眼底的期盼,身后是明亮通透的客厅,落地窗外是深圳繁华的城市景致。

“大家好,我叫王丽萍,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找找我的亲生父母。” 她对着镜头缓缓说道,手指向远方,“我现在站的地方是一套平层,往那边走一百米,还有一套复式楼,这两套房子,都是为我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准备的。”

话语间,她没有过多煽情,却字字恳切:“我只有一个要求,当年我不是被他们主动遗弃的。只要能满足这个前提,我随时等着他们回家,我想尝尝亲生父母做的饭,想知道自己真正的根在哪里。”

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全网热议。# 深圳女子悬赏一套房找亲生父母 #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阅读量短短一天内狂飙 8 亿次。网友们纷纷被这份执念打动,有人留言 “真情无价,愿你早日团圆”,也有网友理性提问 “为什么执着于‘不是被遗弃’”,但更多人选择主动转发扩散,希望能帮她找到关键线索。

王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这个要求是她的底线。“我不是要追究什么,只是想确认自己当年是被拐卖的,而不是被家人放弃的。” 她的语气坚定,这份坚持背后,是 33 年未解的心结。

血色记忆:7 岁被拐售价 3882 元,碎片化线索藏身世

王丽萍的寻亲之路,始于 1992 年农历正月十一那个寒冷的日子。那年她 7 岁,本该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却被人贩子强行抱走,辗转多日后,以 3882 元的价格被卖到福建泉州的一户人家。

“人贩子后来随口提过,我是 1985 年农历八月初八出生的。” 这是她关于自己出生日期的唯一线索,也是她寻亲启事中最明确的信息之一。尽管时隔多年,一些童年碎片仍清晰地烙印在她脑海中,成为寻找亲人的关键依据。

她记得亲生父母的家,是独特的 “下石上木” 结构 —— 底层由厚重的青灰色石块垒砌,坚固耐用,上层则是木质架构,屋顶覆盖着层层青瓦,雨天会传来淅淅沥沥的声响。家里有一个比她年长的姐姐,还隐约有一个身影,不确定是弟弟还是哥哥,小时候常和她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我记得父亲的手很粗糙,他曾经因为上山砍柴受过伤,手上留着疤痕。” 王丽萍回忆,爷爷奶奶的家就在对面,推开家门就能看到,两位老人常常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晒太阳。更特别的是,被拐前她已经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与当时很多农村孩子的口音习惯不同,或许暗示着她的原生家庭并非偏远山村。

被拐途中的经历,是她不愿触碰的伤痛。“我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全程被人贩子看管着,不敢哭也不敢说话,只记得车厢里又黑又冷,满是陌生的气息。” 她告诉记者,养父后来提起,她刚到家里时,眼神里全是恐惧,却能清晰地用普通话表达需求,这让养父母既心疼又意外。

错位人生:顶着夭折女孩的名字长大,养父母的鼓励给了勇气

在养父母家的日子,王丽萍过得并不轻松。她后来才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字 “王丽萍”,原本属于养父母夭折的女儿。“他们把对亲生女儿的思念,寄托在了我身上,可这也让我成了别人口中‘替代品’。”

因为这个特殊的名字,她小时候没少遭受邻里和同学的欺负。“有人会故意说‘你不是真的王丽萍,你是捡来的’,还有人会模仿我对着夭折女孩的牌位上香的样子。” 王丽萍说,每次回老家祭祀,养父母都会让她给那个素未谋面的女孩磕头,她只能默念 “王丽萍保佑王丽萍”,这种荒诞又心酸的场景,伴随了她整个童年。

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从她懂事后就从未消失过。早年她也曾尝试在网上发布寻亲信息,但信息传播范围有限,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全力寻亲的,是自己成为母亲之后,以及养父母的主动鼓励。

“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明白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有多深,也更想知道,我的父母当年是不是也像我现在这样,为我伤心过、寻找过。” 王丽萍说,养父母的开明让她倍感温暖。老两口看着她为人母后的纠结,主动开口:“丫头,你也当妈了,该去找找你的根。再晚几年,可能就只剩黄土一堆,你的来处就真成谜了。”

养父母的支持给了她莫大的勇气。“他们说,不管找到找不到,这个家永远是我的后盾。” 这份毫无保留的爱,让王丽萍在寻亲路上少了许多顾虑,也让她更加坚信,亲情的本质是包容与守护。

深情筹备:同一楼层多套同款装修,悬赏房产只为寻根

凭借多年的打拼,王丽萍在深圳站稳了脚跟,创办了自己的事业,还购置了多套房产。而早在几年前,她就开始为亲生家人的到来做准备 —— 将同一楼层的几套房子,按照相同的风格进行装修。

“我特意选了南北通透的户型,每个房间都留了足够的空间,家具也选了舒适耐用的款式。” 王丽萍带着记者参观时介绍,客厅的沙发是超大尺寸的,足够一家人围坐聊天;厨房的橱柜做了多组收纳,想着以后可以一起做饭热闹;就连阳台都种满了绿植,希望家人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我想象过无数次团聚的场景,大家住得近,闻着饭香就能互相串门,就像小时候记忆里那样,热热闹闹的。” 她的眼神里满是憧憬,“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坐在餐桌前,吃一顿亲生父母做的饭,哪怕只是简单的家常菜,对我来说也是最珍贵的味道。”

为了扩大寻亲范围,尽快找到有效线索,王丽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悬赏一套深圳房产。“钱和房子对我来说,远远比不上找到亲人的意义。” 她坦言,自己并非想用房产吸引眼球,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她的寻亲信息,尤其是那些可能知道线索的长辈。

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也抱着最好的期待:“如果能找到亲人,确认当年是被拐卖,我会把他们接到深圳,好好孝敬他们,弥补这三十多年的遗憾;如果找不到,我也不会放弃,这些房子会一直留着,就当是对自己根的一种守望。”

寻亲进展:血样已入库,全网助力找线索

目前,王丽萍的寻亲行动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她已采集血样录入全国公安机关 DNA 数据库,这是通过科技手段寻找亲人的关键一步。只要亲生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曾采血入库,就能通过 DNA 比对实现精准匹配。

寻亲消息曝光后,众多热心人士和寻亲家长纷纷加入助力队伍。全国寻亲志愿者组织第一时间整理了她的核心线索,制作成简洁明了的寻亲卡片,在各大寻亲群、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一些曾有相似被拐经历的人主动联系她,分享寻亲经验,提醒她注意甄别线索真伪;还有网友根据她描述的 “下石上木” 房屋结构、标准普通话等线索,推测她的原生家庭可能位于福建、江西、浙江等省份的山区地带,缩小了寻亲范围。

网络上的声音虽有不同,有人称赞她 “重情重义”,也有人质疑 “是否存在炒作嫌疑”,但更多人选择用实际行动支持她。不少网友自发转发寻亲信息,留言 “愿天下无拐,愿你早日团圆”;还有身在偏远山区的网友表示,会向家里的长辈打听相关线索,助力这场跨越半生的寻亲。

王丽萍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查看网友留言和私信,不放过任何一条可能的线索。“每一条留言我都认真看,每一个提供线索的人我都及时回复,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帮助。” 她的语气里满是感激,“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都让我觉得很温暖。”

33 年的等待,33 年的执念,王丽萍用自己的方式,在寻找亲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她想要的不是财富的堆砌,而是一份迟到的亲情,一个关于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的答案。

如果你有关于王丽萍亲生家庭的线索,或是知道 1985 年农历八月初八出生、1992 年农历正月十一前后失联的女孩相关信息,欢迎联系她提供帮助。愿科技与善意相伴,让这场跨越半生的寻亲之旅,能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来源:众看预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