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必盯存储芯片!6家潜力股为啥能从冷门变黑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5:42 1

摘要:最近科技圈里出现一个明显信号:存储芯片在经历了大半年的下行后,开始出现回暖苗头。价格从十月份起不再一路下跌,部分型号出现5%到8%的反弹;下游订单从“先清库存”转向“补库存”,有的厂商把出货计划排到了十二月;机构调研热点从冷清变成集体围猎,六家国产潜力企业被反

最近科技圈里出现一个明显信号:存储芯片在经历了大半年的下行后,开始出现回暖苗头。价格从十月份起不再一路下跌,部分型号出现5%到8%的反弹;下游订单从“先清库存”转向“补库存”,有的厂商把出货计划排到了十二月;机构调研热点从冷清变成集体围猎,六家国产潜力企业被反复调研。把这些事实摆在一起不能简单当成短暂热闹,背后有供需和国产替代两条线在推着市场走。现实情况就是:价格见底、需求抬头、国产厂商的交付在变好,这三点同时出现,才让这个赛道在十一月变得值得重点盯着看。

先解释清楚什么是存储芯片,便于判断这波变化的可靠程度。存储芯片负责保存电子设备里的数据,有两类用途最常见:一个是内存(DRAM),负责临时、快速读写,比如电脑内存和服务器内存;另一个是闪存(NAND Flash),负责长期保存数据,比如手机存储和固态硬盘。过去半年价格下滑主要是因为全球库存积累、终端需求乏力。到了十月,市场出现三条可以量化的变化:DRAM和NAND的价格停跌并小幅回升,部分常用型号价格回升幅度接近个位数百分比;终端厂商开始补货,尤其是双十一之后手机与笔电的库存要补齐,AI服务器和智能汽车对存储的需求也在快速堆积;国内替代开始实际落地,多家国产芯片通过认证并批量供货,下游愿意用国产替代进口产品。把这三条证据放在同一时间窗口,市场从清库存的阶段自然转向补库存和扩大采购的阶段,这是供应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的结果。

把被关注的六家公司分为三类来能更清晰理解它们被调研的理由。第一类,两家专注中端DRAM的厂商。高端DRAM长期被几家大厂控制,这两家公司选择做中低端主流型号,技术上能满足笔记本和主流台式机的需要,已通过几家大型OEM的认证并开始批量供货。定价比进口产品低10%到15%,在当前厂商压成本的背景下,具备明显替代优势。它们的产能铺设以订单为导向,不盲目扩高端产线,近期订单已排到十二月中旬,意味着短期营收可见度提升。DRAM价格回升对利润影响直接,价格每上一个百分点对盈利空间都有明显贡献,这两家公司在价格回升周期里获得的是确定性的收益改善。第二类,三家主做NAND的公司。市场大头被几家巨头占据,但细分市场留有空间。这三家公司各自卡住不同赛道:一家专注车载NAND,产品耐高温抗震动,通过比亚迪和理想等车企认证,车载订单同比增长明显;一家专注小容量消费级闪存,目标是手表、耳机等对容量要求低但对交付速度和成本敏感的终端,凭借快速交付拿下国内可观份额;还有一家聚焦3D NAND,现阶段已做出128层产品,满足中端手机的容量与成本需求,并与几家手机厂签订年度供货协议。这三家公司共同点是避开巨头占优的最高端领域,深入细分场景,从功能适配和成本节约两端为下游提供可替代方案。第三类,是一家封装与测试企业,定位是存储芯片的配套服务商。芯片流向市场前必须经过封测环节,这家企业和前述芯片厂家都有合作关系,芯片出货好时其封测订单同步放量。它已掌握面向高端存储需求的Chiplet级封装技术,相关业务毛利明显高于传统封测,在AI服务器和高端固态盘需求上能赚到更可观的利润。芯片制造与封测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国产芯片出货增长时,配套的封测厂商受益明显。

能不能把握住这波热度,关键看三件事的实际表现。短期内,十一月和十二月是传统的补货季节,手机、笔记本和一些服务器采购呈现出量化提升,这一阶段能带来可观的出货和现金流;中期来AI算力扩张带来对大容量、低延迟存储的持续需求,智能汽车对耐用存储的刚需也在增长,这些用途显著提高了单台设备的存储需求量;长期上,国产替代的进程取决于国内企业在良率、成本和认证方面能否稳定交付,政策推动和下游企业愿意采用国产方案是助推因素。行业属性决定周期性仍会存在,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把短期订单转化为长期客户关系,持续在技术和产能上迭代。对观察者来说,有三个可以量化的指标能较快反映趋势是否延续:存储芯片的市场报价是否保持上行或稳定;终端厂商的采购量是否比上季度显著增加;国产芯片在下游出货中的占比是否持续上升。把目光集中在这三个指标上,就能从数据上判断这次回暖是一次波段性的修复还是真正进入新一轮配置。

把看到的信号和中间分析结合起来,很直接:当价格见底、下游开始补货、国产供货能力跟上这三条证据同时出现时,存储芯片市场从被动去库存向主动补库存转变,相关企业的订单和营收会在短期内显著改善。十一月之所以值得重点关注,是因为它是这三条证据交汇的时间窗口。接下来的观察要点依旧是价格变化、下游采购量和国产份额三个硬指标,跟着这些数据走,能看清这波反转的真实力度。

来源:卤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