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书记话振兴新宁篇 | 立足资源优势 以特色产业发展绘就振兴新图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8:11 1

摘要:郡县治,天下安;乡村兴,县域强。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中,县乡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和“领头雁”,肩负着把方向、谋发展、抓落实的重任。他们的思考深度、实践力度,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速度与温度。红网联合红星云推出《百名书记话振兴》专栏,聚焦全

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乡村兴,县域强。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中,县乡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和“领头雁”,肩负着把方向、谋发展、抓落实的重任。他们的思考深度、实践力度,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速度与温度。红网联合红星云推出《百名书记话振兴》专栏,聚焦全省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邀请他们结合本地实际,畅谈振兴思路、分享实践路径、展望发展蓝图,一起感受三湘大地乡村日新月异的蓬勃脉动。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委书记 邓涛: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新宁县立足崀山旅游与崀山脐橙“一主一特”产业优势,探索符合县情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注入新宁动能。

潇湘100崀山越野赛激情开跑。

奏好融合“交响曲”,培育文旅发展新动能。新宁以文旅融合为主导,推动山水之美与产业之兴深度融合,打造发展新模式、激活产业新业态。让丹霞之魂“动”起来。争创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成功举办潇湘100崀山越野赛、“崀山杯”乒乓球和羽毛球公开赛、“奔跑吧邵阳”系列活动,探索“体育+”模式。2025年上半年,吸引体育爱好者超150万人次,体旅综合收入破4.5亿元,游客总消费达44.61亿元。让田园风光“火”起来。按照“以点连线、以线带片、以片促面”的思路,深化“脐橙+旅游”模式,打造崀山智慧果园、月汉村橙旅游园、窑市村“枫杨码头”等示范点,培育21个观光园、563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脐橙产业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无缝衔接。让产品业态“新”起来。培育“生态+休闲”“生态+研学”“生态+康养”等业态,打造橙旅、茶旅精品线路,夫夷江畔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舜帝茶庄森林康养中心获评“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新宁“以绿生金”实践获央视报道,“朱鹮稻”火爆出圈,绘就“两山”转化新图景。

崀山果业公司的员工在选果装箱。

育强产业“全链条”,锻造集群竞争新优势。新宁以脐橙产业为引领,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集群优势”跨越。打好“特色牌”。巩固延伸脐橙产业优势,崀山果业等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全省唯一脐橙精深加工企业山之良科技有限公司竣工投产,填补湖南脐橙精深加工空白。建成176座、总容积37.99万立方米的低温冷藏库,7家企业获脐橙自营出口资质,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中东等地。推动脐橙产业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转化,“崀山脐橙”品牌价值达60.29亿元,较2024年增长‌12.1%‌,跻身全国果业品牌第一方阵。开辟“新赛道”。立足自身禀赋,精准推动茶叶、烤烟、楠竹、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全国野茶之乡”,培塑中高端茶叶品牌,获2025湖南茶叶高质量发展“十强县市”。做大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万亩,新增及改培油茶1.9万亩,富民产业多点开花。扶好“领头雁”。锚定“五好”园区目标,着力构建“3×2”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山之良科技、金鑫电子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信息企业,以韵舞电器为龙头的智能家居音响企业实现“一条龙”生产,并与长沙马栏山音频实验室合作,电子信息、农副食品加工、智能家居音响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打好政策“组合拳”,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新宁以“心”唤“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力、汇动力,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服务“零距离”。落实脐橙加工业优惠政策,提供项目立项、土地报批、融资授信等“一站式”“帮代办”服务,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两重”“两新”送解优行动,为200余家企业及个体户协调贷款3.9亿元。育才“炼真金”。坚持靶向发力育人才,与长沙理工大学共建乡村主播培训学院,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5个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培训实用技能人才3222人;选派172名科技特派员结对299个村,解决难题100余项、推广农业技术32项。铺就“致富路”。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20家省市级龙头企业、92家脐橙加工企业、296家合作社参与,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惠及3.73万农户,全方位推动脐橙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让产业红利直达群众。

新宁县崀山镇党委书记 李玉刚:

崀山镇坐拥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独特资源,坚守生态优先理念,探索农文旅体深度融合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石田村朱鹮、稻田共生景。

以生态底色赋能文旅融合。依托崀山丹霞地貌、森林秘境等原生态景观,打造“生态+文旅”特色IP。举办“崀山·春晓”花灯山野集市、油菜花节,让游客在自然山野间感受生态之美;开展潇湘100崀山越野赛、崀山旅游节等文体活动,推动生态观光和体育休闲、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实现生态资源向文旅价值的高效转化。

以生态保护创新发展模式。践行“两山”理念,以崀山朱鹮栖息地保护为核心,构建“保护+研学+产业”生态体系。推出“朱鹮主题研学”,在石田村千亩生态稻田开展插秧、收割、鱼稻共生等实践,打造“鹮田一分”沉浸课堂。在窑市村、六坪村培育崀山“朱鹮稻”生态品牌,构建起“观测朱鹮—体验农事—购买生态产品—参与保护”的消费闭环,形成保护和发展良性互动,做法获央视《新闻联播》推介。

以生态产业带动富民增收。推行“党建引领+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模式,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培育民宿客栈186家、农家乐240余家,打造杏林小院、牧鸯酒坊、戴先生酒庄等文旅综合体,年产值超1.2亿元。同时,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淫羊藿、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年产值达760万元,解决就业40人,让生态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绿色引擎。

新宁县黄龙镇党委书记 赵峰:

黄龙镇锚定脐橙产业核心地位,构建“种植-仓储-加工-电商-农旅”全链条产业集群,成功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湖南省脐橙特色小镇,走出一条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羊坪村脐橙种植基地。

“一镇一果”筑牢产业根基。依托“中国脐橙第一镇”品牌,建成2000亩高标准脐橙种植示范基地,全镇脐橙种植面积达8.4万亩,69.8%的农户参与其中。通过培育14家规模化企业,构建“种苗繁育—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冷链出口”全产业链,开发脐橙汁、橙皮苷、橙香精油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带动436户农户增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

“一镇一链”畅通产销渠道。投资1.4亿元建成三星村冷链物流园,集成“冷链+加工+物流+电商”功能,年吞吐量达20万吨。园内设置多温区冷库、自动化分拣线和电商直播中心,实现脐橙“错峰销售、优质优价”,带动就业200余人,农户附加收益增长15%。引进湖南崀山果业、新宁脐橙产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橙运司机之家”,逐步成为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

“一镇一景”推动农旅融合。深耕“橙·文·旅”融合模式,打造“崀山脚下·黄龙橙乡”文旅品牌,构建“上山观景、进村品橙、下田体验”生态游览体系,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养生”四季线路,年均吸引2万余人次,带动近千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串联舜皇山老山界红色旅游、扶夷江生态观光游、脐橙园赏花品果“沉浸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提升“脐橙特色小镇”的文旅品牌价值,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年均超2万元。

新宁县万塘乡高塘村党总支部书记 邓光春:

高塘村以特色中药材淫羊藿种植为抓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新亮点。推行“院校及科研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20余名药材种植“土专家”,建成种苗培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含育苗大棚34个,林下种植面积500余亩。目前,年产种子240公斤、种苗超100万株、入药叶片10吨,总产值达8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收8万元,56名脱贫群众稳定就业。通过土地流转扩种,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洽谈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及康养旅游融合项目,力争在3至5年内建成全国知名的淫羊藿产业高地。

新宁县安山乡车头村党总支部书记 肖自立:

车头村依托“沙田垄”沃土与冻江河资源,以党建引领探索“烟稻轮作”路径,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土地流转、农事托管、劳务派遣、电子商务四支服务队,通过党员示范、院落会宣讲推动土地集约流转。目前规模化种植780亩烟叶,产量跃居全县首位,带动310名村民稳定就业。村“两委”筹资成立生态农业公司,打造“自立涛红”品牌,建成千平方米现代化大米加工厂,实现“产加销”一体化,近3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09万元。深化“产业+文旅”融合,打造烟稻公园、十里柳堤风光带等特色景观,开发农耕体验项目,年接待集体旅游18批次,成为网红打卡地与党员实践基地,让乡村既有“产业味”,更有“文旅韵”。

新宁县清江桥乡桃花村党支部书记 阳艳姣:

桃花村以百亩桃园为基础,探索“以花为媒、以果兴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依托27亩桃花博览园、2万余株观赏性桃树,搭配桃林观光步道、桃花码头及网红打卡点,打造春季“桃花盛宴”,单季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为文旅发展引流。以果兴业强根基,150亩黄桃基地、2000株冬桃均用有机肥种植,保障品质;统一设计“桃花村”专属LOGO包装,提升辨识度。通过“亲子采摘+电商外销”拓宽销售渠道。文旅打造“四季体验”模式,春赏桃花、夏摘黄桃、秋办桃林露营、冬品年俗,配套农家乐与特色庭院,实现村民收入与村集体经济双增长。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