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认经济绝境!韩系车跌穿1%份额,中国技术卡关键命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7:17 1

摘要:先说说韩系车,以前在国内多火啊,大街上十辆车里说不定就有一辆现代或起亚,可现在呢?今年前八个月,韩系车在华市场份额直接跌破1%,总销量才13万辆出头。

最近韩国总统尹锡悦一点没藏着,直接说自家经济正处在“史无前例的危机”里。

这事儿听着有点意外,毕竟韩国以前靠“汉江奇迹”攒下不少家底,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的名头也不是白来的。

但仔细看就知道,这危机不是突然来的,从韩系车到韩妆,那些曾经的优势产业,最近一个个都有点撑不住了。

先说说韩系车,以前在国内多火啊,大街上十辆车里说不定就有一辆现代或起亚,可现在呢?今年前八个月,韩系车在华市场份额直接跌破1%,总销量才13万辆出头。

要知道巅峰时期的2016年,它一年就能卖114万辆,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韩系车落到这步田地,真不是中国消费者故意不买,以前它靠设计好看、价格适中能吸引不少人,但现在大家买车更看核心技术。

中国车企在电动车的电池、电机上都有突破,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成本更低,特斯拉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

韩系车还抱着老一套不放,自然没人买单,现在现代、起亚在华的工厂都开始减产,有些生产线甚至要撤离,这日子是真不好过。

韩妆的情况比韩系车还糟,这四年里,韩国对华化妆品出口跌了不少,兰芝、悦诗风吟这些曾经的热门品牌,在华关了超500家门店。

可能有人会问,韩妆不是一直主打“高端”吗?怎么突然就不行了?这里面藏着个小秘密韩妆的核心成分玻尿酸,八成都是中国山东产的。

韩国企业从中国进口原料,简单加工一下,贴上韩文标签,价格就能翻十倍,卖一两千块。

可中国这边,凌沛学院士团队早就突破了玻尿酸技术,研发出的“全分子量玻尿酸”透皮率更高,能真正起到抗衰效果,还通过了欧盟认证。

现在消费者也懂行了,知道韩妆的溢价都是营销出来的,自然转头买国产的。

今年“双11”,国产玻尿酸护肤品销量涨了不少,韩妆却普遍下滑,这就是技术差距带来的改变,韩系车和韩妆的问题,其实只是韩国经济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麻烦在它的产业结构上,很多关键领域都特别依赖中国,偏偏自己又没掌握核心技术,这就像建房子没打牢地基,风一吹就容易晃。

就说半导体吧,三星、SK海力士是韩国的支柱企业,可它们70%的原材料都要从中国进口。

像镓、锗这些做芯片必须的金属,韩国几乎全靠中国供应,更有意思的是,韩国还想把从中国买的稀土转卖给美国,结果被中国用区块链溯源抓了现行。

无奈之下,三星、现代这些大企业只能签“不转售协议”,这面子里子算是都丢了,新能源领域也一样,韩国动力电池企业以前在华份额能到45%,现在只剩18%。

原因很简单,它们造电池需要的人造石墨,98%以上都来自中国,后来中国限制了出口,韩国企业只能把产能搬到东南亚,成本一下涨了15%-20%,价格没优势,订单自然就少了。

有人说中国技术是“逆袭”,但我觉得更像是“实打实地赶超”,就拿半导体里的存储芯片来说,以前三星说一不二。

现在长江存储的232层3DNAND闪存已经量产,成本比三星还低15%,专利数量也超过了三星。

三星没办法,只能和长江存储签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从V10代开始用中国的混合键合技术,这在以前,根本是不敢想的事。

新能源车领域的突破更明显,中国科研团队解决了固态电池的难题,用新技术让电池能量密度翻倍,100公斤的电池组续航能突破1000公里,计划2026年量产。

氢能方面,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制氢基地,氢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也超过了韩国现代,加氢站的建设速度更是韩国的3倍。

今年北京冬奥会,千余辆国产氢能源大巴投入运营,这就是实力的证明。

玻尿酸领域就更不用提了,凌沛学院士把医用级的跨膜技术下放到护肤领域,研发出的新型玻尿酸,不仅效果好,价格还比韩国同类产品低40%。

现在欧洲市场都在买中国的玻尿酸产品,韩妆的溢价时代算是彻底过去了。

如此看来,韩国经济的困境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技术依附”模式的必然结果,它把太多精力放在应用技术上,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还总想着靠营销和转卖原料赚钱。

反观中国,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增速是韩国的两倍多,基础研究占比超30%,还通过产业基金、政策扶持,系统性地培育产业链。

现在全球产业竞争,拼的就是核心技术,韩国的教训已经很明显,没有自己的技术,再大的产业也只是空中楼阁。

而中国靠自主创新,从玻尿酸到半导体,从新能源车到氢能,正在一步步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未来的竞争里,谁掌握了技术主权,谁就能站得更稳。

来源:品茗阅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