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太原市兴华小区派出所接到一起市民求助:一位老人的价值三万元的金手镯不知去向,家属怀疑遗落在一家理疗馆中。
近日,太原市兴华小区派出所接到一起市民求助:一位老人的价值三万元的金手镯不知去向,家属怀疑遗落在一家理疗馆中。
然而,双方在监控回放问题上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急需民警协助处理。
据报警女子描述,前一天下午,她的母亲在后北屯一家理疗馆做完理疗后回家,当时并未留意手腕上是否还戴着金手镯。
直到第二天早晨穿衣时,老人才发现手镯不见了。
全家人在家中仔细翻找无果,推测手镯可能落在了理疗馆,随即前往寻找。面对家属的询问,理疗馆老板表示,理疗室内虽装有摄像头,但只能实时查看,没有存储功能,无法回放录像。
报警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老板可能“刻意隐瞒”,于是报警求助。
民警到场后,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耐心听取双方陈述细节。
老板解释,理疗馆大厅的公共视频可以回放,但理疗室内的摄像头因未安装存储卡,确实无法留存影像。
事件的关键在于时间:老人是前一天下午离开理疗馆的,直到次日起床后才发现手镯遗失,期间并未留意手镯是否还在手腕上。
报警人仍坚持要查看理疗室的视频,对老板“室内无录像”的说法心存疑虑。
为查明真相,民警反复查看大厅当天的公共视频。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民警捕捉到一段关键画面:视频显示,老人离开理疗馆时,有一个抬手挽袖的动作,手腕上的金手镯清晰可见。
这一细节直接证实:老人离开时手镯仍在手上。报警人心中的疑虑也随之化解。
最后,民警建议家属带老人到其他可能遗失的地点继续寻找,并提醒理疗馆老板尽快为理疗室内的摄像头加装存储卡,完善安防设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3 万元金镯 “失踪” 纠纷,看似是民生小事,却藏着基层治理的大道理。
面对报警人与理疗馆的各执一词,民警没有简单“和稀泥”,而是以 “抠细节” 的耐心反复查看监控,最终靠 “抬手挽袖” 的关键画面还原真相 —— 这份不偏不倚的细致,不仅解开了当事人心中的疙瘩,更守住了群众对法治的信任。
而事件也暴露出理疗馆安防设施的漏洞:理疗室摄像头无存储功能,既给纠纷埋下隐患,也不利于自身经营安全。
这提醒各类经营主体,完善安防不仅是“防风险”,更是 “赢信任” 的必要之举。
对市民而言,此事也是一记提醒: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及时留意财物状况,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与麻烦。
小纠纷的圆满解决,靠的是民警的尽责、经营者的配合与市民的理性—— 这正是共建平安社区、法治社会的生动注脚。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