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打造的盛会,将非遗与科技创新融合,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内涵丰富、科技感十足的视觉盛宴,更让非遗以鲜活姿态嵌入全运会肌理,让观众触摸到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
上百头醒狮踏着铿锵的锣鼓声,在水舞台腾挪闪转、奔腾起舞;大型“鳌鱼”花灯遨游半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夜鱼龙舞”的诗词意象仿佛从纸页跃入现实……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打造的盛会,将非遗与科技创新融合,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内涵丰富、科技感十足的视觉盛宴,更让非遗以鲜活姿态嵌入全运会肌理,让观众触摸到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深厚积淀。
现场沸腾:非遗盛宴唤醒文化共鸣
夜晚灯光璀璨,忽明忽灭间,一只巨型鳌鱼腾空而起,那一瞬,现场观众的反应热烈而真挚,“又一次被老祖宗的审美震撼到”“尾巴飘逸到像真在水里游”……很多人举起手机全程录制,欢呼声此起彼伏。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
这只让观众直呼“仙气飘飘”的鳌鱼,源自岭南独具特色的非遗——番禺鳌鱼舞。这个舞蹈是当地民间鳌鱼崇拜的产物,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珠江三角洲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古代神话中,鳌鱼是鲤鱼偷吞龙珠后“龙头鱼身”的过渡形态,雄性金鳞葫芦尾、雌性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如今已成为岭南民间文化的核心符号,寓意“人生跃升精进、生活吉庆祥和”。
为了让这一文化符号焕发新生,主创团队颇费心思:20名少年武者牵引“掌舵”,经数十次试验调配的氦气与空气比例,让花灯实现反重力悬浮与鱼鳍、龙须灵动飘动的效果。当馆内转场灯光渐熄,金色亮光倾泻其上,现场观众仿佛沉浸在如梦似幻的情境中……
同样引爆全场的还有百头醒狮表演——醒狮踏着铿锵锣鼓在水舞台腾挪闪转,时而蹦高打滚,时而叠成小塔,老少表演者的默契配合让千年技艺焕发生机。
还有暖场表演时,揭阳青狮翻滚蓄力、跳跃落地,每一个动作都藏着“盼健儿稳创佳绩”的祝福;普宁英歌飒爽起舞,刚劲的动作与激昂的锣鼓声交织,尽显岭南文化的豪迈气魄。
十五运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孟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团队用更时尚的角度解读岭南非遗,给大家带来一场更靓丽、更有活力的文化盛宴。
事实也证明,这些岭南特色文化符号经过创新设计后,瞬间点燃全网热度,散发出了独一无二的岭南色彩与魅力。直播弹幕里,“传统文化可以这么酷”“非遗+科技 yyds”“传统神话还能这样呈现”等评论霸屏,网络社交平台上,。
科技赋能:古今交响打破时空边界
当三个工业人形机器人用机械臂精准地敲响千年前的古代乐器,《彩云追月》的悠扬旋律在场馆回荡,一场未来与历史的对话就此展开。
“古今和鸣、时空交响”,开幕式上,这一幕表演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大湾区创新活力的生动注脚。
十五运会开幕式艺术总监陈维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创意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
据了解,这套铜句鑃文物原型一套八件,重191公斤,七声音阶齐全,是岭南首次发现的大型越族打击乐器,距今超2000年,声音雄浑悦耳,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礼乐文化。千年前的青铜句鑃,加入机器人表演后达到古今和鸣、时空交响、一鸣惊人的效果。
除此之外,类似的“科技+非遗”融合场景贯穿全场:光影投影和AR技术,营造出9条活灵活现的龙舟“划”入观众席,观众仿佛“置身”水上赛道;全息投影让粤剧角色“走出”戏台,水袖轻拂间与真人演员同台演绎,传统戏曲的柔美与科技的奇幻完美融合。
11月9日,演员在全运会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
尤其是独具创新的水舞台,借助环形水幕舞台等前沿舞美技术,在体育场内“造出一片海”的感觉,就像一面面镜子,倒映出头上的星空、舞台的灯光以及演员的身影,让现场更加绚丽多彩。当演员舞动时,环形水道随表演节奏起伏流转,木棉花通过光影技术铺满水面与全场,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
从开幕式团队耗时8个月,走访粤港澳12个非遗工坊,打磨传统鳌鱼灯造型与现代机械技术的结合,到机器人精准复刻青铜句鑃的古老音律,观众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拓展了非遗表达边界的科技激活文化内核。
正如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科技不是非遗的‘外衣’,而是让传统文化‘开口说话’的桥梁。”
文体融合,助力创新发展
“好广东”“好大气”“好意头”……开幕式上,这些“出圈”的非遗元素,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属于岭南文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域特色显著的广东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数据显示,在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557个,其中,广东达165个,占比为10.6%,位列全国第四位。此外,粤剧、古琴(岭南派)、剪纸(广东剪纸)、皮影(陆丰皮影)、茶艺(潮州工夫茶艺)等5项非遗,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次十五运会不仅是竞技比赛的舞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激活“非遗+旅游”,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非遗魅力、推动文旅融合的绝佳契机。
11月9日,全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借助十五运会舞台,广东打造“跟着全运游广东”,推出23条“全运+”城市主题线路,涵盖广府、潮汕、客家等广东文化特色,希望以体育为媒、文化为魂、旅游为载体,大规模、深层次、沉浸式的大湾区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而伴随着开幕式上的惊艳呈现,鳌鱼舞、醒狮、潮剧等也激发了网友的兴趣,表示希望有机会去近距离体验。
“以‘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为核心理念,呈现一场科技与文化交织、绽放湾区共融风采的视听盛宴。”总导演郎昆对开幕式的解读,最终在团队的努力下完美实现。当夜幕下的主火炬持续燃烧,腾空的鳌鱼仿佛仍在眼前游动——它不仅象征着“跃龙门”,更预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非遗+科技+体育”的融合之路上,将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成为推动文化自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琳琳
来源:中国手艺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