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武帝刘彻,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已逾半百。他的功绩如烈日当空,照耀着大汉的每一个角落,但也投下了深长的阴影。晚年的他,愈发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对皇权与身后之事,更是忧虑重重。宫廷深处,巫蛊之祸的血腥味尚未散尽,太子刘据的惨死,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此
汉武帝问东方朔:“朕百年后谁继大统?”东方朔指窗外麻雀说:“陛下,便是它。”刘彻怒火中烧,东方朔跪地一言,刘彻瘫坐于龙椅!
汉武帝刘彻,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已逾半百。他的功绩如烈日当空,照耀着大汉的每一个角落,但也投下了深长的阴影。晚年的他,愈发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对皇权与身后之事,更是忧虑重重。宫廷深处,巫蛊之祸的血腥味尚未散尽,太子刘据的惨死,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此刻,他坐在未央宫的龙椅上,四周寂静,唯有心头千头万绪,无从排解。这大汉江山,他百年之后,究竟谁能稳稳托起?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01
未央宫的正殿,香炉里袅袅升起一缕檀香,却驱散不了殿内弥漫的沉重。刘彻坐在龙椅上,身形较之往日,已显佝偻。他两鬓斑白,眼角的皱纹深如沟壑,但那双眼眸,依旧锐利如鹰,只是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忧虑。
“朕老了。”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自嘲。
殿内侍立的几名近侍和内官闻言,皆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他们深知,陛下说这话,并非真的感叹岁月无情,而是心头有事。
“陛下春秋鼎盛,万寿无疆!”内官总管李延年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躬身道,声音谄媚而小心。
刘彻没有理会他,只是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他的目光透过殿门,望向遥远的长安城,仿佛要穿透层层殿宇,看到那座巍峨帝都的每一个角落。大汉的江山,在他的手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北逐匈奴,西通西域,南平百越,东定朝鲜,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然而,盛世之下,暗流涌动。太子刘据的悲剧,像一块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也使得原本明朗的继承人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太子……太子啊……”刘彻低声呢喃,声音里充满了悔恨和痛苦。巫蛊之祸,那场席卷朝野的腥风血雨,最终以太子刘据自尽、皇后卫子夫绝望而终告一段落。事后,刘彻虽幡然醒悟,建“思子宫”,但那份内心的愧疚和自责,却如跗骨之蛆,日夜啃噬着他。
他有多个儿子,但太子刘据死后,诸皇子中,似乎再无一人能像刘据那般,兼具仁厚与果决,足以托付社稷。长子齐王刘闳早逝,燕王刘旦性情跋扈,广陵王刘胥又喜好武力,行事粗鲁,皆非明主之选。唯有钩弋夫人所生的小皇子刘弗陵,年幼聪慧,倒有几分像他。可刘弗陵尚在襁褓,如何能继大统?
刘彻的目光收回,落在殿内一侧,那里摆放着一堆奏折。他知道,朝中大臣们也都在暗中观望,甚至有人开始私下结交诸王,为日后的站队做准备。这让他感到一阵烦躁和不安。他一生雄才大略,岂能容忍自己身后,大汉江山陷入动荡?
他需要一个能稳固江山,延续他宏图霸业的继承人。可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反复思量,夜不能寐。
“来人,去把东方朔给朕叫来。”刘彻忽然命令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侍从领命而去。在刘彻看来,朝中百官,皆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之辈,唯有东方朔,此人言行不羁,看似荒诞不经,实则胸有丘壑,常常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给他带来启发。他希望,这个“滑稽之雄”,能为他解开眼前的困局。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人也。他自荐入宫,以其独特的言行和渊博的学识,深得刘彻的赏识。他时而扮演谏臣,时而扮演弄臣,言语诙谐,却又常常暗藏深意。刘彻对他的态度,也总是复杂而矛盾,既欣赏他的才华,又常常被他的言语气得跳脚。然而,在刘彻内心深处,他知道东方朔是真心为国,也是真心待他。
等待东方朔的时间里,刘彻起身,踱步于殿中。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显得格外沉重。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如今,功业已成,却又被这继承人的问题困扰。他不想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更不想看到大汉的基业毁于一旦。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股寒风夹杂着冬日的萧瑟扑面而来。窗外,宫墙高耸,红瓦琉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几只麻雀在屋檐下跳动,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嘲笑他的烦恼。刘彻的目光落在这些小小的生灵身上,心中却泛起一丝莫名的烦躁。他想,这些麻雀,倒是无忧无虑,不必承担这天下重担。
他长叹一声,将窗户重新关上。这天下,终究是要有人来背负的。
02
不久,东方朔便被引进了大殿。他一袭青衫,身形瘦削,面容清癯,颌下三缕长须随风轻拂。他步履轻快,脸上带着一贯的玩世不恭的笑容,仿佛并未察觉到殿内凝重的气氛。
“老臣东方朔,参见陛下!”他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却不失恭敬。
刘彻抬眼看了他一眼,并未让他起身,而是直言不讳地问道:“曼倩啊,你素来鬼点子多,今日朕有一事不明,想听听你的高见。”
东方朔闻言,脸上笑容更甚,他直起身子,拱手道:“陛下有何烦恼?老臣虽然愚钝,但也愿为陛下分忧。”
“你倒是会说话。”刘彻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他示意李延年赐座,东方朔谢恩后,便在距离龙椅不远处的软垫上坐下。
“朕问你,”刘彻目光炯炯地盯着东方朔,“朕百年之后,这大汉江山,谁能继大统,稳固社稷,不堕朕之威名?”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凝固。李延年和几名侍从更是吓得手心冒汗,纷纷垂下头,不敢直视。这可是天大的忌讳,谁敢妄议储君?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罪过。
东方朔脸上的笑容却丝毫未变,他捋了捋胡须,神色从容。“陛下此问,关系社稷安危,黎民福祉,非同小可。老臣不敢妄言。”
“哼,你平日里不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吗?今日怎的也学起那些老臣,开始推诿了?”刘彻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他知道东方朔在顾虑什么,但他今日就是想听真话,哪怕是逆耳之言。
东方朔见刘彻似乎有些恼怒,连忙拱手道:“陛下息怒。老臣并非推诿,而是此等大事,非三言两语能道清。且老臣才疏学浅,恐难入陛下法眼。”
“少废话!”刘彻一拍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响声,“朕让你说,你便说!说错了,朕也不怪罪于你。说对了,自有赏赐!”
东方朔见刘彻态度坚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今日这番话,是避无可避了。他沉吟片刻,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最终落在窗外。
“陛下,这储君之选,犹如驾驭一匹烈马。光有勇力,却无缰绳,必将失控;光有缰绳,却无驭者,亦是枉然。”东方朔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
刘彻听着他的比喻,眉头微皱。“你这是何意?难道朕的儿子们,都是失控的烈马,或是无人驾驭的空车?”
“陛下误会了。”东方朔连忙解释道,“老臣并非指诸位皇子。老臣是说,继承大统之人,除了自身资质,更需有陛下这样的雄才大略,方能驾驭这大汉江山。同时,也要有辅佐之臣,能为他指引方向,提供助力。”
刘彻闻言,脸色稍缓。他不得不承认,东方朔这番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他自己的儿子们,各有优劣,但与他相比,确实都显得稚嫩。而且,朝中那些重臣,也并非个个都能堪当大任。
“那依你之见,朕的哪个儿子,能担当此任?”刘彻继续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东方朔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陛下,老臣观诸皇子,皆有长处,亦有短板。燕王刘旦,性情刚烈,恐难服众;广陵王刘胥,武勇过人,然谋略不足;而其他皇子,或年幼,或体弱,皆非一时之选。”
刘彻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东方朔这番话,虽然委婉,但意思却很明确:他所有的儿子,都无法让他满意。这让他感到一阵挫败和愤怒。
“难道朕的儿子们,竟无一人能继承朕的江山吗?”刘彻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东方朔见状,连忙跪下,叩首道:“陛下息怒!老臣并非此意。老臣只是觉得,继承人选,除了看其本身,更要看其身后,是否有足以辅佐他的贤臣。陛下开创盛世,固然有赖陛下英明神武,但亦有赖卫青、霍去病等一众良将贤臣。”
刘彻闻言,心中一动。东方朔这番话,倒是提醒了他。他年轻时,有卫青、霍去病为他开疆拓土,有张汤、公孙弘为他治理朝政。可如今,这些人都已故去。他所倚重的,大多是些循规蹈矩的官僚,鲜有能独当一面之才。
“你的意思是,朕要为未来的储君,培养一批贤臣?”刘彻若有所思地问道。
东方朔抬起头,答道:“正是此意。然而,贤臣易得,明主难求。更何况,这世间之事,往往出人意料,天意难测。”
“天意?”刘彻冷笑一声,“朕便是天!朕的意志,便是天意!”他一生逆天而行,从不信命。
东方朔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争辩。他知道,刘彻的脾气,越是强硬,越是听不进劝。他需要一个更巧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03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香炉里的檀香,还在默默燃烧。刘彻的目光重新投向东方朔,他希望从这个看似疯癫的谋士口中,得到一些真正的启示,而不是这些模棱两可的废话。
“曼倩啊,你跟随朕多年,深知朕的心思。朕不愿看到大汉江山,在朕身后陷入动荡。你可有何良策,能让朕的继承人,稳坐江山,长治久安?”刘彻的声音放缓了些,带着一丝恳求。
东方朔听出了刘彻语气中的疲惫和无奈。他知道,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是真的到了晚年,开始担忧起自己的身后事了。他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陛下,老臣曾读《易经》,其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社稷之兴衰,并非只系于一人之身,更在于整个国家的制度和人心。”
刘彻眉头微皱。“你又开始讲这些大道理了。朕要的是实际的答案,而不是这些空泛的言辞。”
“陛下莫急。”东方朔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老臣以为,要让大汉江山长治久安,除了选择合适的继承人,更重要的是,要为他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扫清障碍?”刘彻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是说,那些对储君有威胁的人?”
东方朔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继续说道:“陛下,您一生征战沙场,开疆拓土,威震四海。但越是强大的帝国,其内部的隐患也越深。太子之死,便是前车之鉴。这世间最难测的,便是人心。而最易被利用的,也是人心。”
刘彻闻言,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太子刘据的悲剧,正是因为江充等小人构陷,加上他自己一时糊涂,才酿成大祸。这在他心中,是永远的痛。
“那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刘彻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东方朔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陛下,有些悲剧,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人性的贪婪、嫉妒、权力欲,就像野草一般,割之不尽,烧之不绝。您能做的,只是尽量将其压制,不让其蔓延成灾。”
“那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给朕一个明确的答案!”刘彻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声音再次变得严厉起来。他觉得东方朔又在打太极,绕圈子。
东方朔见状,连忙起身,再次拱手道:“陛下息怒!老臣并非有意卖关子。只是这储君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老臣以为,陛下与其苦苦寻觅一个完美无缺的继承人,不如着眼于如何构建一个稳固的权力结构,让任何一个继任者,都能在其中发挥作用,而不至于被权臣架空,或是被外戚干政。”
刘彻听着东方朔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东方朔说的有道理。历史上,外戚干政、权臣专权,一直是困扰皇权的大患。他自己也曾经历过这些。但要如何构建这样的权力结构,却是一个难题。
“曼倩,你所言甚是。”刘彻缓缓开口,“但具体要如何做?你可有详细的方略?”
东方朔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陛下,方略并非一蹴而就。但老臣以为,最重要的是,陛下要看清世间万物的本质,莫要被表象所迷惑。权力,就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更是深不可测。”
“你到底想说什么?”刘彻有些不耐烦了。他觉得东方朔今天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总是绕来绕去,没有直接的答案。
东方朔见刘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知道不能再拖延了。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陛下,老臣以为,这大汉江山,在您百年之后,真正能继大统,稳固社稷的,并非您眼前的皇子,也并非朝中重臣。”东方朔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神秘。
刘彻闻言,心中一震。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东方朔。“你这话是何意?难道你认为,大汉江山,将易主他人?”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东方朔却丝毫不惧,他只是轻轻一笑,然后,缓缓伸出手,指向了窗外。
04
刘彻的目光顺着东方朔所指的方向望去。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落在未央宫的屋檐上。几只麻雀正围着一处屋檐下的缝隙,叽叽喳喳地叫着,或跳跃,或扑腾,丝毫没有察觉到殿内凝重的气氛。
“陛下,便是它。”东方朔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刘彻耳中,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投入刘彻的心湖,激起滔天巨浪。
刘彻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青筋暴起。他猛地一甩衣袖,怒不可遏地指着东方朔,厉声喝道:“放肆!东方朔!你竟敢如此戏弄朕!区区一只麻雀,何德何能,敢继朕之大统?!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殿内众人闻言,皆是吓得肝胆俱裂,纷纷跪倒在地,连声求饶,生怕刘彻的怒火殃及池鱼。李延年更是面如土色,他从未见过刘彻如此盛怒。
东方朔却依旧神色从容,他没有起身,只是缓缓跪倒在地,头颅低垂,声音却依旧清晰而坚定:“陛下息怒!老臣万死不敢戏弄陛下!老臣所言,句句肺腑,皆为大汉江山着想!”
“肺腑?!”刘彻气得浑身发抖,他大步走到东方朔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你看看你指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只不入流的飞禽!你竟敢拿它来嘲讽朕的继承人选!你当朕是昏君吗?!”
“陛下,老臣绝无嘲讽之意!”东方朔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他知道,此刻若不能解释清楚,恐怕今日便是他的死期。但他更知道,他必须将那句话说出来,否则,大汉的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刘彻的怒火几乎要将整个大殿点燃。他双拳紧握,指节发白,恨不得立刻将眼前这个狂妄的家伙拖出去斩了。他一生雄才大略,何曾受过如此大的侮辱?竟有人敢拿一只麻雀来比喻他的皇位继承人!这简直是对他整个帝王生涯的彻底否定!
“你还有何话说?!”刘彻的声音如同从地狱深处传来,冰冷而充满杀意。
东方朔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便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刘彻,眼神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悲悯。
“陛下!”东方朔的声音突然变得更加洪亮,穿透了刘彻的怒火,直抵他的心底,“老臣所言,并非指那麻雀本身,而是指它所象征的……劫难!”
“劫难?”刘彻的怒火稍稍收敛了一丝,但眼神中的杀意并未消减。他倒要看看,这个东方朔,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陛下,您可曾想过,这天下万物,皆有其定数?”东方朔不顾刘彻的怒火,继续说道,“您开创盛世,固然功盖千秋。但盛极必衰,乃是天道循环。陛下穷兵黩武,耗尽国力,内有巫蛊之祸,外有徭役繁重。这些,都如同那屋檐下的麻雀,看似不起眼,却在一点点地蚕食着大汉的根基啊!”
刘彻闻言,心头猛地一颤。东方朔的话,像一把尖刀,直插他内心最深处的痛点。他确实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也确实因为巫蛊之祸,导致了巨大的内耗。这些都是他心中的隐忧,却从未有人敢如此直白地对他说。
“你……你这是在指责朕吗?!”刘彻的声音虽然依旧愤怒,但却少了几分底气。
“老臣不敢!”东方朔叩首道,“老臣只是想提醒陛下,您所忧虑的继承人问题,并非仅仅是选择一个皇子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您百年之后,这大汉江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而那麻雀,便是这局面的一种预兆!”
“预兆?”刘彻的眉头紧锁,他开始觉得东方朔的话,似乎并非完全是疯言疯语。
“陛下,这麻雀,它虽小,却无处不在。它在屋檐下筑巢,在宫墙上嬉戏,它看似无害,却能啄食粮食,传播疫病。它象征着那些被陛下忽视的、看似不起眼,实则足以动摇国本的隐患!”东方朔的声音越来越急切,他知道,他必须在刘彻的怒火彻底爆发之前,将他所要表达的深意,全部倾泻而出。
刘彻的脸色变幻不定。他回想起这些年,为了征伐四方,他不断加重百姓的赋税和徭役,导致民怨沸腾。为了寻求长生,他宠信方士,耗费巨资。为了巩固皇权,他大兴文字狱,株连甚广。这些,都像东方朔所说的“麻雀”,一点点地侵蚀着大汉的肌体。
“而更重要的是……”东方朔的声音忽然压低,带着一丝沉痛,“陛下,这麻雀,它还象征着,在您百年之后,大汉的江山,将由一个……弱小而无力掌控大局的幼主来继承!他将如同这小小的麻雀,无力抵御风雨,只能任由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老鹰’,将他摆布,将大汉的基业,一点点地啄食殆尽啊!”
05
东方朔的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刘彻的耳边炸响。他的身形猛地一震,眼中原本的怒火,瞬间被巨大的震惊和恐惧所取代。他僵立在原地,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弱小而无力掌控大局的幼主”这几个字。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刘彻粗重的喘息声,和东方朔沉重的呼吸声。李延年等人吓得连头都不敢抬,生怕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帝王。
刘彻的脸色煞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想起了钩弋夫人所生的小皇子刘弗陵,那个他最疼爱的幼子。刘弗陵虽然聪慧,但毕竟年幼,若真由他继位,岂不正是东方朔口中的“弱小幼主”?那么,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老鹰”,又会是谁?是外戚?是权臣?还是那些虎视眈眈的诸侯王?
他一生雄才大略,自认为能掌控一切,却从未想过,自己百年之后,大汉的江山,竟然会面临如此危局!
东方朔见刘彻脸色惨白,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奏效。他没有停顿,继续沉声说道:“陛下,这麻雀,还象征着那些被您忽视的,来自民间的力量。他们看似卑微,却能汇聚成海,颠覆社稷。您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开疆拓土,为了寻求长生,耗尽民力,压榨百姓。这些民怨,就像那无处不在的麻雀,它们现在只是叽叽喳喳,但一旦汇聚成洪流,便可吞噬一切!”
刘彻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他想起了这些年,各地爆发的零星农民起义,虽然都被他迅速镇压,但他知道,那些都是民怨的积压。他一直以为,只要他足够强大,就能镇压一切不满。可如今,东方朔的话,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陛下,您以为您百年之后,那些辅佐幼主的权臣,会真心为大汉着想吗?他们只会利用幼主的弱小,争权夺利,架空皇权!而那些外戚,也会趁机坐大,重蹈吕氏专权的覆辙!届时,大汉江山,恐将风雨飘摇,甚至……有倾覆之危啊!”
东方朔的声音越来越悲痛,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汉未来的凄惨景象。他知道,只有将最残酷的现实,最可怕的后果,赤裸裸地呈现在刘彻面前,才能真正触动这位骄傲的帝王。
刘彻的腿开始发软,他踉跄着后退了几步,最终跌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那几只依旧跳跃的麻雀,仿佛看到了大汉江山在风雨中飘摇,看到了那些权臣和外戚,如同贪婪的“老鹰”,将他的帝国撕扯得支离破碎。
他一生征战,为大汉开创了盛世,却从未想过,自己亲手埋下的隐患,竟然会在他身后,酿成如此巨大的灾祸。而他,竟然还愚蠢地以为,只要选对了继承人,就能高枕无忧!
“不……不会的……”刘彻的嘴唇微微颤抖,发出微弱的呻吟。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未来。他无法接受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帝国,会在他身后,毁于一旦。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血丝,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东方朔。
“你……你可有办法……阻止这一切?!”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绝望的哀求。
东方朔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与刘彻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他看到刘彻眼中那份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助。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击碎了刘彻的骄傲和自负,让他直面了最残酷的真相。
此时此刻,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他们知道,东方朔的这番话,已经彻底颠覆了刘彻的认知。
刘彻的怒火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与无力。他瘫坐在龙椅上,面如死灰,双目无神地望着窗外那几只跳跃的麻雀。东方朔跪在地上,头颅低垂,仿佛在等待着最终的宣判。殿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刘彻的目光重新聚焦,落在东方朔身上,声音嘶哑而颤抖:“曼倩,你……你方才说,这麻雀,还象征着一个……一个你从未提及的真相?”东方朔闻言,缓缓抬起头,与刘彻的目光对视,深吸一口气,然后,他缓缓开口,一字一句,如同重锤般敲击在刘彻的心头:“陛下,这麻雀,还象征着您心中那份……永不满足的欲望,以及您亲手……埋葬的……血脉!”刘彻猛地睁大了眼睛,身形剧烈颤抖,他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天雷击中,口中发出一声痛苦的低吼,瞬间瘫软在龙椅之上,双目圆睁,却已失去了所有的神采。
宫殿之中,死寂如渊。过了许久,刘彻才缓缓闭上双眼,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滑落,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蜿蜒而下。那些被他深埋心底的往事,如汹涌的潮水般扑面而来。
那是巫蛊之祸,一场让整个皇宫陷入血雨腥风的灾难。他被奸佞蒙蔽,错信谣言,以为太子刘据意图谋反。盛怒之下,他下令围剿太子。太子刘据为求自保,被迫起兵反抗,可最终却兵败自杀,连同他的家人,包括刘彻疼爱的皇孙,皆在那场浩劫中丧生。那一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血脉,斩断了汉室的未来传承。
“不,不……”刘彻口中喃喃低语,双手抱头,身体蜷缩在龙椅之上,仿佛要将自己藏进一个黑暗的角落,逃避这残酷的现实。
东方朔看着刘彻这副模样,心中一阵悲戚,但他知道,此刻必须将话说透。他向前迈了一步,单膝跪地,声音依旧沉稳而坚定:“陛下,您一生雄才大略,开疆拓土,让我大汉声威远扬。可这永不满足的欲望,却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您成就霸业的同时,也让您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如今,若您还执迷不悟,继续被这欲望驱使,大汉的未来恐将岌岌可危啊!”
刘彻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痛苦与迷茫:“曼倩,朕该如何是好?朕犯下如此大错,还能弥补吗?”
东方朔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您如今应放下心中的执念,停止那些无谓的征伐,与民休息,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为太子平反,祭奠那些在巫蛊之祸中死去的亡魂,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刘彻听着东方朔的话,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他走到宫殿的窗前,望着远方,大声说道:“好,朕今日便下诏,为太子平反,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战事,让我大汉百姓休养生息!”
东方朔看着刘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如此,大汉必将重现往日的辉煌!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