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训练变“追雪大逃亡”,气候危机下的冰雪运动还能撑多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07:30 1

摘要: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雷滕巴赫冰川上,摄像头360度无死角直播着雪况。可镜头扫过,满眼尽是裸露的岩石、碎石和泥土,只有一条人工制造的雪带孤零零地横亘其间,仿佛在提醒人们:真正的冬天,正在消失。上周末,这里刚刚举办了世界杯滑雪赛季揭幕战。虽然现在还只是初冬,但类似的

美联社最新深度报道,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雷滕巴赫冰川上,摄像头360度无死角直播着雪况。可镜头扫过,满眼尽是裸露的岩石、碎石和泥土,只有一条人工制造的雪带孤零零地横亘其间,仿佛在提醒人们:真正的冬天,正在消失。上周末,这里刚刚举办了世界杯滑雪赛季揭幕战。虽然现在还只是初冬,但类似的“无雪”景象,已在全球各大雪场上演。美国科罗拉多州铜山下月将承办多场比赛,现场画面同样只有薄薄一层雪皮,令人心惊。

地球正以创纪录速度升温,冬季变短变暖,全球降雪量锐减。对于那些靠冰雪吃饭的冬季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场灾难。距离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开幕只剩100天,越来越多的选手坦言,气候变化正深刻改变他们的训练方式,甚至威胁着整个项目的未来。

美国单板滑雪新星金贝娅(Bea Kim)正全力冲击冬奥资格,但她的心头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我真的很担心,”金贝娅说,“担心冬天的未来。”

加拿大自由式滑雪选手玛丽昂·特诺(Marion Thénault)平时在魁北克城附近的山里训练。可两年前,直到赛季快结束时,雪才勉强够用。无奈之下,他们全队只能飞到美国犹他州帕克城“追雪”。“我们现在就是在追着雪跑,”特诺无奈地说,“最让人难过的是,为了追雪,我们的碳足迹反而更大,等于在无形中加剧了气候危机。”

航空旅行是碳排放大户,喷气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加剧全球变暖。特诺为此主动减少短途飞行,改坐大巴和火车,比赛期间也不再频繁飞回家,夏天则坚持骑自行车出行。她还和赞助商WSP工程公司合作,推动将赛事地理集中,减少空中交通。“照现在这个趋势,我们真的在走下坡路,”她说,“但我们还是有机会做出改变。”

今年夏天,加拿大山火肆虐,烟雾飘进美国。美国越野滑雪选手朱莉娅·科恩(Julia Kern)不得不放弃户外轮滑训练,改在健身房里憋闷地挥汗如雨。气候变化让全球山火频率和强度飙升。作为靠肺活量吃饭的顶级运动员,科恩绝不敢冒险吸入有害空气。“大家总以为气候变化只影响冬天和雪量,”她说,“但其实夏天训练时,我们也已经深受其害。”

到了冬天,科恩反而主动在泥泞、湿滑的雪地上训练。因为最近几届世锦赛,赛道都变得又暖又湿,比赛时她甚至要把比赛服袖子剪掉,才能适应高温。“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未来,”科恩说。她也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呼吁气候行动。

100天后,冬奥会将在南欧拉开帷幕。可这里的冬季升温速度,竟然和北极不相上下。麻省理工学院冬季气候专家犹大·科恩(Judah Cohen)直言,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正让全球气候系统变得更加混乱。北极变暖扰乱极涡,反而让某些地区出现极端暴雪,但整体趋势依然是雪越来越少、天气越来越难以预测。

美国滑雪和单板滑雪协会CEO索菲·戈德施密特(Sophie Goldschmidt)坦言,气候的不确定性让奥运备战变得异常艰难。“我们不得不变得更灵活,这意味着花更多钱,频繁更换训练地点,只为让运动员能在合适的雪况下训练。”她强调,冰雪运动的未来“和地球健康息息相关”。

挪威滑雪名将亚历山大·基尔德(Aleksander Aamodt Kilde)是两届奥运奖牌得主。他渴望为气候保护出力,但也清楚自己所从事的运动本身就充满矛盾——全球飞来飞去参赛,比赛用雪大多靠人工制造,耗水耗能。“如果让气候专家或环保人士看我,肯定会说‘你什么都没做,你是坏榜样’,”基尔德苦笑道,“我也希望能做得更多。”

“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政客,对气候了解有限。我只知道,我的运动需要雪。”

美国越野滑雪选手古斯·舒马赫(Gus Schumacher)从小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长大,家门口就是他的天然滑雪场。可去年一月回家时,眼前几乎看不到一丝雪迹,“真的很沮丧”。舒马赫是“保护我们的冬天”(Protect Our Winters)环保组织成员,2024年3月还曾在美国参议院就气候变化对户外运动的影响作证。他说,欧洲的气候变化很明显,但最让他触动的,还是家乡的变化。“你很容易就能看出冰川原来在哪里——植被和岩石的分界线那么明显。这种对比太刺眼了。”

美国滑雪登山队的训练方式也被迫改变。雪还没落下时,他们只能用带轮子的滑雪板,在犹他州一条海拔爬升约762米的山路上做心肺训练。滑雪登山今年首次成为冬奥正式项目,比赛要求选手先爬坡再滑降,极度考验体能。队伍负责人莎拉·库克勒(Sarah Cookler)甚至专门开车接送队员上下山,只为让大家保持巅峰状态。因为低海拔地区的雪,已经越来越不靠谱。12月,世界滑雪登山世界杯将在犹他州海拔2437米的Solitude山举行,比欧洲同类赛事高出不少。多支国际队伍计划提前两周抵达适应高原。“我们只能往高处走,”库克勒说,“低海拔已经很难见到稳定的雪了。”

美国滑雪登山选手卡姆·史密斯(Cam Smith)干脆在冬天多跑步,保持耐力,以防哪天真的没法在雪地训练。他发现,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比赛环境变化巨大。“靠近海洋的地方,冬天雨水明显增多。雪不仅下得少,雨水还把地上的雪冲得干干净净。这种变化太明显了。”

美联社体育记者安德鲁·丹普夫(Andrew Dampf)和埃里克·威廉姆森(Eric Willemsen)也参与了本报道。美联社气候与环境报道由多家私人基金会资助,内容独立,详情可在AP官网查询。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新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