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广陵路,半部扬州史”,广陵是扬州非常著名的古称,以城市的古称来冠名一条路,足以见得这条路在扬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在这条只有1.5公里的路上,既有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历史建筑,也有一批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影院、商场、学校,如今20多家餐饮商户、特色概念店、独立品
“一条广陵路,半部扬州史”,广陵是扬州非常著名的古称,以城市的古称来冠名一条路,足以见得这条路在扬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在这条只有1.5公里的路上,既有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历史建筑,也有一批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影院、商场、学校,如今20多家餐饮商户、特色概念店、独立品牌工作室相继落户,让广陵路成为新兴的“网红街”。
一条广陵路,半部扬州史
广陵路曾是扬州城的市中心
扬州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扬州文史学者韦明铧曾说过:“到扬州来,一定要看看广陵路,看看广陵路上的二分明月楼。广陵是扬州的别称,广陵路是扬州城的缩影,月光下的广陵路是扬州城厢的写照。”
5.09平方公里的广陵古城核心区,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城区之一。而广陵路则是这座古城东西方向的中轴线。
广陵路是扬州古城中轴线
对于广陵路的历史变迁,扬州文史学者、扬州市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朱德林一直关注。“从民国时期乃至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扬州的城市中心就在广陵路西头的人民商场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广陵路的范围曾有几次调整,路名也有几次变化,先后叫过江都路、东方红路等,直到1981年才恢复为广陵路名称。”朱德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22年12月,广陵作为古城地名,入选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广陵路全长约1500米,主要由明清时的左卫街和缺口大街两部分组成,1952年拓宽改造两条古街后定名广陵路。”扬州文史专家黄继林长期研究扬州城的历史,他向记者解释,蒋家桥以东一段原来叫缺口大街,这里直通古代扬州城的通济门,明代倭寇侵犯扬州的时候,毁坏了城墙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所以得名。蒋家桥以西那一段,明代称“左卫街”,明洪武4年(1371年)朝廷在扬州设卫指挥使并建立卫署,下辖的左守御千户所就驻于这条街,所以得名。
苏北电影院旧照 资料图
改造后的苏北电影院
清代,广陵路一带百业兴盛,尤其左卫街辕门桥附近,是当时扬州城最为热闹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改造古街形成广陵路,依然保持着扬州人心目中最为繁华热闹的地位,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今,这里更是店铺林立,游人如织。
三里广陵路,浓缩千年史
茶食店、熟食店、烧饼店、饺面店……漫步在广陵路上,记者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小麻油巷里似乎还在飘来阵阵麻油的香味,小觉林素菜馆门前热气腾腾,刚出锅的油炸麻花颜色金黄,香气沁人。数十年前,丰子恺就曾在这里吃了晚饭,并且把它写进了《扬州梦》。
“00后”小伙张洋在广陵路新开了一家咖啡集合店,这家店主打侘寂美学风格,将自然元素与庭院设计相融合。在张洋看来,如今的广陵路不光是外地游客的打卡地,也是本地人日常休闲的选择,消费氛围已经逐渐成气候。
游客在广陵路上拍照打卡
除了烟火气,广陵路也是一条有文化的古街。位于广陵路248号的梅花书院是扬州唯一现存的古代书院,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了扬州书院博物馆。李涵秋曾在广陵路北侧的宛虹桥奋笔疾书《广陵潮》;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最早传播者许幸之的故居,就在广陵路北侧的板井巷38号、40号。
梅花书院改造后成为书院博物馆
在“等于几”扬州超级市集内,市民和游客正围在瓷器摊位前,兴致勃勃地挑选着精致的陶瓷小杯。广陵文旅集团招商负责人范美思告诉记者,这里曾是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市第一家银行所在地,广陵路曾经还是一条金融街。统筹钱庄事务的钱业公所设在今广陵路339号、鉴定宝银的准官方机构公估局设在今广陵路290号……晚清时期实行盐法改革,扬州盐商纷纷转型经营钱庄、银号,当时扬州城内有大小钱庄数十家,设在左卫街的就有十余家,广陵路也被誉为扬州的“华尔街”。
新旧交融让广陵路焕新归来
如今漫步在广陵路上,仍可以看到周扶九、贾颂平等巨贾豪宅,看到刘庄、蔚圃、小盘谷、二分明月楼等园庭丰姿,看到四岸公所、淮南公局等盐务遗址,看到梅花书院古代学子们苦读的身影,还有卞宝第、张联桂、周馥等清代名臣的宅第。
周扶九故居
焕新后的刘庄
二分明月楼
除了随处可见的历史建筑之外,还能见到一家家春芽般蓬勃生长的文艺范儿十足的网红店。“广陵有盐”是一座以盐商文化为内核、融合历史保护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更新典范,通过对文保建筑的修缮活化与旧建筑的功能重塑,重现了扬州盐业鼎盛时期的繁华胜景,同时注入新中式设计理念与多元业态,成为兼具文化厚度与时尚体验的“网红打卡地”。
广陵有盐
张洋的咖啡集合店离“广陵有盐”很近,店铺开张一个多月,被不少游客列入必打卡清单。除了独特的空间体验,店里产品也备受好评。“广陵路既保留了老扬州的烟火气,又有着年轻人喜欢的潮流调性。”张洋坦言,他在这里开店就是看中了广陵路的“慢生活”和“网红”属性。
越来越多的活力小店落户广陵路
不远处的一家创新茶饮店里,年轻顾客在窗棱边对着特调茶饮拍照打卡,窗边几位中年人品着原叶茶轻声交谈。 “我们开业开得巧,正好赶上国庆中秋假期,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据该店负责人张海霞介绍,这家9月29日开业的扬州市场化运营首店,把仪征捺山核心产区的绿杨春茶装进了年轻化的空间里,让顾客们兴趣满满。
游客在网红小店里拍照打卡
如今,广陵路上竖起了越来越多的围挡,等到围挡拆去,一个崭新又怀旧的建筑就会出现在市民游客面前。据广陵古城管委会主任杨丛刚介绍,前广陵路正在推进文博新场馆、文化新空间、文旅新业态、文创新产品与文艺新活动的协同发展。随着一批承载城市记忆的旧场景被陆续唤醒,这片土地正为创意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韩秋 顾潇
来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