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处贵州境内最高海拔,建市仅47年,而三线建设重工业历史超60年的六盘水市,公路总里程2.13万公里、农村道路1.89万公里、海拔落差2355米,道路复杂性有如“天问”。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凝聚共识合力,详细构建“系统补丁”,对防事故的考题交出满意答卷——对
地处贵州境内最高海拔,建市仅47年,而三线建设重工业历史超60年的六盘水市,公路总里程2.13万公里、农村道路1.89万公里、海拔落差2355米,道路复杂性有如“天问”。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凝聚共识合力,详细构建“系统补丁”,对防事故的考题交出满意答卷——对比2019年至2021年周期,2022年至2024年全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8.37%、23.25%、22.1%,并在2024年实现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性最低。截至目前,全市连续27个月较大事故“零发生”。
完善组织保障消除安全隐患
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全市“防风险、促发展”专项工作总体布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任务。分管副市长牵头、公安交管等多部门参与,专项工作组即时成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高效联动运作。3年召开专题会议20余次。每月至少一次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时敲响安全警钟,集中办公,道联协调,研判催生隐患三色预警,消化困难,解决隐患,形成“部署一落实一反馈”系统闭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356国道梅花山长达11公里的山路上,有180°回头弯9个,垂直海拔提升360米,秋冬季节十里不同天,十分钟车程内穿越阳光普照和迷雾重重。这般道路,早已实现了零事故、零隐患以及24小时全天候持续值守布控。
近3年民警借活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为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牵头各相关部门争取上级支持、整合市县财政资源,累计投入5.5亿余元,新建普通公路149.2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扩建423公里,同步推进路面改造,建设美丽农村路及经济示范走廊带等,推动建设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1783公里。针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通过设置标志标牌1264块,整改护栏端头2540处,增设或更换道口警示桩3500余根,升级改造高速公路路侧及中央隔离护栏480千米等综合措施,完成省、市、县挂牌治理危险路段198处,治理一般道路隐患1326处、事故多发路段101条,极大程度消除风险、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强化执法管控深化宣传教育
为提升违法查处效能,六盘水公安交管、交通、农机等部门联合执法,深化“交所联动”“交所合一”警务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路面,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全市92个乡镇(街道)、1328名劝导员全面投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动乡镇“两站两员”等力量,紧盯赶集日、节假日、红白喜事等重点时段,在重点路段设置固定及流动检查点,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与违法劝导。3年来,各乡镇劝导摩托车未佩戴头盔违法15.6万起,机动车未使用安全带5.8万起。
对于农用车载人、面包车超员、摩托车多人骑乘、无牌无证、酒驾醉驾等易肇事违法行为,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实行“零容忍”,从2022年以来,共查处农村交通违法38.73万起,其中酒驾醉驾1.07万起、无证驾驶2.13万起、摩托车违法10.89万起、“三超”违法6.5万起,有效规范了路面行车秩序。
同时,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注重筑牢交通安全思想防线,在传统“七进”宣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大宣传大警示行动。近3年来,对92个乡镇(街道)每周开展宣传警示活动90余次,共计近1.3万次。针对农村“一老一少”、出租及网约车驾驶人、“两客一危一货”驾驶人等重点群体,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推进精准宣教、标语上墙行动,在乡镇要道、人车流集中路段设置固定宣传标语,在各行政村、学校、社区、农贸集市等设置宣传阵地,结合季节性规律和区域特点,定期更新内容,提升宣传针对性和精准性。
为加强宣传效果,交管局建设了“六盘水交警”融媒体中心,加强与主流媒体、市委宣传部门联动,与教育部门建立校园宣传机制,与辖区高速路政、营运中心建立“路警联动”宣传长效合作。
2024年秋天的一天晚饭后,钟山区保华镇村民刘师傅打开电视,准备像往常一样打发时光,几名着装标准的民警敲开了他家的大门:“大哥,来参加交通安全问答活动吧!”看到平时在手机直播里发放交警小熊的“名人”出现在自家堂屋,刘师傅激动不已。作为“六盘水交警”的四年忠实粉丝,刘师傅平时经常追抖音、视频号直播,并在当晚的竞赛中赢得了头盔等奖品。当民警走村入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时,不时有朴实的村民喊出脍炙人口的直播开场白:“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推动协同共治凝聚社会合力
秉持“生命至上”理念,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与卫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机制,明确交通事故紧急医学救援专家组和定点医院,设立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明确交通事故伤员优先救治流程,不受办理手续等限制,提高救治效率。同时,六盘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推动交通事故救援信息警医“无缝衔接”救援机制,通过110、120、122联动接警,实现警医联合接警、统一布警、同步出警,提升事故救援效率,近3年来已挽救了112名重伤人员生命。
为压实乡镇(街道)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六盘水市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帮联促”工作机制。
结合92个乡镇(街道)情况,为每个乡镇(街道)明确专人帮扶联系,高速交警对沿路乡镇强化行人上高速危害宣传,机关民警制定“帮联促”工作手册,重点对二三轮摩托车驾驶人开展针对性宣教。
“帮联促”民警在各节假日和重要节点深入乡镇,分析突出风险并形成重点工作提示清单,联合乡镇(街道)开展交通违法治理、跟场管理、红白喜事“打招呼”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3年来,共帮扶1.2万余次,通过电话、微信等对接6600余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倩
编辑 谢勇勇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