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农村搞钱别硬种庄稼!3个偏门生意,有人已年入百万赚翻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5:30 1

摘要:2025年乡村创业赛道迎来“特色突围”新高峰,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农村创业活力监测报告》显示:农村非传统种植产业营收增速达75%,平均利润率是传统种粮的4.5倍,越来越多村民跳出“种庄稼谋生”的老路子,靠3个不起眼的偏门生意实现年入百万。记者近期深入河北、广

2025年乡村创业赛道迎来“特色突围”新高峰,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农村创业活力监测报告》显示:农村非传统种植产业营收增速达75%,平均利润率是传统种粮的4.5倍,越来越多村民跳出“种庄稼谋生”的老路子,靠3个不起眼的偏门生意实现年入百万。记者近期深入河北、广西、江西三地乡村,实地探访3位创业带头人,还原他们“把农村资源变现金”的真实操作。

第一个生意:庭院生态养殖+网红农产品直播。在河北保定的平原农村,36岁的村民赵亮之前种小麦、玉米,一亩地一年净收入不足1000元,全家忙活一年也就赚3万多。2023年,他利用自家300平米的庭院,搞起“生态循环养殖”——用玉米、麦麸自制饲料喂芦花鸡、贵妃鸡,鸡粪发酵后养蚯蚓,蚯蚓再用来喂鱼,形成闭环。2024年他开通抖音账号,每天晚上直播“捡鸡蛋、抓土鸡”的日常,镜头里的鸡群在庭院里自由觅食,鱼在池塘里游弋,真实的场景吸引了大量城里粉丝。“刚开始就想试试,没想到第一场直播就卖了50只鸡,一只卖188元,比集市上贵50元还抢着要。”赵亮给记者看了2024年的营收账单,全年卖土鸡、鸡蛋、生态鱼共收入126万,净利润达83万,“现在不用愁销路,粉丝提前下单,我按订单养殖,零库存还省心”。

第二个生意:果林露营+农事体验定制。在广西桂林的山区农村,40岁的返乡媳妇刘敏,之前家里种砂糖橘,行情好时一年赚8万,行情差时连成本都收不回。2024年,她利用自家10亩砂糖橘林,打造“果林露营基地”——在果树间搭起10顶星空帐篷,配套烧烤台、农家灶台,推出“采摘+露营+农家菜”套餐,每人收费298元。同时针对亲子家庭,设计“果树认养”“橘子罐头制作”“稻田摸鱼”等农事体验项目,周末和节假日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刚开始村里人都不理解,说我把果树地霍霍了,没想到第一个周末就来了30多个游客,赚了近1万元。”刘敏说,2024年下半年她又扩建了5顶帐篷,新增了“夜间萤火虫观赏”项目,全年营收突破110万,净利润72万,“现在周边村子的果农都来向我取经,想跟着一起做”。

第三个生意:秸秆手工艺术+电商定制。在江西上饶的农村,55岁的村民陈叔,之前每年秋收后,秸秆要么烧掉要么扔掉,既浪费又污染环境。2023年,他偶然在网上看到秸秆手工画很受欢迎,就跟着视频自学,把水稻、小麦秸秆处理后,做成山水、花鸟、人物等手工画,刚开始在镇上集市卖,一幅卖50-200元。2024年,他的儿子帮他开通了淘宝店和小红书账号,把秸秆画拍成短视频,标注“纯手工制作、乡村特色”,没想到吸引了大量文创店和城市家庭下单,还接到了企业定制的大订单——为某公司年会制作100幅带有企业LOGO的秸秆画,每幅报价800元。“以前谁能想到,烧火的秸秆能这么值钱!”陈叔笑着说,2024年他雇了村里10个留守妇女一起做,全年卖秸秆画、秸秆摆件共收入98万,净利润65万,“现在村里的秸秆都不够用,还得从周边村子收购”。

这些农村里的偏门生意,居然藏着年入百万的商机,是不是让你对乡村创业有了新想法?你觉得这3个生意里,哪个最适合在你们老家落地?

来源:相似水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