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到西方节日不怕,觉得那些吸血鬼怪物都是假的,反正游戏里也能打来打去。可一到中元节,就感觉后背凉飕飕的,生怕哪双绣花鞋真出现在床头。
网上有人问,为啥中国人敢在万圣节扮鬼吓唬人,到中元节却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底下评论炸了锅。
有人说到西方节日不怕,觉得那些吸血鬼怪物都是假的,反正游戏里也能打来打去。可一到中元节,就感觉后背凉飕飕的,生怕哪双绣花鞋真出现在床头。
有位网友讲小时候躲猫猫的经历,跑到个小屋把门一关,回头就看见一口红漆棺材,愣是吓得不会叫出声,从那天起再也没敢随便乱跑。
底下立马有人跟帖,说自己家后山老坟地,中元节夜里烧纸的人排长队,看着火光明明灭灭,连空气都像凝固了似的。
商家对这两个节日上心程度完全两样。
万圣节商场挂满南瓜灯,cos店提前半年预订戏服,晚上十点多了广场还在放惊悚音乐。可问哪家在中元节搞活动,准保说我们只卖鲜花蜡燦,别的不做。
老人们解释得很实在,说万圣节没鬼,但中元节是鬼门开的日子。年轻人说我们早不信这些,可真到那天晚上,街口祭祀的纸钱烧得噼里啪啦,还是不敢往暗处走。
台湾有地方把放水灯改成环保展览,深圳科技园给员工办中元祈福会,但民间还是按老规矩来。
有回直播挑战"午夜穿鬼服扫墓",刚出门就被几个老头子呵斥,拍视频的人吓得赶紧删掉,说那气势像真有阴兵压过来。
北京胡同老大爷摆摊画符,今年拒单比往年多,问他为何不与时俱进,人家摇摇头,说有些底线碰不得。
网上倒是流行把《牡丹亭》用VR做成了鬼故事,弹幕一片骂声,说糟蹋老祖宗的东西算怎么回事。
杭州城隍庙卖纸扎的老婆婆,改行做文创工艺品,第一天就有老太太质问,咋能把纸扎人偶当摆件卖?
00后同学聚会讨论,说现在分不清中元节扮鬼是cos还是真闹鬼,结果去年有个学生穿鬼服吓人,后来在网吧神秘失踪,这事后来谁也不提了。
深圳有公司团建选在中元节,结果团队分崩离析,有人说看见多了个戴孝的人影。公司领导后来在年会开玩笑,说这事该找风水师问问。
乡下老人传话说,去年有工地在中元节爆破,当晚就有人跳楼,工程队连夜停工烧了三天纸钱。没人敢查是不是真有这回事,但爆破许可至今没批下来。
台湾办普度文化节,把祭祀用品做成艺术装置,本地年轻人爱看,但老一辈人集体抵制,说这是拿阴间开玩笑。
香港有网红在社交媒体晒阴阳符咒,被封号那天凌晨,他直播间的点赞量突然暴涨两百万,后面全是他自己的ID。
上海高校民俗课堂上,老师分析说西方鬼节是征服恐惧,咱们中元节是敬畏因果。
留学生在万圣节cos僵尸被夸创意,回国过中元却要提前三天下馆子,说在家吃饭总觉得桌角在动。
佛山提议把中元节改成"孝道科技周",论坛投票支持和反对的吵了半个月,结果方案石沉大海,反而冒出个"中元平安符APP",说扫墓必备,扫码就能听先祖语音留言。
现在年轻人玩手机怕有鬼,老人摆香案求平安,双方都在变,又都守着底线。没人说得清这是为啥,但每当烟花在农历七月最后一天绽放,广场上的老人和少年都会下意识往身上摸件外套,像是要挡住看不见的寒意。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