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心语丨亲子关系:陪孩子一起成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7:19 1

摘要:都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生活里常有家长困惑:明明花了很多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却好像没把爱和温暖真正传递给孩子,甚至让陪伴变成了彼此的负担。有句话说“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这份遗憾背后,藏着怎样的亲子相处难题?又该如何真正做到 “陪孩子一起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生活里常有家长困惑:明明花了很多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却好像没把爱和温暖真正传递给孩子,甚至让陪伴变成了彼此的负担。有句话说“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这份遗憾背后,藏着怎样的亲子相处难题?又该如何真正做到 “陪孩子一起成长”?本期《心安心语》栏目邀请王力刚老师,和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亲子关系的奥秘,帮家长们找到高质量陪伴的方向。

王力刚,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滨州市荣军优抚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一、警惕“好心办坏事”:陪伴的核心不是“改变孩子”

许多家长在陪伴时,心里总想着“改变孩子”——催学习、唠叨说教、纠正缺点。但孩子接收到的却是“爸爸不喜欢我现在的样子”,就像握沙子,握得越紧流失越快。家长等着孩子道谢,觉得“我都是为你好”;孩子等着大人道歉,觉得“你根本不接纳我”,彼此都等不到想要的结果。陪伴的首要前提,是放下批判和改变孩子的执念。

二、从“愉悦氛围”开始:高质量陪伴的3个小细节

1. 抓大放小,给孩子自由空间

除安全、品德等原则问题,其他小事别较真:孩子想把玩具摆乱一点、先看动画再写作业,只要不影响大局,都可以顺着他来。孩子的行为问题往往源于亲子关系,比如磨蹭可能是抵触家长催促,顶嘴可能是渴望表达。关系融洽了,孩子才会愿意听建议。

2. 投其所好,走进孩子的小世界

家长常因“没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被拒绝。玩泥巴、看动画片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玩泥巴感受触感,看动画激发想象。放下“大人视角”,当个“大朋友”陪孩子探索,捏泥巴、聊动画角色,全情投入会让孩子觉得“爸妈懂我”,主动亲近。

3. 全情关注,拒绝“形式陪伴”

47.6%的家长陪孩子时“兼职”做家务,38.4%会刷手机,49%从不参与孩子的事。孩子兴奋展示“沙子城堡”,家长敷衍回应“好看”,会让孩子瞬间失落。忙碌家长每天半小时“专注陪伴”即可:放下手机,认真听孩子讲趣事,参与他的小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此刻你眼里只有他”。

三、管理情绪:家长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耐心陪孩子

家长陪孩子时没耐心、发火后后悔,关键要学会“及时暂停”:感到生气时深呼吸,离开现场平复情绪再沟通。家长的焦虑、紧张会传递给孩子,孩子最在乎“爸爸妈妈开不开心”。每天留10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看书、听听歌,情绪好了,陪孩子的时候才会更有耐心。

四、改变永远不晚:从“道歉”和“换种说话方式”开始

家庭教育确实是 “不可逆” 的,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法重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最关键的是“从现在开始行动”,家长可从两方面入手:

真诚道歉:把“你怎么这么笨”换成“妈妈之前说的不对,对不起,我们一起学”;

积极回应:把“没什么意思”换成“这听起来好有趣,能再说说吗?”

孩子很宽容,只要家长愿意改变,他们会很快放下抵触。

五、亲子关系的3个核心原则,帮你少走弯路

1. 关系大于教育

建立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孩子有秘密不想说时别追问,有选择时别强迫。关系好了,建议才有意义。

2. 用成长的眼光看孩子

别把错误当“大问题”,孩子打碎杯子时,别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可以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收拾,下次小心就好”。犯错是成长必经之路,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会反思。

3. 教育方式大于教育内容

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别逼孩子“每天读30分钟”,可以陪他选喜欢的书,每天读10分钟培养兴趣。了解孩子的性格和需求,用适合他的方式沟通引导。

六、亲子关系的5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1、断裂关系:这是最糟糕的状态,亲子间几乎不交流,孩子逃避回家、反感父母。

2、接受关系:孩子表面上会配合父母的要求,但心里没有情感连接,父母问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只会说 “还行”,不会多说一句;

3、喜欢关系:孩子会主动和父母沟通趣事和烦恼,但有自己的小边界,不分享敏感话题。

4、崇拜关系:孩子视父母为榜样,毫无保留地分享秘密,主动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这种关系在孩子小时候很常见,要是家长能好好维护,会成为亲子关系里特别重要的纽带。

5、信任关系:亲子关系的最高层次,孩子坦诚表达不同想法,不怕父母生气,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边界,不强迫做不喜欢的事,孩子能清楚感受到“爱不会因犯错而消失”。

亲子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慢慢变化。只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尊重他的感受、多和他平等沟通,就能一步步提升亲子关系的层次。

七、告别“比较焦虑”: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石”,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再对的教育理念、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没法真正落地。

奠定心理基础:安全、温暖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长大后更容易适应社会,紧张的关系可能导致焦虑叛逆;

影响行为认知:孩子最早的学习对象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被孩子模仿。家长温和沟通,孩子也会学着温和;家长常指责,孩子可能自卑或有攻击性;

决定沟通模式:父母和孩子怎么沟通,孩子长大后就会怎么和别人沟通 。愿意倾听孩子,他会积极沟通;总否定孩子,他会不敢说话或敌对。

家长别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每天找一个“小优点”:“今天主动收拾玩具,比昨天进步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有的开花早,有的开花晚,当父母不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而是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孩子才会更有动力,也会更自信。

不必执着于“完美家长”,亲子关系没有“标准答案”。带着真心的爱与耐心,陪孩子探索成长,就是最珍贵的陪伴。教育从来不是疾风骤雨的纠正,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与引导。愿父母们能够真正看见孩子,尊重孩子,与他们并肩前行,在爱中共同成长。也衷心祝愿各位家长和孩子,都能拥有温暖、踏实的亲子时光。

播出时间:每周五17:45—18:30

播出频道:FM95.7滨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