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新身份引战!是作秀还是真担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9:11 1

摘要:当“明星跨界公职”屡屡与“形式主义”“流量噱头”挂钩时,2025年10月28日的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却抛出了一个让全网沸腾的消息——演员胡歌被正式聘任为西藏首位国际传播大使,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亲自为其颁发聘书,西藏广播电视台与西藏日报两

当“明星跨界公职”屡屡与“形式主义”“流量噱头”挂钩时,2025年10月28日的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却抛出了一个让全网沸腾的消息——演员胡歌被正式聘任为西藏首位国际传播大使,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亲自为其颁发聘书,西藏广播电视台与西藏日报两大官方平台同步官宣。一个以演技立足的演员,为何能获得官方如此重磅的信任?这场跨界任命背后,为何一半是赞誉、一半是质疑?

这份任命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而是胡歌与西藏长达二十年的羁绊铺就的结果。2005年,他曾登顶6206米的启孜峰,当时队长一句“不是你们征服雪山,而是雪山接纳你们”,让他从此对这片高原多了份敬畏与牵挂。这份情感没停留在口头:2017年起,他4次悄悄来到青藏高原绿色驿站,跟着志愿者一起捡垃圾,累计清理各类废弃物超40万件,路人拍到的照片里,他胡子拉碴、皮肤晒得脱皮,趴在地上捡烟头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明星”的影子;今年3月,他又和演员海清一起参与雪豹“nana”的放归工作,徒手扛沉重的铁笼、蹲在地上装监控,即便高原反应让他脸色发白,也没中途退出;更有人透露,他还低调捐建了西藏的希望小学,长期资助当地贫困学生,若不是知情人偶然提起,这些事至今还是“秘密”。

官方选择胡歌,不只是因为他对西藏的感情,更看重他实实在在的国际传播能力。熟悉他的观众都知道,《琅琊榜》《伪装者》早年在北美、东南亚播出时,他用细腻的演技让海外观众读懂了中国的家国情怀;《繁花》入围戛纳电视剧单元,又把老上海的烟火气与中式美学带到了国际舞台;2025年他主演的《生命树》,专门以藏地生态为背景,目前已确定将通过国际电影节展映。这种“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恰好契合了西藏“向世界传递高原声音”的需求,也让这份任命有了专业层面的支撑。

不过,质疑声也没因此消失。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直言:“演员的本事是演好戏,国际传播需要懂政策、懂文化、懂沟通技巧,胡歌真的懂这些吗?”还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场“挂名作秀”——毕竟此前有过明星挂着公益头衔却从未行动,最后消耗公众信任的例子,大家难免会有顾虑。

但支持者很快用事实反驳了这些疑问。他们翻出胡歌多年的公益轨迹:从守护青海三江源的野生动物,到发起环保纪实节目《一路前行》,带着观众了解可持续生活;再到担任上海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拍公益片警示毒品危害,他始终以“志愿者”的身份低调做事,从不让团队过度宣传。就像他在上海戏剧学院开学典礼上说的:“我花了十年证明自己是个演员,更想用一辈子证明,艺术能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初心。”这份清醒,在流量当道的娱乐圈里,本身就很难得。

更关键的是,这次任命并非“空架子”。西藏官方在通气会上明确表示,选择胡歌,看重的是他“超越娱乐明星的公信力与传播力”,希望他能讲好西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深层故事——这需要的不只是名气,更是能让观众信服的真诚。而胡歌也早已用行动回应:即将上线的短剧《奇迹》里,他特意选了“援藏保险工作人员”的角色,把自己二十年对西藏的感悟融入表演,相当于提前用作品践行了“传播大使”的使命。

如今,流量明星因“人设崩塌”失去信任的例子太多,胡歌的这场跨界,其实藏着公众对“优质公众人物”的期待:我们想要的不只是会演戏的演员,更是能扛起责任、用行动传递正能量的人。但这份特殊的使命,胡歌最终能交出怎样的答卷?那些藏在雪山下的二十年足迹,会不会成为最有力的证明?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让我们一起关注这场“明星与高原”的故事接下来会如何展开。

来源:都市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