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在账号被封禁一个月后,张雪峰又出来直播了,而这一次,他大改往日风格,言谈之间的很多观点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文|朝阳山客
编辑|朝阳山客
前几天,在账号被封禁一个月后,张雪峰又出来直播了,而这一次,他大改往日风格,言谈之间的很多观点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他关于文理科的说法,以前大谈“文科无用论”的他,现在却说“文科大有可为”,实在让人奇怪。
对此,官媒也发声了,直言文科有没有用不是谁一句话说了算的。
说起张雪峰,大家都很熟悉了,一位大网红,他是专门教学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的,可以说是填志愿这一行业的开山鼻祖了。
可就在一个月前,他突然像人间蒸发似的,所有网络账号都被封了,别人想关注他都关注不了。
后来他团队出来解释,说是直播时说了不太合适的话,被平台处罚了,那会儿好多人都关注着他,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整整二十八天过去了,就像冬天过后迎来春天似的,张雪峰终于悄悄回来了。
他开了场直播,不过这回学乖了,没用平时那个热闹的大账号,而是换了个小号。
可网友的眼睛亮着呢,他刚一开播,四万人就涌进了直播间。
难怪大家都想做网红啊,一个直播这么多人看,这流量谁不羡慕。
这次重新开播,让人奇怪的是,镜头前的张雪峰,像是变了个人。
从前他说话像放鞭炮,噼里啪啦的,现在却温和得像换了个人。
有家长问他桌上摆的学习用品,他连忙摆手:“您自己录屏看吧,我可不敢多说,就怕明天又上热搜。”
这话里透着小心,让人听着既好笑又心酸。
他反复强调今晚不卖货,就纯聊天,可那双眼睛里的谨慎,分明写着这一个月来的风雨。
最让人奇怪的是,从前他心直口快,说文科都是“伺候人的行当”,劝学生别报新闻系,甚至开玩笑说谁要是报文科,“要把孩子打晕”。
现在他却改口说“文科就业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这转变真是让人感慨,从前对文科嗤之以鼻的张雪峰,怎么突然夸赞起文科来了,网友们也很纳闷,这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心话?文科是不是真的大有可为呢?
关于这个问题,南方周末发文,直接一针见血指出:“文科的意义,不会因谁的褒贬而改变。”
其实,大家对文科的偏见由来已久,社会上重理轻文的风气更是存在已久。
很多家长总觉得学理科更稳妥,毕竟毕业好找工作,起薪也高。
你看现在互联网公司给技术岗位开出的年薪,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而文科生想找个月薪几千块的工作都得费尽周折。
说到这里,心里总觉得有些发堵,难道读书就只是为了挣快钱吗?
可是话说回来,为什么大家会对文科有这么多误解呢?
有些孩子确实是因为理科跟不上才转学文科,但更多孩子明明文理都擅长,却在社会风气影响下不敢选择文科。
高校录取时文科名额少,就业路上文科生又常被质疑“学不到真本事”,这些现实问题像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方向。
但转念一想,人生哪里是刚毕业那几年就能定胜负的?
文科培养的是明辨是非的头脑、体察人心的智慧,这些难道不正是做人做事所需要的东西吗?
还有我们被一句唐诗打动,被历史故事启发,或者在音乐中找到慰藉时,这些感动都是文科赠予的珍宝。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生活最终教会我们的,往往不是某个具体技能,而是如何做人处世。
至于张雪峰这样的网红,今天夸文科明天贬文科,不过是为了流量随波逐流。
说实话,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从来不会因为别人说三道四就失了分量。
虽然现实里,学理科确实更容易找工作、挣得也多,家长们让孩子重理轻文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笔者想说的是,不能因此就把文科看轻了。
文科教给人的那种看世界的眼光,那种思考的深度,和那种在人生困顿时能给予安慰的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所以,学文的孩子们不必觉得自己矮人一截,人生的路很长,活得真诚、明白,比一时的高下重要得多。
而文科真正的价值,就像南方周末说的一样,从来不会因为谁的吹捧或贬低,而有半分增减。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来源:山客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