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硒滋圆2号”油菜薹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在全球首个硒高效菜用油菜杂交种“硒滋圆1号”品种基础上选育的专用菜用杂交种,曾获第23届深圳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秋日暖阳漫过川西沃土
在邛崃市大同镇周沟村的田间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王汉中院士团队新育成的油菜品种
“硒滋圆2号”在此落地生根
承载着科技兴农期盼的新苗正悄然生长
为乡村振兴的画卷添上一抹动人的新绿
“硒滋圆2号”油菜薹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在全球首个硒高效菜用油菜杂交种“硒滋圆1号”品种基础上选育的专用菜用杂交种,曾获第23届深圳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相比于“硒滋圆1号”,“硒滋圆2号”具有以下两大优势:一是更早出薹,播种后60天左右即可摘薹;二是硒富集能力更强,该品种于8月中下旬到10月中下旬播种,可周年种植。在非富硒土壤中种植,“硒滋圆2号”菜薹硒含量比“硒滋圆1号”高74.8%。根据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硒滋圆2号”菜薹硒含量达0.072mg/kg。
“硒滋圆2号”菜薹脆嫩细腻,多汁鲜甜,几乎没有纤维感,除富含硒元素外,其高钙、高维生素C和高锌的特性,也完美契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食材的需求。
高品质带来的是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普通油菜,每亩按300斤干油菜籽、每斤油菜籽3.5元估算,每年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而“硒滋圆2号”油菜薹,保守一年按平均亩产800公斤(3次摘薹)、扣除种植成本后每斤油菜薹5元估算,每年每亩可收益8000元。
“试种期间,我们严格遵循科学种植标准,从施肥、播种到田间管理、采摘,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根据今年气候特点,选择在10月1日播种,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移栽每亩0.6-0.8万株;同时做好除草、清沟排水和物理病虫害防治,为“硒滋圆2号”油菜薹生长保驾护航。”
——周沟村党支部书记 周春洋
作为有着数十年油菜种植历史的村落,周沟村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年均日照时数860小时以上,自然条件优越,让这里成为特色油菜品种的理想种植地。经过多次尝试,周沟村大胆培育10亩“硒滋圆2号”油菜薹作为种植基地,开启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蜕变之路。
以种业为牵引,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不断推动院地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高效融合。2025年,长江上游油菜育种中心在园区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团队在此开展国家级油菜育种攻关,首批种植了1.5万份油菜育种材料,为“天府菜油”注入核心科技力量。如今,10亩油菜薹种植基地在周沟村落地,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成特色产业。“硒滋圆2号”油菜薹的致富生机将盎然勃发,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邛崃将继续聚焦水稻、油菜等主导产业
深耕创新沃土
加速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
以种业振兴赋能乡村全面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更多丰收图景
来源:醉美邛崃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