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奔跑吧・少年”2025全国象棋校际联赛“象棋教室建设”系列活动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国家象棋集训队队员进校园”为核心抓手,通过“硬件捐赠+文化营造+专业指导”的三维育人实践,不仅破解了学校象棋教育的硬件短板,更让
9月30日,“奔跑吧・少年”2025全国象棋校际联赛“象棋教室建设”系列活动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国家象棋集训队队员进校园”为核心抓手,通过“硬件捐赠+文化营造+专业指导”的三维育人实践,不仅破解了学校象棋教育的硬件短板,更让千年棋道与红色文化、科技力量深度融合,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注入崭新活力。
政企协校聚合力 护航校园棋教育
活动得到各级单位高度重视,宜春市教体局副局长吴朝军,万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龙水莲,江西省象棋协会主席周铁液,省象棋协会副主席、市象棋协会主席杨国永,市教体局体卫艺科科长张维,县全民健身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冬笑,县教体局副科级干部辛洪澜亲临指导。
本次活动为校园象棋教室的标准化建设提供硬件支持,中国象棋协会向学校捐赠006号2025年度棋具,中国象棋协会合作推广单位上海元罗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江西省象棋协会向学校捐赠35副象棋和50套教材。让“随时能练棋、实时有指导”的愿景落地。
宜春市市教体局副局长吴朝军表示:“三兴镇学校象棋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凝聚着中国象棋协会、省象棋协会的帮助与支持,凝聚着市、县两级的关心与厚爱,凝聚着学校以棋育人、以棋启智的初心与坚守。”他强调,此次“象棋教室建设”不仅是一次资源支持,更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赋能,希望学校用好用活捐赠物资,让象棋文化扎根校园,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文化浸润+大师指导 棋道育人润童心
活动现场,象棋文化的魅力在细节中尽显:走进校园象棋广场,“以棋启智、以棋育人” 的理念融入展板设计,不仅用趣味解读阐释 “弃车保帅”“马后炮” 等战术背后的智慧,更展示了学校象棋文化的发展历程、赛事风采与小棋手的成长故事,一幅 “可看、可学、可互动” 的文化图景徐徐展开。
国家象棋集训队队员申嘉伟的专业指导,更是让活动亮点纷呈。他以“棋道与成长”为主题开展讲座,结合自身学棋经历,将“落子思全局”的棋理延伸至“做人懂取舍”的人生智慧;通过拆解经典对局,教孩子们在“失利”中调整心态,在“博弈”中培养战略思维。
随后的“车轮战”环节,申嘉伟与多名小棋手同步对弈,手把手指导棋局分析与战术调整。“大师说我‘过河卒’用得好,但忽略了防守,还教我怎么用‘象’保护‘帅’,太有用了!” 刚结束对局的学生陈依杰,立刻拿着棋盘与同学分享收获,“一开始有点害怕,但从中学到了很多 —— 下棋要像小兵一样,走一步看三步。虽然最后输了,但我特别开心!”
红色融合创特色 以棋为媒传精神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红色点位”大型棋盘对弈,棋手每走到标注的格子,就需回答一道红色历史问题才能继续走棋。“走到‘秋收起义纪念馆’时,我回答了‘秋收起义发生在哪一年’,不仅赢了这一步,还学到了历史知识!” 参与对弈的学生说,这种“下棋 + 学历史”的方式,让她觉得“既好玩又有意义”,也让红色精神在趣味互动中悄然传承。
本次活动以“象棋教室建设”为支点,通过资源捐赠、环境创设、大师引领、互动实践等多维路径,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生态,更点燃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志。当千年棋道遇见象棋少年,当科技力量助力文化传承,楚河汉界间播种的不仅是下棋的技巧,更是守规则、善思考、有担当的成长种子,终将在象棋教育的沃土上绽放出绚丽之花。
来源:体育大视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