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焖茶爱好者的自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23:43 1

摘要:去过我书店的人,都喝过我焖泡的茶。大家第一反应,怎么会这么好喝?熟茶宛如米汤,口感丝滑,带有干巴菌的香气与味道。白茶神似绸缎,浓郁的木质香敲打每一根神经。大家惊讶于这种非同寻常的口感,随后也被我公布的焖茶法搞得哭笑不得:把茶丢进保温壶,拧紧盖子,过三个小时打开

去过我书店的人,都喝过我焖泡的茶。大家第一反应,怎么会这么好喝?熟茶宛如米汤,口感丝滑,带有干巴菌的香气与味道。白茶神似绸缎,浓郁的木质香敲打每一根神经。大家惊讶于这种非同寻常的口感,随后也被我公布的焖茶法搞得哭笑不得:把茶丢进保温壶,拧紧盖子,过三个小时打开喝。这是妥妥的懒人泡法,却神奇地焖出了高级口感。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两个茶图腾:一个是熟茶,另一个是焖泡熟茶,从熟茶到焖泡熟茶,是普通人与魔术师的区别。

猫猫书店有各种各样的焖茶壶

第一次接触到焖泡法,还是在2006年,我们去拜访一位云南本土的艺术家罗旭,聊天的时候,他从旧式暖水壶里倒出普洱茶给我们喝,轻抿一口,口感顺滑,茶汤细腻,我们有些不敢肯定地问:这是普洱茶?他笑呵呵地说,当然。焖泡了2个小时,味道就是这个样子。回到家后,想立马上手,却出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上哪买老式的暖水壶。问了一大圈,终于在江岸小区的农贸市场买到了。但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短板,老式暖水瓶保温有阶段性,喝着喝着茶水就凉了。而且,不方便携带。于是继续求助,又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象印保温壶,头天晚上焖的茶,第二天还热乎乎,重点是容量大,够三四个人一起分享,非常适合办公。但大家吐槽的点很茶人,这个壶颜值太一般了,带着总有一种要出门与公园大爷下棋的既视感。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期待有人能做出一把适合茶人的焖茶壶,因为我已经推广了十多年的焖泡茶。

茶人期待的焖茶壶需要什么?

在微信朋友圈晒焖茶的日常

老式的保温壶,虽然性价比高,但只能静置在一个地方,甚至都不能横放,场景太单一。象印被人吐槽较多的是,长相。浓郁的金属风,会让一些茶人会觉得与自己的空间调性格格不入。好不容易看到一把高颜值的保温壶,可是价格却高得令人咋舌。

不错,现实中,充满了既要又要的人。要能满足不同的场景,能在家泡,也能在公司泡,还能随身携带,到户外,到餐馆。还有,一把壶要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颜值最好还能男女通杀。终于有一天,我等来小罐茶的焖焖壶。外观就不说了,绝对是高颜值,设计还获得德国红点奖。内胆用的是304不锈钢,安全、干净又密封,再加上可拆卸的茶滤,喝茶很方便。

小罐茶焖焖壶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

随后,焖焖壶跟随我回老家,昆明焖上的茶,开车回到老家焖出来的滋味刚刚好,从菜地归来的弟弟赞叹不已。焖焖壶之后也很自然地出现在了安宁温泉,可以分享给同一池子的朋友。焖焖壶也高频地出现在公司门口的重庆火锅店,相信我,看到麻辣牛油翻滚,旁边有一壶熟普会让你稳若老狗。

我喜欢这把焖焖壶还有一个原因,它的壶盖,倒过来就是茶杯。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是真正为茶而生,不相信的人可以测试下其他的壶,能愉快当茶杯的几乎没有。

旅行途中,自然也少不了焖焖壶

小罐茶当然是有野心的。初代焖焖壶是小罐茶节日定制礼盒中的配套茶具,礼盒中的普洱熟饼与白茶设计成7克的独立小饼,可以直接扔进壶里,很省事。这个秋天,小罐茶为了适配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专门推出了焖泡茶系列——400毫升的焖焖杯,保留了磁吸杯盖的设计,拿在手里尺寸正合适,同时适配车载杯架的大小,充分考虑了出行的便携性;新上市的焖泡茶,包装是年轻人喜欢的潮流色,品类多样,有年轻人喜欢的花香,也响应了当代“脆皮打工人”的养生需求;独立包装、一饼一泡,叶子形的茶饼直接丢到焖泡杯,30分钟焖出好滋味,方便极了。

小罐茶焖焖壶以及焖泡茶

这里要解释下为什么这个事很赞。传统的普洱茶与白茶都是压成357克的大饼,你得先用茶针把茶解块,再上秤,这个过程其实很不方便,有些茶饼压得很硬,要是你还遇到一个沱茶,那么恭喜你,你要小心翼翼地撬半天。不小心就会受伤,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左手食指上有很多道伤痕,都是茶针惹得祸。我入行那会,甚至动用了锤子来分解茶饼。我看到小罐茶出了超小饼,出了焖焖杯和焖焖壶,就明白了他们真的愿景不小,从茶到茶具考虑周全,这分明就是要重建茶生活啊。

扬州早茶,搪瓷杯饮魁龙珠

为什么这么讲?普洱茶不好推广。现在江浙沪还在用浸泡式的方式品茶,一个玻璃杯,或搪瓷杯,加水泡着茶叶喝,而不是像福建用紫砂壶或盖碗,一泡一泡茶水分离到茶杯里喝。如果你把普洱茶按照江浙沪的喝法,无论生茶还是熟茶,都会难喝得要命,熟茶弄不好就要出酱油色。所以在绿茶地区推广普洱茶,要连同泡茶工具一起推广,背后是品饮方式的变化,很难撬动。但现在,品饮方式并没改变,不同于茶水分离,区别只在于,浸泡的时间长短。焖泡,是从3分钟变成了30分钟、甚至3个小时。这个过程,茶汤品质得到了充分提升,对普洱熟茶来说,那种令人生畏的渥堆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干巴菌香味。

为什么会这样?高温长时浸泡让熟普的果胶与茶多糖彻底析出,口感、香气、滋味都固定了。焖泡出来的熟普,还有一种令人上瘾的清凉感。熟茶中的芳香醇、香叶醇等化合物激活了三叉神经纤维末梢的TRPM8冷觉受体通道,让阴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产生了清凉感。

小罐茶这次推出全新焖泡茶系列,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涵盖黑乌龙茶、桂花六堡、陈皮白茶和茉莉普洱四种口味。这是由茶学专业团队精选出的适宜焖泡的茶类,免洗的茶饼干净方便。

小罐茶·焖泡茶系列

而且,小罐茶焖泡茶的茶饼和茶具设计,精准把控了在焖泡过程中的茶饼松紧度和水温、时长平衡,不会过浓苦涩,轻松获得香浓顺滑好茶汤,让茶叶经久耐泡。

就我个人经验而,焖茶3小时左右口感最佳,早上9点到办公室,焖上茶,午饭的时候刚好可以品。超过8小时口感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茶汤的温度下降。不加开水,加温后,汤感又会回来,只是这个过程滋味稍微会有些损耗。但小罐茶的焖焖杯和焖焖壶经真空隔热层、镀铜层双重保温工艺,这个保温效果可以轻轻松松享受好茶。

一壶一书一笔记本,就是我的居家工作常态

所以,别小看一只保温壶。它先让普洱茶在绿茶语境里活下来,又让懒人体面地喝上一口专业级茶汤。壶盖翻过来就是茶杯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茶生活的重建,并不是把茶供上神坛,而是把茶从神坛请下来,让它钻进后备箱、泡进温泉池、蹲在火锅旁,像一位随时待命的老友。三个小时,一壶热汤,风冷了,手心却先暖了。原来人间烟火的支点,从来不在远方,就在手边这只小小保温壶里。

周重林

作家,学者。云南文史馆特约研究员。著有《茶叶战争》《和苏东坡吃茶》等30多部茶学著作。早年为文化记者,后从事茶马古道研究,近年投身传统茶文化写作与传播,办自媒体,开书店,做读书会。自称“重写茶文化”,媒体评为“茶文化研究的领军者”,行业协会聘为“茶文化传播大使”。

来源:是个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