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兴首个中医药示范社区的秘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0:43 2

摘要:近日,一场以“健康有邻 草本有约”为主题的秋季养生市集,在大兴区清源街道上泽公园热闹开集。这场集体验、义诊、科普、锻炼于一体的养生市集,全方位展示了清源街道打造大兴区首个“三成”示范社区的建设成果,让居民在家门口尽享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便利与乐趣。

全文共计1644字 | 看完大概需要6分钟

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日,一场以“健康有邻 草本有约”为主题的秋季养生市集,在大兴区清源街道上泽公园热闹开集。这场集体验、义诊、科普、锻炼于一体的养生市集,全方位展示了清源街道打造大兴区首个“三成”示范社区的建设成果,让居民在家门口尽享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便利与乐趣。

活动现场,步道上分布着中医药知识创意地插、景观小品与互动转盘;广场上,十余家知名中医药企设摊,从药食同源的花茶、养生膏方,到创意十足的中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趣味十足;还有来自广安门医院南区、区人民医院的中医专家们,为居民提供免费咨询和体检服务;在志愿者点位,居民们可以凭集章卡免费DIY中药冰箱贴、扭扭棒,或亲手压制安神香牌;不远处的功法锻炼区内,不少居民伴随着音乐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尽显养生热情。

“自2023年开始,街道围绕‘设施建成、行为养成、理念形成’目标,深入开展工作,全力打造大兴区首个‘三成’示范社区。”清源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中医药文化已深度融入居民生活,这背后是街道多维度的创新实践。

理念形成:

多元传播让中医药融入日常

为促进科学的中医药文化理念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清源街道以多元化、持续性的科普和体验活动为抓手,将宣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不断提高居民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

以“五进”为核心脉络串联四季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走进公园、高校、社区、楼门与家庭;春耕有健康工坊、夏赏有快闪体验、秋游有健康服务节、冬评有健身气功大赛,多维度展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借校社联动实现“新老传承”。联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组建“潮派养生”小分队,培育大学生成为中医药文化“宣推大使”,传递识百草、中医四技等科普知识,让大家感受时代“新老传承”的特色故事。

打造健康市集带动“出圈”。推出“千家万户 健康清源”品牌行动,围绕中医药主题,每月举办开展1场中医健康大集,协调广安门内医院南区、辖区中医药企业“支摊”,为青少年、楼宇白领、老年人等人群,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设施建成:

“2+N”空间筑牢体验根基

依托清源街道的地域特点,构建“2+N”的中医药体验场所,以空间赋能健康理念提升。

上泽公园内,800余米宣传步道和中医功法锻炼区相映成趣,街道定期组织本地功法建设队伍进场地当老师,围观群众随时跟练。同时,将功法锻炼教程融入公园布置的漫画中,方便居民自行练习。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集中草药标本墙、药剂汤展示区、自学区于一体的“中医角”,宣传慢性病食疗、中医调理知识,实现空间与服务双升级。

行为养成:

精准服务构建“一刻钟”健康圈

清源街道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百姓身边的“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

由社工和志愿者、企业专家及家庭医生组成的“三员机制”,吸纳10家中医药单位,提供中医公益问诊、入户理疗、公益足疗等服务百余次,覆盖人数2万人次。凝聚10支“功法养生团”,涵盖老年群体200余人。成立“中医研学团”,组织团员进社区开展趣味识中医活动等,让“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成为居民的生活新风尚。

当一场场中医活动从临时性体验,到常态化服务,再到生活习惯,清源街道“三成”示范社区建设,让中医药文化真正扎根社区、贴近百姓。未来,大兴区将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深化中医药“三成”示范社区建设,探索中医药+文旅消费模式,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记者:王一佳

编辑:曹蕾

审核:张晶晶

来源:北京大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